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位於田灣的長者住屋、申訢專員趙慧賢。( 劉駿軒/大紀元)
圖為位於田灣的長者住屋、申訢專員趙慧賢。( 劉駿軒/大紀元)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發現一型長者屋及改建一人單位近500個分間房間,空置逾10年,其它長者屋空置率亦偏高,建議房署考慮停止編配長者屋以及用作過渡性房屋用途。

民主黨莫建成表示,調查反映香港一個荒謬之處,其實很多屋都是沒有人住,但同時有很多人在等候公屋或不適的居所裏居住。有劏房住戶表示,希望政府能做實事,給予老人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近500間長者公屋空置逾十年

申訴專員昨日(13日)發表報告指,隨著時代變遷,市民對生活環境、私隱等方面要求有所改變,共用廚房及浴室的單位變得不合時宜。過去5年每年僅約3%獲編配入住「長者住屋」的申請者接受編配。報告又指,現時二型及三型設計「長者住屋」的空置率分別有15%及9%,認為超過一成空置率的情況「難言理想」,直言未能善用公屋資源。

此外,申訴專員公署亦指出,有接近90%的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空置期長達10年以上,雖然一型單位已經停止編配多時,但由於房署需待所有租戶遷出方可將單位還原至一般公屋單位,現時分別有96%和100%單位只有一名租戶居住,而房署亦未能提供足夠誘因鼓勵他們接受調遷,導致改建單位的過程十分漫長。

申訴專員公署今(13日)就有關房屋署「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的安排發表調查報告,圖為位於田灣的長者住屋。(劉駿軒/大紀元)
申訴專員公署今(13日)就有關房屋署「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的安排發表調查報告,圖為位於田灣的長者住屋。(劉駿軒/大紀元)

另一方面,政府最初推出院舍式「長者住屋」單位並提供24小時的福利員服務,協助長者解決適應上的困難,希望居於公屋的長者獲得更好的照顧。惟自去年11月起,所有一型設計「長者住屋」的福利員服務經已取消。報告指,現時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全屬獨居的長者戶 ,福利員服務取消後,單位內雖裝有緊急警報系統,但與以往有福利員恆常關注長者租戶的生活情況效果截然不同,而「長者住屋」租戶的居住情況實與一般公屋住戶無異,認為已逐漸失去推出院舍式房屋讓長者獲更好照顧的原意。

申訴專員公署在報告中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考慮另行制定一套只針對二型及三型設計「長者住屋」的編配計劃,以及參考過渡性房屋的概念,考慮撥出部份空置的二型及三型設計「長者住屋」單位,為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市民提供短期居所; 以及推動及採取更多鼓勵調遷的措施,積極游說和鼓勵居於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的長者及非長者租戶調遷,以釋放更多大單位給人數較多的家庭。

房屋署昨晚(13日)回應表示,房屋署感謝公署的意見,發言人表示會詳細審視和研究有關建議,並思考現有措施有否改善空間。

申訴專員公署建議房署加快回收及改建空置的長者房屋單位,以改建成中轉單位或一般公屋單位,以舒緩公屋輪候壓力。(劉駿軒/大紀元)
申訴專員公署建議房署加快回收及改建空置的長者房屋單位,以改建成中轉單位或一般公屋單位,以舒緩公屋輪候壓力。(劉駿軒/大紀元)

政策下政府不能讓老人搬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接受本報訪問表示,政府沒有急著去處理這個問題,其實在香港公屋的政策下,六十歲以上老人即使住的地方是4人單位或5人單位,政府也不能讓他搬,除非政府可以說動老人搬去一個人的地方,「除非我們要檢討是不是要改變這個政策」。

她表示,現在長者都越來越要獨立的單位,被配了合住亦不願意去,花很長時間等獨立的單位。長者沒人去住單位就一直空著,政府也沒有想怎樣去改變。當然老人也是很難被說動,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至於對政府改革措施的建議,她認為政府若認為這是合住的一個單位,可能要跟老人做一些遊說工作,比如說在同一棟樓裏面有沒有一個人的單位,讓他搬過去。

施麗珊贊成申訴專員公署的意見,認為「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可以作為過渡性房屋暫住,應該會有比較多人願意去住,市民住幾年再等獨立的公共房屋。

調查反映香港一個荒謬之處

民主黨房屋政策發言人莫建成接受本報訪問表示,調查反映了香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其實很多公屋都是沒有人住,但同一時間有很多人在輸候公屋或在不適的居所裏居住,所以這個狀況是一件比較荒謬的事情。」

調查亦都凸顯了房委會其實有很多空間,可以提供更多地方給在輪候公屋的市民,儘快上樓或有一個過渡安排,但一直都沒有正視和快速地想辦法去改善這個核心問題。

莫建成表示,最重要的地方是有很多長者住屋,要和其他同住人共用一些廚廁設施,其實這個可能甚至比一些劏房更甚,因為劏房的廚廁合一,連同房間還可以有一些私人空間。過往比較多長者的衝突,就是因他們共用廚廁而引起。「在現今這麼重視私隱或個人空間的環境裏,屋主還要在一些共用設施的房間生活,其實會令到苦等了多年而配到屋的人會卻步的,即是吸引性會很低。」

莫建成認為,政府一直沒有立決心去改善房屋問題,有很多問題凸顯。「有很多的單位已經空置了十年,都沒有人住,這些其實全部都是公帑來的。大家理解,如果他真的要收租,這些租金也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

劏房住戶:實在是浪費

市民胡女士對本報表示,自己在2006年為母親成功申請到長者公屋,無奈環境十分惡劣,她一踏進房間看到環境就哭,因為又小又沒隱私,「雖然我母親願意,但我絕對不會想讓我母親住在這種地方,這真不是人住的地方。」於是,她拒絕了本次編配。

六十多歲的蒙女士申請公屋後,輪候至今差不多有6年。她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希望政府能做實事,如果有單位空置,真正需要住的人又住不了,實在是浪費,政府應看看低層市民有沒有得住,要多關心市民。

對於那些空置的長者房若配給自己,蒙女士考慮到個人私隱和衛生,表示自己不會住,「都不方便,沒有自己獨立空間,而且那麼髒」。

她希望政府為弱勢群體多做工作,他們現在年紀大了,住在劏房真的很慘,面積很小,廚房和廁所都是八人共用,沒有私隱。「每個人都走出去走進去,跟賓館和街外有甚麼分別呢?政府都不給我們老人家一個好環境,怎麼行?」◇

(大紀元製表)
(大紀元製表)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