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結束的中共兩會上,以經濟話題為主軸的政府報告,用詞出現一些變化,歷來的「三重壓力」等說法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更溫和的表達。新任總理李強同樣對中國經濟問題避而不談,談得最多的是如何促進民營企業、說服國內外投資者投資,似乎中國經濟是一條長期可持續增長之路。
專家們表示,近期中國經濟形勢面臨多年未見的困境,當局中國經濟一片光明的論調,恰好表明了目前中國經濟處於危機狀態。中共當局用政治綁架中國經濟,政治問題不解決,中國經濟就沒有出路。
軟化用詞 掩蓋經濟窘境
一般而言,與習近平黨的報告不同的是,作為政府報告,李克強的用詞比較溫和,比如來描述國際環境時用「風高浪急」、「世界變局加快演變」,而不是 「驚濤駭浪」或「百年未有之變局」之類駭人聽聞的話。
歷年來,對於中國經濟問題,李克強時不時會說出一些真相,旁敲側擊地敲打習近平。比如在2020年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說「中國有6億人月入千元」,直接讓習近平的「脫貧奇蹟」下不來台。在去年召開的10萬幹部大會上,李克強警告中國經濟正在面臨下滑的危險,而習近平當時正強調嚴格的清零政策。
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中國經濟,李克強提到了諸多「問題和挑戰」,包括「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消費和投資恢復遲緩,穩出口難度增大」,「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等等。
但是,到了今年兩會政府報告中,三重壓力、中國經濟的「問題和挑戰」等消失不見了,換成了其它相對溫和的說法。 「三重壓力」是中共當局對中國經濟問題判斷的標準用語,去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以及「兩會」前的二中全會上都有提及。
有評論認為,原因之一可能是李克強離任前亮成績單,避免背黑鍋,因此避免過多負面用詞,突出自己的成績,把球踢給繼任的李強等人。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一方面是李克強要換屆了,這十年幹得怎麼樣?他不會自己扇自己的巴掌,會說得比較緩和一點。另一方面的潛在詞是,我這屆政府盡力了,不是我不行,是你們的老大造成的。」
不過,在兩會一頭一尾的新舊總理言論中,不只是李克強,李強同樣對中國經濟問題避而不談。在李強首次記者會上,他談得最多的是如何促進民營企業、說服國內外投資者,試圖用漂亮話提振投資者的信心,似乎中國經濟是一條長期可持續增長之路。
比如當被媒體問及中國經濟發展有哪些有利不利因素時,李強只介紹有利的條件,說中國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體系完備、人力資源豐富、發展基礎厚實等等。李強還說中國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中國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等等。
王赫表示,「不准唱衰中國經濟,蔡奇說甚麼中國經濟光明論,這個說法本身就表明了目前中國經濟處於危機狀態。包括習近平這次又說支持民營企業,把它當成自己人,本身就表明民營企業跟你早就離心離德了,民營企業去年在國民投資的比例一直在下滑,目前的投資主要是靠央企,靠國家債券,政府投資。」
王赫說,「中共對中國問題的症狀表現,其實看得很清楚。2021年當年中國經濟增長率8%,但當年年底的經濟會議就說到供給衝擊、內需不足、預期轉弱三重衝擊,不是說不了解形勢,但找不出對策,或所在,但不敢說出來。」者說看到了癥結
「癥結就是政策有問題,習近平管理有問題,他敢說這個話嗎?所以就搞一些甚麼很多花哨的動作,解決不了中國經濟實質問題。在中共一黨專政、整個政治向左轉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政策空間。李克強這次黯然離場,說明政治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政治問題不解決,中國經濟就沒有出路。」王赫說。
中美關係大滑坡 產業外移成趨勢
2022年與2021年一個不同之處是,2022年除了疫情這個因素外,由於中共不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美關係降至幾十年來的最低點,在技術和投資方面的緊張關係升級。
此前,習當局對私營科技部門和房地產進行空前的監管打壓,人們對中國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商業信心急劇下降。2022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只有3%,遠低於設定的5.5%目標,這是自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以來的最低值。
由於美中敵意的加劇,產業鏈移出中國成潮流,一些跨國公司正在將業務轉移到一個離美國更近的墨西哥等近岸國家,或者轉移至印度、東南亞等友岸國家。
產業的外移導致了中國出口量的大幅下滑。中共國家統計局最新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貿易出口在去年12月同比下降9.9%,延續了11月8.7%的跌幅。
路透社基於中共官方數據進行計算,12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境貨運量縮減了19.5%,中美兩國的貿易已經從第一大貿易夥伴降至第三。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對《大紀元》表示,「因為中美的對抗之下,尤其是像蘋果為主的美國外資企業,希望能夠在中國以外有更多產能,台灣的偉創、和碩、仁寶、廣達等等都往海外去設廠,把中國產能移走。不是只有台商,日商也是一樣,韓商、外國廠商都是一樣,所以大環境是這樣。」
