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中國諮詢公司凱盛被查!圖為中國凱盛融英訊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與徽標。(網絡截圖)
「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中國諮詢公司凱盛被查!圖為中國凱盛融英訊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與徽標。(網絡截圖)

今天焦點:中國諮詢行業龍頭公司凱盛融英被查,官媒稱其「淪為境外情報機構幫兇」!中國反間諜第一大案終落槌。歐盟擬首次對援助俄羅斯的多家中國企業進行制裁,中共外交部揚言報復。

中共反間諜大案落槌 凱盛被指境外情報機構幫兇

北京時間5月8日晚間,中共央視《焦點訪談》欄目,突然間以「別有用心的諮詢」為題,報道了中國諮詢行業龍頭企業凱盛融英一案。

幾乎同一時間,黨媒江蘇廣電總台也發布了相關消息。

《焦點訪談》的開篇就殺氣騰騰,稱:「近年來,某些西方國家為實現對華遏制打壓戰略,竊取我國軍事軍工、經濟金融等重點領域的情報訊息活動日漸猖獗。國家安全機關偵辦多宗專案發現,許多背景複雜的境外機構,為規避我國法律法規和重點敏感行業監管,掩飾弱化境外背景,藉助國內諮詢公司等行業,竊取我國重點領域國家秘密和情報。有的國內諮詢公司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為了謀取經濟利益,頻繁遊走在法律邊緣。」

報道稱,近期,中共國家安全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對凱盛融英進行了公開執法。而且是在上海、北京、蘇州、深圳等多地同步展開。

凱盛融英是中國國內最大的行業專業訊息服務商。有三大類業務,專家訪談,研究報告,會議服務。其中最大一塊業務是專家服務,佔了公司業務總量的80%多,主要就是組織專家,通過電話訪談的形式,為客戶服務。

公司的專家服務,平均每小時收費1,000多元。2018年至2021年前9個月,其專家訪談收入分別為3.46億元、4.04億元、5.70億元、5.97億元。

過去三年,凱盛曾分別向上交所和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但沒有獲得批准。

凱盛的專家據稱有30多萬,分別來自醫療健康、金融、TMT、消費及零售、運輸、能源環境、機械、工程、汽車、諮詢服務等行業,都是業內精英。

警方稱,問題就出在這些專家和他們的服務對象上。央視舉了兩個案件,其中一個是大型國企高級研究員韓某某,被控為境外竊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

韓某某在該國企中屬於涉密崗位,按規定不能在外做兼職。但在凱盛邀請下,他還是成為公司專家,並對其客戶提供了諮詢。

開始時,他對一些產品成本、利潤等訊息不願提供,但在凱盛「額外支付兩倍的諮詢費用」許諾吸引下,他開始提供此類敏感訊息。

官媒報道,韓某某還曾強調說,自己不做境外諮詢。但凱盛沒有信守承諾,韓某某在偶然機會下,發現自己的長期諮詢客戶是境外客戶。幾年時間裏,他接受諮詢百餘次,其中境外超過60%。

為了賺取更多費用,韓某某還通過公司內網下載了近5,000份文件資料,其中「經國家保密部門鑑定,韓某某為境外竊取、非法提供機密級國家秘密1份、秘密級國家秘密2份、情報13份、商業秘密18份」。

第二個案件,當事人是雷某某,來自某重點軍工企業,他被指向境外洩露軍事軍工領域敏感訊息,涉嫌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

雷某某曾在某高校與某重點軍工企業合辦的博士後站工作。2020年3月,他在博士後站出站,在網上投寫的簡歷中,對自己重點軍工企業的工作經歷進行了詳細描述,這讓他成功進入凱盛的視野,並成為其諮詢專家。

按照凱盛的規定,諮詢必須在公司電話平台進行,但是2020年7月的一次諮詢之前,雷某某被凱盛告知,應客戶的要求,這次諮詢更換使用其它的電話會議平台,而且凱盛融英的人全程不會參與。

會談中,雷某某被問了一個問題,某「軍機型號的保有量」。他沒有迴避,向對方透露了大量敏感訊息。經當局鑑定,雷某某共向對方提供三項機密級國家秘密和三條秘密級國家秘密。

凱盛的專家庫中,僅涉及國防軍工領域的專家就有上千名,凱盛在對外服務過程中,並沒有做規避。中共國安部門指,凱盛的一些服務對象和外國政府、軍方、情報機關關係密切。僅2017年到2020年,凱盛融英就接受上百家境外公司匯款2,000多次,金額高達7,000多萬美元。

關於這個案件,我有四點看法:

第一,專家諮詢這一領域本身就處於灰色地帶,最終捲入到國安案件,其實在意料之中。因為,一方面,這種諮詢公司為了擴大業務,肯定會聯繫接觸黨政機關、重要國防科工的涉密人員,而即使普通民企,有些行業知識,也可能涉及公司機密;另一方面,從服務對象來說,誰也無法保證對方不直接或間接涉及海外機構。

