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電話及網絡詐騙案日益增加,通訊事務管理局預期在今年年底,先以銀行業開始試行,推出手機短訊(簡稱SMS)發放人名稱登記制度,銀行欲向客戶發出短訊,必須先向電訊商登記銀行所使用的名稱,才可發訊,沒有登記名稱的銀行訊息,將一概攔截。
通訊事務管理局助理總監(規管)湛兆仁昨早接受電台節目訪問,解釋上述制度時指,現時許多騙案以英文字母簡寫成類似銀行的名稱,作為手機短訊的發送人,市民看了訊息,誤以為是某銀行。新制度實施後,銀行必須先向電訊商登記發訊時所使用的名稱,電訊商核實此登記名稱後,才送出短訊,並對沒有登記名稱或以模仿的名稱發放的短訊,一概攔截。
湛兆仁表示,當局下月將發出有關登記制度的業務守則及技術方案,讓電訊商加強網絡作預備,同時銀行亦要決定以甚麼英文字母簡稱來作名稱登記,而由於很多銀行的名稱或有相似,銀行公會將居中協調,於數月內完成登記冊後,期望今年年底可推行此措施。
他表示,計劃先在銀行業試行,是因為此業界發的短訊較多,涉及金錢交易機會較大,實行措施後,會視乎成效及經驗,再考慮是否推展到其它行業。
湛兆仁又提到,現時通訊事務管理局、警方及電訊商聯合成立的小組,已實行了好些防截可疑訊息的措施,例如攔截+852字頭的偽冒來電及連接網絡詐騙相關鏈結的訊息,以至暫停懷疑與詐騙連結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上月開始,來自境外的+852字頭開首的電話,亦有文字訊息及話音警告,提醒巿民此屬可疑來電。
至於如WhatsApp一類的社交通訊程式,由於不涉及電訊商平台,就不在通訊局監管計劃之內。湛兆仁指出,最有效的預防詐騙方法,是市民對陌生人的來電保持高度警覺,若遇可疑情況,應向警方舉報。◇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