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回家的的士上,周祺戴上耳機,癱在後座上,一邊瀏覽著城市的夜景,一邊聽著音樂。「啊,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此刻,她忍不住發出這樣的慨嘆。

就在兩個小時之前,身為一家企業市場部總監的她,還在公司舉辦的晚宴上和客戶們推杯換盞,笑語盈盈。她周到而細心地穿梭在新舊朋友之間,詢問他們對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有甚麼意見,偶爾和其中一些人商量最近去哪裏打場球。 

她性格陽光開朗,總是表現得積極主動,讓所有人都覺得她能量滿滿。但只有她自己清楚,在熱情爽朗的外表下, 她早已身心俱疲。她很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無人打擾,只是一個人待著。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時刻? 

在很多人面前極力表現出一副開朗的樣子,內心卻疲憊不堪;在各種聚會活動中看似和誰都很熟絡,內心卻覺得很孤獨;身邊人都說你很外向,但你自己明白,這一切不過是偽裝出來的…… 

「外向」只是你慣用的一張面具,幫你隱藏了真實的自己。我稱之為「假性外向」。 

「外向」這個詞最早是由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他在1921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心理類型學》中提出了「內向」和「外向」的概念。他認為,「內向」的人能量指向內部,從獨處中獲取能量,因此更喜歡安靜;「外向」的人能量指向外部,從社交中獲取能量,因此大多開朗活潑,喜愛社交。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內向」和「外向」更常被用來描述人的性格特徵。當我們說一個人很「外向」的時候, 大腦中會自動浮現出這個人開朗健談的畫面;而當我們說一個人「內向」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給他打上「木訥」「不善言辭」「沒有朋友」等一系列標籤。 

人是社會型動物,想要自身獲得發展,就需要不斷地與社會進行聯結。客觀來講,性格外向的人確實比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完成與他人的聯結,這就導致我們整個現代社會更加崇尚「外向」。 

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我們總是被宣導做一個外向的人:老師教導我們要「融入團體」「積極主動」,家長告訴我們「見到親戚朋友要主動問好」。 

整體的社會偏好如此,於是「內向的人」彷彿成了不受歡迎的代表,甚至在某些時候,性格內向被視為失敗的註腳。在這種集體無意識的作用下,「內向的人」往往也悄悄地給自己貼上了「我不好」「我不應該這樣內向」的顯著標籤。 

因為覺得「我不好」「我不應該這樣內向」,「內向的人」開始尋求改變,他們努力地讓自己看起來外向一些,努力地去迎合這個社會的「標準」,以期獲得精神上的認同,滿足內心深處對歸屬感的渴求。 

當很多人不顧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開始扮演「外向」時,「假性外向」便有了真實的演繹空間。 

當然,「假性外向」並非一個完全負面的詞彙。由於社會角色的需要,我們每個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戴上一些人格面具,「假性外向」便是其中之一。 

就像前面提到的周祺,由於工作需要,她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必須表現出自己的外向,以確保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假性外向」非但不是負面的詞彙,反而有諸多積極的意義。 

「假性外向」真正的問題,不是你在社交中展現出自己開朗健談的一面,而是你忽略了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否認自己的內向性,試圖把自己完全改造成一個符合大眾期待的所謂「外向的人」。你可能常常會開懷大笑,但是你知道,自己其實一點都不快樂。 

再以周祺為例,假如她真的是一個內向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場合扮演「外向」之餘,她必須承認自己的內向,每天給自己留出一些獨處的時間,獲得心理能量。這也意味著,她需要拒絕一些善意的邀請,承擔可能引起的誤解或非議。如果做不到這些,而是一味地滿足他人,努力成為「外向的人」,那麼她的心理能量將會持續地消耗下去,使身心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 

我們表現出自己外向的一面,甚至假裝自己很外向,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不要否認自己的內向,不要完全活在他人的期待裏,也不要忽略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當全世界都在為「外向」歡呼喝采的時候,我們可以淡定地回應:「內向,也很好。」 

本文摘自《假裝自己很外向,你在迎合甚麼?:外向孤獨者的勇氣之書》,圓神出版社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