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Ally。

對於大部份人來說,過去這幾年的疫情,應該算得上是我們人生當中經歷過的最大的災難了吧,但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像這種規模的瘟疫或者是其它形式的天災人禍,記載是非常多的。

我們可以借鑑古代的實例,看看歷史上皇帝也好,百姓也好,都是靠著甚麼方法一次次地平息災難,治好瘟疫的,說不定這個方法我們將來還能用上。

皇帝罪己

咱們先說說古代的執政階層是怎麼做的,一會兒再來說百姓。

在中國古代,每當國家遇到重大災難的時候,這個責任一般最終都得落到皇帝的頭上。我在【明君守則】這集裏介紹過,古代講君權神授,古代的皇帝也稱為天子,意思就是老天的孩子,替天管理人民的人。

《王部》

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

孔子說「一貫三為王」,就是說王這個字,三橫一豎,貫通這三者的人就是王,西漢的哲學家董仲舒解釋道,這三者分別對應的是天、地、人這三才,也就是說王的職責是連通天地與人民。他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同時他也肩負著上天賦予的責任。

一旦發生天災人禍,就意味著是上天在警示天子他有事情做錯了,所以天子要對所有的天災人禍負責,怎麼負責呢?首先就是自我檢討,認錯並且改錯。而且很神奇的是,往往在天子們誠心地反省和悔過之後,災情都會好轉,這方面有很多史料記載的例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歷代名臣奏議》

殷王成湯為天子,大旱七年。太史佔之,曰:「當以人禱。」湯曰:「吾所為請者民也。若必以人,吾請自當。」遂齋戒、剪爪、斷髮,素車白馬,身嬰白茅,以身為犧牲,禱於桑林之野。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歟?民失職歟?宮室崇歟?女謁盛歟?包苴行歟?讒夫昌歟?」言未已,大雨方數千里。

商朝的時候,天下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商湯王每年設祭壇祈雨但都沒有用,到了第七年的時候,太史占卜說要獻祭一個活人來祈雨,商湯聽了之後說,「我之所以祈雨是為了人民,要是一定要用殺人的方式祈雨,那就用我來充當祭品吧!」於是他齋戒沐浴,剪去指甲,斷掉頭髮,跪在桑林曠野中,誠心地向天禱告,並且找到了六件自己做的不好的事,然後一條一條地自我檢討。結果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已經感動了上天,方圓數千里就開始下起了滂沱大雨,結束了七年的旱災。

《論語》

堯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論語》裏還記載道,堯對上天說,「如果我有罪,請不要牽連天下的百姓;如果百姓有罪,請把罪都歸結到我身上。」

歷史上那些真正有為的明君,他們不僅會反省自己本身的錯誤,甚至還會主動替天下人承擔罪責。

《貞觀政要》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duō)數枚而咒曰:「人以穀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復為災。

唐朝的《貞觀政要》一文裏寫道,貞觀二年,也就是公元628年,長安大旱,蝗蟲滿天飛。

唐太宗在視察災情的時候,看到很多蝗蟲,於是抓了幾隻在手裏對它們說,「人要靠糧食來活命,你們吃糧食,就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也是我一個人的錯。你們有靈的話,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說完就要吞掉這些蝗蟲。旁邊的人趕緊阻止說,「蝗蟲不乾淨,吃了要得病的!」但是唐太宗說,「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請老天把百姓的災難轉移給我一個人,我幹嘛還怕得病呢?」然後就吞掉了這些蝗蟲,結果蝗禍就真的消除了。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有這種為了百姓可以犧牲生命的皇帝,還有為了子民們,甚至願意割捨執政者們最貪戀的江山和權力的皇帝。

《冊府元龜》

四年六月戊辰,以久旱分命群官遍祠祈禱。帝自即位,每歲有微旱,即虔誠祈禱。至是久旱,帝於紫宸殿對宰臣憂形於色,宰臣以星官所奏天時當爾,乞無過勞聖慮。帝慄然改容曰:「朕為天下主,無德及人,致此災旱。今又謫見於上,若三日不雨,當退歸南內,更選賢明以主天下。」宰臣嗚咽流涕,各請罪,乞免相位。是夜澍雨大洽。

比如唐文宗,他在開成年間面對旱災時就說:「我作為天下之主,卻無德保護人民,導致了旱災,如果三天內不降雨,我就退位,大臣們另選賢明的君主來領導天下吧。」他的宰相們聽了都痛哭流涕,紛紛請罪,請求罷免他們的宰相職位。

結果唐文宗的誠心上達到了天庭,當天夜裏就開始下起了瓢潑大雨。

百姓改過

我們目前為止說的都是國家出現災禍的時候,作為一個執政者,他應該有的擔當和應對。但是我們換個角度說,天災就真的都是執政者一人的過錯導致的嗎?

