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萬國來朝
鄭和下西洋每次返航時,都有海外諸國的使者隨船來華。如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鄭和第二次下西洋返航時,遣使隨行朝貢的有蘇門答臘、古里等國;永樂二十年(1422年)六月,鄭和第六次下西洋返航時,有暹羅、蘇門答臘、哈丹等國遣使隨行;翌年九月,又有西洋、古里、忽魯謨斯、錫蘭山、阿丹、祖法兒、剌撒、不剌哇、蘇門答臘、滿剌加等16國遣使1,200人來華朝貢方物。永樂年間,鄭和所到過的海外各國,派使臣來華的有318次(不包括朝鮮、日本、琉球)。
這期間,有四個國家的11位國王親自來華,有浡泥(在今加里曼丹島)國王、蘇祿(在今菲律賓蘇祿群島)國王、滿剌加(在今馬來西亞)國王、古麻剌朗(今屬菲律賓)國王等。這些國王來華並非來參加元首會議,而是以臣子的身份來朝見大明天子。
比如,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浡泥國王帶著老婆、孩子、兄弟姐妹一大家子,還有陪同的官員,來中國朝見。永樂大帝十分高興,設宴款待,「嘉勞再三」,浡泥國王稱頌「天子功德加於我者,與天地同其長矣」。因而自己這一家子「逾歷山海,躬詣闕下,以伸其悃」,意思是皇上您對我們的恩德,像天地一樣,所以我們不顧山海阻隔,恭敬地來到宮廷,以表達自己的誠意。
大明天子並未因自己是宗主就傲慢對待來朝的國家, 而是給予相當的尊重,明成祖在接待各國使者時宣布:「其以土物來市者,官給鈔酬其值。」
共享太平
詬病下西洋之舉者,多以經濟原因為理由,稱鄭和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明朝兵部尚書劉大夏語)這種說法影響頗廣,以致後世很多人認為,明朝所施行的朝貢貿易,一定是蝕本生意。事實並非如此。當時海外使團帶來的貢物除了方物,還有國王附進物和使臣自進、附進物,後者的數量往往超過進貢方物數十倍。對此,明政府採取官府收購的辦法,可以獲得巨額利潤。以蘇木、胡椒為例,明朝政府以蘇木和胡椒作為支付給京師文武官員的俸祿,進口價只是賣出價的五十分之一,轉手盈利就達五十倍之巨。據說,鄭和下西洋以後,大量蘇木、胡椒輸入,「充溢庫市」,明政府以此折賞和折俸支付給文武官員,一直到成化七年(1471年)才用完,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時人評價為「不擾中國之民,而得外邦之助」。
由此可見,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的說法,不過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罷了。鄭和下西洋,一方面,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傳播四海,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使明帝國與海外各國互通貿易,對大明王朝的經濟極為有利,實現了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理想。
環航全球
鄭和於二十餘年間,七下西洋,隨行人員近三萬,船隊規模龐大,每次航程都達數萬里,遍歷亞非數十國,近年更有西方學者提出,鄭和艦隊到達過美洲,甚至已經完成環球航行。
關於鄭和艦隊到達過美洲的說法,是由前英國皇家海軍潛艇司令加文‧孟席斯在他的著作--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中最先提出的孟氏的證據確實相當有力,他認為鄭和航海到達美洲的第一個證據就是地圖。
《鄭和航海圖》不僅是船隊運用多種航海技術的真實紀錄,也是15世紀以來中國對各國記載最完備的地理圖籍和最精確實用的海域航圖,它是鄭和抵達美洲的最直接證據。第一張整個世界的航海圖出現在1428年。北美洲大陸、南美洲、澳洲、紐西蘭,以及整個太平洋都清晰地出現在數張航海圖上,還有好望角。哥倫布等歐洲探險家都在自己的日誌和書信中承認他們擁有航海圖,誰都不能解釋歐洲的探險家為甚麼會有地圖。當時唯一有能力繪製出這種航海圖的,唯一擁有遠航船隊、航海知識和航海紀錄的,只能是中國人。
「在出發前就知道要去哪裏」,而「海洋面積有百萬平方英里,繪製海圖出動龐大船隊,如果不是擁有世界上最大船隊的中國人,你說還能是誰?」孟氏研究認為:「商人尼科洛干地在印度登上了一艘中國船,將這些地圖帶回威尼斯。」「1428年去威尼斯的路上,葡萄牙國王的長子得到了倖存的地圖,並將其繪入了世界地圖。」
從現今留在美洲一些小島上的實物也可以證明鄭和是航海第一人。那些小島上有保存完好的中國人的文獻紀錄、地圖和星相圖;鄭和船隊經過的地方發現有中國的瓷器、陶器;在鄭和寶船經由之處發現中國玉器;沿途小島有帶有中國特徵的沉船殘骸、錨以及漁具等。
還有關鍵的一點是,以鄭和艦隊的實力,完全有能力到達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
鄭和之後無鄭和
然而,這番轟轟烈烈的壯舉,在永樂大帝去世後即告停止。宣宗時的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不過是曲終後的餘響罷了。之後,明朝施行海禁,「罷西洋取寶船」,使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給歷史留下的,不僅僅是鄭和個人的遺憾。
可以告慰鄭和的是,人們沒有忘記他,鄭和當年所到之處,很多遺址被精心保護,在印度尼西亞有三寶壟、三寶墩、三寶洞,在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在斯里蘭卡,鄭和所立的石碑還完好地保存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等國都有三寶廟。在非洲索馬里布拉瓦地區還有一個鄭和村。
時至今日,仍有人對鄭和的遠洋提出各種質疑,比如,有人認為史書對「寶船」的描述可能比較誇張,其理由是,木帆船造到這樣大的尺度,在工程學上是難以想像的。而根據鞏珍《西洋番國誌》記載,鄭和寶船「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需要二三百人操作的帆船,有四十四丈長、十八丈寬則不足為奇。
類似這種對中國古代科技的懷疑並非僅限於對鄭和的遠洋。比如,有更為不堪者,明明只有一點可憐的科普知識,卻頂著甚麼科學家、院士的頭銜,攻擊中醫等中華傳統文化,還冠之以「偽科學」等罪名。實則,「偽科學」一詞本身就很「偽科學」。眾所周知,西方現代科學是以線性的邏輯認知事物,然而自然界的變化卻不能「聽話」地按線性模式發展。相形之下,我們的祖先卻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宇宙,這是西方現代科學思維模式無法理解的,然而,祖先們留下的很多東西卻為中國古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留下了佐證,大者如秦始皇墓,小者如陰陽魚洗盆等。
15世紀的鄭和艦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域,迥隔於煙霞縹緲之間」的環境下,依舊「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歷通衢者」,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絕不是僅僅憑藉所謂「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就能實現的。只可惜鄭和的航海資料為人所毀,我們只能通過《星槎勝覽》《瀛涯勝覽》《西洋番國志》等少數幾本書的記載想像當時的情境,先人的傳奇故事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遐思。◇(全文完)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