「另外中國(中共)政策不確定性,譬如說去年的封控,讓外資會覺得未來投資風險很大,然後政治問題又難以解決,整個往外推的力量相當強。」
3月6日,習近平轉移目標,罕見點名批評美國,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
黃世聰表示,習近平把它看成是國外打壓,等於是把責任撇到國際那邊,不承認是自己的政策,或是說施政黨的問題。他一直沒能看到問題核心,如果他承認政策失敗,等於是根本上否定自己,他不會做這件事,那只能把問題歸咎到國外。
黃世聰說,「現在國際都認為中國(中共)要跟俄羅斯站在一起,搞不好會有更多國際制裁出現,美國對中國(中共)的打壓封鎖會更進一步。所以他就轉移焦點,輸出這些所謂民族情感,來掩蓋整個經濟可能發展不好的狀況,大家一起來過苦日子,那是美帝為首的西方世界造成的。」
「(習近平三連任國家主席後)台灣媒體有一個說法叫做習帝國元年,就是大家都會聽習近平的話,他怎麼說大家就怎麼做。他既然說是國際問題,那就是國際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所以我覺得中國未來可能會因為習近平一個人的誤判,而出現整個國家的誤判。習近平對於經濟並不是那麼熟稔,可能還是從所謂運動的舊思維來形塑經濟,要能夠突圍的機會小。」黃世聰說。
出口大省的失業潮
根據媒體報道,廣東爆發有史以來最大失業返鄉潮,多地勞務中介和務工人員表示,中國新年過後求職務工人數「井噴」,企業則還處於復甦階段,導致勞力供過於求。
社交媒體上有很多打工者找工難的影片流出,一則影片顯示,廣東某電子廠只招200人,但前來1,500人應聘,工價15元/小時(人民幣,下同)。浙江嘉興一間材料工廠招聘20名員工,300多人冷天冒雨前來面試。
住在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家溫先生對《大紀元》表示,「現在做外貿出口的企業大批倒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我們本身有一些客戶,你這個月去跟他做服務,下一個月去他已經關門了,都不給你打招呼。我們現在還在做的一些客戶,規模比以前縮小了好多。」
「滑得快最明顯的是出口貿易,尤其是對美國出口的。像以前東莞的厚街鎮新塘有很多出口企業,都是幾十、上百人的小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就小,資金也只有這麼多。現在一下子訂單少了百分之幾十,如果不裁員,就會迅速垮掉,員工工資很快就會把公司的流動資金耗光。」
溫先生表示,「我的一個親戚在深圳那邊做手機殼、電視機殼模具出口,生意就差了。他貸款買了兩套房子,都是幾百萬一套的,他最近就急了。他工廠規模不大,完全是民營,在這個情況下,他人出不去,資金出不去,只能減少員工數量,勉強維持。」
「中國經濟下滑,疫情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核心問題還是經濟結構和社會體制問題。像這幾年跟西方國家關係差,現在全世界開始圍堵,現在外貿一塌糊塗,下跌得很厲害。」溫先生說。
王赫表示,「南方是屬於外向性經濟,找不到工作的很大部份原因,是因為出口下滑了。一個原因就是歐美需求減少,更主要原因是現在歐美跟中國要進行有限脫鉤,去年中國喪失了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包括中國對日本的出口,也都在下滑。表明歐美日這一塊,整體上正在跟中共有選擇地推進脫鉤。因為外貿牽動了國內一兩億人的就業,相應的失業壓力就相當大。」
中國經濟及營商環境每況愈下,浙江、廣東等地許多企業因接不到訂單瀕臨破產,有影片顯示,多處都在裁員,
中國出口前景黯淡 有四方面原因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他對《大紀元》表示:第一個就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力成本、租金跟物業各方面開支成本增加,還有水電排污等越來越高的成本,還有交通運輸、稅賦方面,在過去十年增長比較快。因此利潤空間越來越少,除非能夠在高附加值的技術方面有所突破。
第二方面來說,中國出口最大市場主要是美國、歐盟和東南亞國家,而由於中國與美歐關係,從2017年開始就越來越緊張。歐美市場陸續取消了中國過去出口的優惠,中國的出口企業利潤受到非常嚴重的壓搾。
現在在宣傳東盟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夥伴,但中國出口的利潤,80%到85%左右來自歐盟、美國、韓日等市場。與東盟進行貿易,利潤、附加值是非常低的。
第三方面,尤其是這五年,東南亞十四國包括印度、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泰國等,組成了一個亞洲替代供應鏈(Alternative Supply Chains in Asia),剛好利用中國與美歐日的緊張關係,在過去三年嚴格清零政策期間,取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在出口方面,這些亞洲國家加起來,出口去美國的商品數量是6,341億,已經超過中國的6,141億。
所以未來,中國製造業除非是能夠緩和與歐美的關係,或者是在技術方面有好的轉變,否則未來空間越來越狹隘,而且每況愈下。
第四方面是,其實也跟中共官僚體制有關,無論是國企、學術領域,還是政府支持產業,很多是靠關係,往往一些忽悠的騙局能夠獲取經費和職務。包括現在中國生產的基本上就是電動車,也就是說電瓶車,偏要說是新能源汽車。
黃大衛說,中國失去了最好的、最拳頭的一個產品,就是紡織業,製衣與箱包鞋襪這一領域,曾是中國傳統的最有競爭力產品,現在已經是分流到東南亞去了。所以整體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嚴重、非常困難的情況。#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