在招股書中,凱盛融英就提示到了這一風險,稱在參與訪談前,專家需表明接受其條款。但公司也表示,無法保證專家網絡不會違反相關保密協議及其它義務。

第二,實際上,服務對象即使涉及海外、或軍工類企業,也不一定就涉及間諜活動,或違反中共《國家安全法》。因為軍民用的界線有時候也很模糊,很可能就是普通的商業活動。比如,我們說中國的大疆無人機就可能被軍民兩用,前一段時間,俄羅斯官方感謝大疆無人機還嚇壞了該公司。

然而,在中共對外日益敏感的大背景下,在中國的內外資企業,都可能會被扣上洩漏國家機密或從事間諜活動的大帽子。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共已連續採取了相關活動,包括:

中共財政部等給國企下達窗口指導,限制使用國外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服務;所謂「四大」是指羅兵咸永道、安永、畢馬威和德勤。其中,德勤公司還被罰款人民幣2.1億元,停業3個月。

美國調查公司「明茨集團」(Mintz Group)在北京的辦事處,也於今年3月被查,有5名中國員工遭到逮捕。

全球三大管理顧問公司之一的「貝恩諮詢」(Bain & Co.)的上海辦公室,近來也遭到多次突擊檢查,電腦和手機都被公安帶走。

從上個月底,中國的數據庫還被限制或者切斷了境外訪問,比如中國最大的經濟和金融數據庫萬得數據。

第三,從本質來看,中共這樣做有幾個原因,1. 中共當局的高度自信。特別是,隨著防疫限制取消,一些國家領導人和跨國公司高管,都到中國訪問,尋求拓展在中國的業務,更讓習近平等認為,很多國際公司高度依賴中國,不可能說走就走;2. 中南海想通過對部份公司的整肅,來敲打在華外企要聽話,「悶聲發大財」,不要涉及黨不喜歡的事;3. 中國經濟加速惡化,中共當局越來越害怕各種數據暴露出經濟緊縮或某些行業接近崩潰的真相;4. 中共做好了萬不得已要內循環的準備,因此就要減少讓外界了解自己。

第四,中共這種做法,和它試圖穩住外企和外資的想法是矛盾的,會讓全球企業和投資者更加不安,更多公司會考慮把一些業務遷出中國,或以其它方式減少對中國的資本缺口。因為任何公司對中國做投資,都需要透明的數據,中共製造訊息「黑盒」,實際上是自斷生路。

而且,有作用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中共不斷破壞國際規則,也必然可能帶來外界報復。

歐盟擬首次制裁涉俄 中國企業 中共揚言報復

英國《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報道,歐盟計劃制裁一批中國企業。這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盟首次以「支持俄羅斯」為理由,提議對中國公司實施制裁。

歐盟上周對這份名單進行討論。但是,二家媒體給出的被制裁公司數量有微小差異,《金融時報》稱共有7家中國大陸或香港企業,而《華爾街日報》則引述兩名外交官的消息,稱共有8家。

對此,5月8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如果有關報道屬實,「歐方行徑將嚴重破壞中歐互信與合作,加劇世界分裂和對抗,十分危險」。

汪文斌還對歐盟發出了威脅,稱「我們敦促歐方不要走上錯誤道路,否則中方必將堅定維護自身合理合法權益」。

按照《金融時報》,制裁名單包括兩家中國公司——三合成半導體(3HC Semiconductors)和金派科技(King-Pai Technology),以及五家香港公司,包括信諾電子(Sinno Electronics)、希舸電子(Sigma Technology)、Asia Pacific Links、Tordan Industry和Alpha Trading Investments。

其中,中國公司三合成半導體和金派科技,以及信諾電子和希舸電子等兩家香港公司,之前已被美國制裁。

在香港註冊的Asia Pacific Links Ltd,則被指是俄羅斯最高效的無人機Orlan-10的部件提供商。但是,前一段時間,這款無人機被烏克蘭軍隊俘獲並且拆解,結果震驚了很多軍迷,因為其相機使用了入門級單反相機,燃料油箱則使用了裝可樂的膠樽。

今年3月,《紐約時報》曾報道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共有近70家中國出口商向俄羅斯出售了26個不同品牌的中國無人機,總值逾1,200萬美元。中共方面則駁斥說這是虛假資訊,是對中國企業的造謠抹黑。

近幾個月來,歐盟將制裁目標對準了伊朗公司和個人,但對於中共,歐盟一直沒有觸及,它辯稱沒有證據表明中國直接向莫斯科提供武器。

這一次,歐盟的轉向,可能意味著對中共強硬的開始。

之前,歐盟,特別是法國和德國,也一直強烈反對美國的境外制裁,儘量避免自動跟隨美國制裁。但是,俄烏戰爭以來,歐盟越來越願意制裁向俄羅斯提供違禁產品的非歐盟公司。

本周,G7(七國集團)財長將在日本舉行會議,討論針對俄羅斯規避制裁採取進一步措施。

那麼,在新的制裁令下,中共將如何報復,歐盟又將作何反應呢?我們會繼續觀察。◇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