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里曼清真寺的庫里耶建築群。(作者提供)
蘇里曼清真寺的庫里耶建築群。(作者提供)
人類對他人苦難雖然有共情同理的感受能力,但對於沒有接觸過的,抽象的陌生人,同理心就會有一些隔閡和疏離,就不免打一些折扣。但如果是你曾經接觸交往過的人,共情心就會加倍強化。這次聽到土耳其傳來大地震的消息,看到房屋倒塌,孩子埋在廢墟瓦礫中,感覺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難一樣心痛。三年前土耳其旅遊的場景不禁一幕幕閃現在我眼前。

那是2019年,中秋節已過,香港感覺還是夏末。剛好有時間,加上機票便宜,雖然右腿膝關節退化,還有慢性的腳底筋膜炎,可以說是嚴重不良於行,但我還是不加猶豫立刻在網上訂了機票。因為對土耳其這個位於古老文明大地的神奇國度,尤其是唯一橫跨歐洲大陸的國際大都會,曾為兩個赫赫有名大帝國的首府持續未斷長達1,600年的伊斯坦堡,我是神往已久。

買了機票後,我帶上止痛藥,膝關節纏上綁帶,興沖沖地飛往土耳其。除了伊斯坦堡,還特地去了鄂圖曼帝國的舊都貝沙。這一次土耳其之行給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特別是土耳其人的熱情友好,更是讓我難以忘懷。如果不是疫情,以及我膝關節的惡化,或許我會再飛第二次。

土耳其人很善良,對人非常友好,最重要的是助人不帶功利目的,是真正想幫助你。我隻身旅遊,一個人上路,加以語言不通,常常向當地人求助,而土耳其人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他們永遠熱心幫忙,可以陪我走上一整段路把我送到目的地,然後微笑著說再見。店鋪的伙計熱情好禮,他們請你喝茶,與你聊天,費了很多時間與你周旋,如果你甚麼都不買,也不會口出惡言,依然微笑相待。我現在出外旅遊,基本不買紀念品,但看到土耳其人如此熱情,有時心中不忍,也會改變主意,買一堆本無意買的東西。

這是一個小故事,是我前往貝沙途中獲土耳其人熱心相助的一點經歷。貝沙在馬摩拉海亞洲一則的內陸,我從伊斯坦堡坐船穿過馬摩拉海,在一個叫Mudanya的碼頭上岸,據我在網上查到的資料,從碼頭還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巴士才能到貝沙舊城中心。但抵達碼頭後,我一下傻眼了。碼頭上停著許多不同線路的巴士,下了船的當地人都忙忙碌碌地各自上車回家,但我卻找不到標示去貝沙的巴士。而且我還發現上車不能用現金買票,而是刷當地的交通卡,我有的伊斯坦堡交通卡在這裏不能用,但甚麼地方買?我不知道。最慘的是,這些巴士都是專程接駁渡輪的,錯過了巴士,可能要等幾個小時待下班渡輪到後才會有車。

焦急間,向幾位在路邊休息閒聊的司機訊問,雖然他們不懂英文,但知道我要去貝沙後,其中一位二話不說,立刻先領我回到碼頭門口的售票機買了張交通卡,然後再幫我找到去貝沙的巴士,待我上車後,還指著我特別告訴司機,車到貝沙的鄂爾罕加茲廣場記得要提醒我下車。這位土耳其好人最後微笑著向我揮揮手再見,把我感動得一塌糊塗。

整個土耳其之行中,我獲得的這類幫助很多,總之在土耳其我享受著當地人的熱情友好,感到很安全,也很暖心。

因為這趟土耳其之行,我才知道土耳其人有匿名行善,助人不求回報,不讓被助者自尊心受損的傳統。比如民以食為天,土耳其人以麵包為主食,為幫助饑餓的人,不少土耳其人到麵包店後會付錢多買一條,然後交代多的一條是作為分享給他人的麵包,土耳其語稱為Askıdaekmek。麵包舖會把這些麵包掛在店門口供需要者自行拿取。這是來自鄂圖曼帝國已有幾百年的古老傳統,至今仍在土耳其流行。我從貝沙等車回碼頭坐船返伊斯坦堡時,巴士站剛好有家麵包舖,門口即有用塑膠袋吊著的麵包。我是後來才知這是Askıdaekmek。據說,現在西方流行的分享咖啡和分享餐點,有人認為源頭即來自土耳其的分享麵包。

