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屆立法會已經完成了第一個立法年度,繼早前被傳媒揭發去年只有2項政府法案以記名表決通過,所佔比例是過去14年最低之後,今屆立法會再被發現各委員會的會議紀要,改以不具名方式記錄議員發言。

本報記者翻查立法會各委員會的會議紀要,發現由2022年新一屆立法會開始,會議紀要只以「委員」、「一名議員」和「議員」記錄議員的發言,公眾無從得知是哪位議員發言,亦無法得知哪位議員沒有發言。另外,會議紀要亦只以「政府當局」來記錄官員的發言,沒有記錄官員的身份。

但財委會就從今屆起新增會議逐字記錄,亦有列出發言議員的名字和發言官員的職務。

立法會秘書處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自今屆會期開始「優化」委員會會議紀要的擬備方式,會議紀要亦加設「附錄」,列明每名與會者的發言時間標記,公眾可翻看個別議員或官員發言片段。

資深傳媒人林妙茵本月12日曾在《明報》專欄提及上述的改動,她以去年12月5日房屋事務委員會為例子,有19個「一名議員」曾經就簡約公屋發言,但翻查附表也不會知道是誰,因為附表只籠統列出發言內容,只能翻看2小時會議片段才能知道是誰。

她續指,其中一名提出質疑的議員是「陳國鋒」,「『陳國鋒』加起來才三個字,『一名議員』卻四個字,捨三取四真是貪方面嗎?」。她又指,現時立法會大會和財委會會議均有逐字記錄,但多個委員會會議紀要就轉成新寫法,質疑「『去名化』完善之處何在?」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在接受《明報》訪問時批評新安排是倒退,令市民更難得知會議內容;他亦批評立法會秘書處的解釋欠缺說服力,認為新做法不理想,質疑會議紀要為何不能具名。@

(立法會文件截圖)
(立法會文件截圖)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