大家可能都聽過這句話:「雪崩中,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這是波蘭詩人斯坦尼斯洛的名句,還有英國的哲學家埃蒙德‧伯克也說過:「邪惡盛行的唯一條件,是善良者的袖手旁觀。」不管你是皇帝也好,總統也好,各級幹部,還是平民百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作為,還有不作為付出代價。

執政者們犯錯自省、罪己、然後改正,就能平復天災,那普通人呢?我們改過了也能避災嗎?

《太平廣記‧神仙八‧張道陵》

陵又欲以廉恥治人,不喜施刑罰,乃立條制:使有疾病者,皆疏記生身已來所犯之罪,乃手書投水中,與神明共盟約,不得復犯法,當以身死為約。於是百姓計念,邂逅疾病,輒當首過,一則得愈,二使羞慚,不敢重犯,且畏天地而改。從此之後,所違犯者,皆改為善矣。

在《太平廣記》裏記載了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的故事:

張道陵本來是太學中的書生,精通五經,但是到了晚年才發現,讀書對於延年益壽一點幫助都沒有,於是轉為修道。

張道陵帶著弟子們在四川這個地方度化百姓,他不願意動用刑法,所以就立下了一個規矩:只要得了病的人,就要把自己有生以來做過的所有錯事都通通寫在紙上,然後扔進水裏,並且對天發誓以後永不再犯,不然就讓神明以死亡來懲罰自己。百姓們紛紛照做之後,不但疾病都痊癒了,人們也為自己犯過的錯而感到羞愧,他們抱著敬畏天地神明的心,從此都不再做壞事了。

人只要能誠心地反省自己,懺悔並改過,神明看到就會幫助消災祛病,但是如果有人只是想敷衍地做做樣子,是絕對沒可能騙得了神的。

《庚巳編》

正德辛未夏,疫癘盛行。葑門瓊姬墩西居民顧鎮家,老幼皆染疾,因祈於神,誓閤家茹素以禳災。適巡撫開倉賑濟,鎮入城關領米,偶忘其誓,於肆中買魚三尾,酒一壺,飲啖畢,附舟而歸,不以語家人也。是日感疾,不食頃而終。家人見三小鰟魮蟄其背,及殮,又見三魚躍入棺中,索之則不復有矣。問之同入城者,乃知鎮前所食正此物也,神蓋以示警雲。

明代有這麼一個故事,1511年的夏天,蘇州一帶瘟疫流行,當地有個叫做顧鎮的居民,他全家老少都感染了瘟疫。於是顧鎮率領全家對神發誓,說以後全家吃素行善,不再殺生,然後全家的病果然就好了。

這時候正好趕上當地的巡撫在開倉放糧救濟災民,顧鎮也進城去領了救濟糧,回家的途中看到有賣魚的,立馬就把自己發的誓言給拋到了腦後。他買了三條魚和一壺酒,酒足飯飽後就回家了,到家也不告訴家人自己破了誓,但是當天他的瘟疫就復發了,然後很快就死了。

入棺的時候,他的家人看到有三條魚也一起躍進了他的棺材,但是怎麼找也找不到,後來問了一同進城的人才知道顧鎮破誓的事,才明白這就是他吃的那三條魚,原來這就是神在藉此來警告世人。

其實不僅是中國人相信神明和報應的存在,在古代社會,全世界的普世價值都是非常相似的,人們清楚地知道災禍、瘟疫和疾病背後的原因,所以人們選擇避禍的方法也是一樣的。

比如說1633年,當黑死病肆虐歐洲的時候,德國有一個叫做上阿默高的小鎮也被傳染了,人一旦染病必死無疑。於是當地的居民們一起虔誠地聚會禱告,並且承諾如果上帝能保佑他們,小鎮上的人們將會用實際行動感恩紀念神。

這個承諾一下,小鎮上已經被傳染的人就都神奇的痊癒了,而且之後也再沒有因為黑死病而死過一個人。

現代的中國人大多是受無神論的教育長大,往往把中國的傳統理念踩在腳下,對敬天信神嗤之以鼻。

《上順帝封事》

天地明察,降禍見災,乃其理也。

但是一個人有信仰並不代表他愚昧或者迷信,比如東漢發明出了地動儀的科學家、天文學家張衡,他就寫過:「天地神明是知曉一切的,他降下災禍,都是有原因有規律的。」

而現代人往往都把天災看作是自然發生的現象,但是人們不承認神明的存在卻並不等於他們不存在。

《春秋繁露‧郊語》

不敬畏天,其殃來至暗,暗者不見其端,若自然也。

西漢的哲學家董仲舒寫道:「人們不敬畏上天,那樣災禍來時就表現的比較隱蔽,隱蔽到看不見發生的端倪,人們還以為是自然發生的。」

其實在我看來,現在這場疫情的發生絕不偶然,至於說老天要懲罰的是誰呢?還有我們每一個人真的都是無辜的嗎?這個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了。

那今天先說到這,希望再有災難來時,你和家人們都可以平安無恙。

咱們下次再見。#

─點閱【愛麗話五千】系列─
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7ckQslcxWceIfl1oh0c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