土耳其曾經還有另一個類似的古老傳統:捐款石。捐款石是一個圓柱體石頭,上面斫一個洞,放在清真寺,想做慈善的人會把錢丟進洞中,有需要的人自己取用,這樣施者和受者不需面對面接觸,行善和受惠皆不留名。我想無論分享麵包還是捐款石,這種傳統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因為中國愛佔小便宜的人實在太多。

土耳其這種幫助需要者並顧及受惠者尊嚴的慈善行為是來自伊斯蘭文化傳統。在伊斯坦堡我最感震撼的就是一個叫「庫里耶」的建築群所傳達的慈善精神。

座落在伊斯坦堡金角灣高丘上的蘇里曼清真寺,是一大片以清真寺為核心而建的複合建築群。我去的時候是黃昏,站在清真寺的平台上,前面層層疊疊的大小灰藍色圓頂沿著山丘而下,壯觀無比。越過這片建築群,可見山丘下浸浴在金色夕陽中的金角灣,金角灣對面的伊斯坦堡新城區,以及右首廣闊浩瀚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海峽對岸的亞洲區。這是我到伊斯坦堡所見氣勢最宏偉的景貌,直到夕陽的萬丈金光慢慢消失,我才不捨離去。這些有層層疊疊藍色圓頂的宏偉建築群就是庫里耶。

庫里耶是鄂圖曼帝國時代特有的一種建築群,除清真寺、宗教學校外,還有為社區提供慈善服務的多種設施,比如醫院、土耳其浴場、公共廚房等。公共廚房是專為窮人和有需要者提供免費膳食的餐廳。因為在伊斯蘭教義中,樂善好施,財有餘力者幫助窮苦者,是伊斯蘭教徒必須要交的天課,是一種神聖的宗教責任。蘇里曼清真寺的庫里耶是16世紀的蘇里曼大帝下令建造,據說是全土耳其最大的庫里耶。時代變遷,以前的慈善功能由國家福利所取代,今天蘇里曼清真寺的公共廚房已變為盈利的餐廳。但庫里耶的慈善精神卻傳了下來。

當然在土耳其旅遊,走馬看花,這個國家的深層社會問題和矛盾是我們這些外人很難感受到的。在土耳其的大街小巷、所有公眾場所都能看到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照片。凱末爾這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鄂圖曼帝國崩解,土耳其面臨亡國之時,力挽狂瀾,不但拯救了國家,還大刀闊斧進行世俗化和現代化改革,為土耳其開闢了一條成功的國家轉型之路,但現在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卻妄想復辟鄂圖曼帝國,箝制言論,打壓異議,大規模監禁記者和政治異議者,最近竟然將建於1500年世界歷史遺產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回作清真寺,種種倒行逆施為土耳其的前景蒙上陰影。我在伊斯坦堡時,旅館老闆說起這位總統就不斷搖頭嘆氣,顯然很不滿。

另外,我在土耳其的任何公眾場合,餐廳、地鐵、輪船、商店等等,見到的和打交道的絕大多數工作人員都是男性,幾乎沒有女性員工,好像女士們都隱身到家庭中去了,顯然土耳其婦女參與社會事務的程度,按現代標準是不合格的。土耳其女性的社會地位還有待提高。

希望土耳其人民抗災勝利,能挺過這次劫難。土耳其加油!◇

穿過周遭的庫里耶建築群到中心的蘇里曼清真寺。(作者提供)
穿過周遭的庫里耶建築群到中心的蘇里曼清真寺。(作者提供)
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與土耳其女子合影。(作者提供)
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與土耳其女子合影。(作者提供)
蘇里曼清真寺。(作者提供)
蘇里曼清真寺。(作者提供)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