7月中在西貢海域出沒的布氏鯨,昨日(31日)被發現浮屍海面。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8月1日)到西貢萬宜水庫西壩了解鯨魚屍體的解剖工作。他之後見記者稱,今次鯨魚受傷或死亡原因是否因為觀鯨人士,證據難以搜集,所以難以追究;他又否認政府遲介入事件,稱漁護署一直緊密監察事件,但專家有不同意見,最終各方只同意暫時不要騷擾鯨魚。
謝展寰首先表示,他與漁護署同事對布氏鯨的死亡感到婉惜。為了更加了解牠的具體死因,漁護署聯同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進行解剖,而謝展寰今日到萬宜水庫西壩了解解剖情況,聽取階段性初步報告。初步解剖發現鯨魚除了以往的舊傷口之外,亦有新的傷口,需留待化驗才知道新傷口是否導致牠死亡。
謝展寰稱,今次事件反映市民對待野生動物的方式「可能唔係幾適當」,市民觀賞鯨魚時可能騷擾和傷害牠,跟對待野豬和猴子一樣,也造成很多問題。他呼籲市民尊重野生動物,減少和避免騷擾和接觸牠們,以免造成傷害。
謝展寰稱,政府在7月中收到報告指發現鯨魚後,漁護署立即聯同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密切觀察,研究能否幫助牠離開香港淺水水域。署方在徵詢海外與大陸專家和保育團體意見後,發現有很多困難,例如驅趕牠時或造成驚嚇和受傷,所以專家僅決定繼續觀察,隨後牠亦離開了香港。
直至7月21日,政府再收到鯨魚出沒報告,漁護署立即聯同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監察情況,並呼籲市民減少觀鯨,「但見到嗰效果唔係太好」。7月26日,謝展寰與政務司司長同時問漁護署能否「加強動作」,但礙於目前法例限制,漁護署無法在短時間內設立「禁船區」,相關程序亦比較複雜。因此,當時漁護署聯同水警和海事處出動了6艘巡邏艇,呼籲船隻不要靠近鯨魚;亦在附近海岸派傳單,呼籲市民不要前往觀鯨,謝展寰形容船家當時很合作,幾乎沒有船隻再出海觀鯨。
謝展寰認為,為了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政府將會有4方面工作,包括加強公眾教育、制定預備方案、增加漁護署人員有關鯨魚知識、檢視法例讓漁護署有更多應變權力。
樣本將送到外國化驗
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主管暨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祝效忠稱,初步解剖和取樣工作已經完成,將會把樣本送到外國化驗,獸醫需時分析以確定死因。
在內臟組織取樣檢視外表傷痕後,發現鯨魚是年幼布氏鯨,而之前的兩道舊傷口本來有癒合跡象,但鯨魚背鰭前方的第三道新傷口面積及深度較大。打開胃部後,暫時未發現鯨魚生前有吃過海洋垃圾或外來物。
祝效忠又指,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自2006年起支援鯨豚擱淺行動以來,大部分擱淺個案都因為船隻撞擊、內在病變感染、被海洋垃圾纏繞而死亡。
難追究觀鯨人士
當被問及會否追究出海觀鯨人士,謝展寰認為根據現行法例追究有困難,因為今次鯨魚受傷或死亡原因是否因為觀鯨人士,證據難以搜集,所以重點在於政府將來怎樣做得更好。
關於漁護署是否失職,謝展寰稱署方一直緊密監察事件發展,並聯同不同專家和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處理,但專家有不同意見,所以只能暫時不要騷擾鯨魚。
關於會否禁止觀鯨,謝展寰稱現行法例有限制,所以只能透過呼籲等行政手段,希望市民不要出海;政府將檢討法例,讓漁護署有更多權力,將來可以做得更好。
漁護署署長梁肇輝稱,自7月中接獲鯨魚出沒以來,漁護署同事馬不停蹄觀察鯨魚,研究用甚麼方法去保護鯨魚,考慮怎樣引牠出海。另外,當時各方團體都希望設立禁船區,但實際上鯨魚出沒水域很廣闊,設立禁船區難度很大,也會影響很多海上使用者。@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