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寶覺小學位於元朗區洪水橋,是一所資助的全日制男女子小學,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2021/22 學年,學校提供總數14班,小一2班,小二及小三各3班,小四至小六各 2 班。學校小一派位學額有 50 個,統一派位及自行分配的學額約各半。學校的辦學團體是東蓮覺苑,校訓為「慈悲博愛」。

元朗寶覺小學正門位置。(鄺嘉仕提供)
元朗寶覺小學正門位置。(鄺嘉仕提供)

從上一期介紹的寶覺小學開始,何東爵士夫人張蓮覺女士在1931年,於銅鑼灣波斯富街創辦寶覺小學的前身——寶覺義學或寶覺女義學,並在1934年搬往跑馬地山光道上課,現時所見寶覺小學的校舍在1951年開始陸續落成啟用。元朗寶覺小學是寶覺小學的分校,在 1958年開辦,初時名為寶覺分校。

校內以鄧肇堅爵士命名的課室。(鄺嘉仕提供)
校內以鄧肇堅爵士命名的課室。(鄺嘉仕提供)

學校地下設有一條簡單的校史廊,展出學校不同年代的文物,圖為1960年代學生學籍冊的封面,圖片上半部是當時學生學籍表的底部。(鄺嘉仕提供)
學校地下設有一條簡單的校史廊,展出學校不同年代的文物,圖為1960年代學生學籍冊的封面,圖片上半部是當時學生學籍表的底部。(鄺嘉仕提供)

當時,學校的首任校監羅文錦爵士夫人,即是寶覺小學創辦人張蓮覺女士的長女何錦姿女士,除在市區辦理寶覺小學外,亦有意在新界鄉郊辦學,以照顧當區之失學兒童。在1956 年,慈善家鄧鏡波先生逝世,其女兒鄧葵玉女士及兒子鄧孔懷先生,為多謝羅文錦爵士協助他們取回洪水橋丹桂村一帶,原由英軍用作訓練營的土地後,在 1957年捐贈了一所估計在 1920年代落成的仿西方古堡別墅及相連土地,給寶覺小學設立寶覺分校。

前鄧鏡波別墅校舍中掛有張蓮覺女士的相片。(鄺嘉仕提供)
前鄧鏡波別墅校舍中掛有張蓮覺女士的相片。(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創校時已是政府的津貼學校,創校初期別墅改建成教員宿舍及辦公室、音樂室及小禮堂等;另有由巴斯田將軍捐增的英軍俱樂部大廳,則改建為可容納小一及小二學生的兩個課室,當時只有學生80多位。直至1963年,學校現時一座由著名建築師甘銘設計,有3層高共12個標準課室的教學大樓落成啟用,才逐漸開辦至小六,當時學生已有超過600位。而較新的一座三層高的新翼大樓,則於2003 年落成啟用,以應對新教育需要而設立了媒體電腦室、活動室及中央圖書館等,而別墅則成為辦公大樓。直至2015年,學校由寶覺分校易名為元朗寶覺小學,以突顯他們在元朗區辦學的角色。

近年,元朗寶覺小學多在每年9月的首兩個星期六下午,以不同的主題舉行大型開放日,例如2019 年的主題是「體驗、親子樂、欣賞」,2016年的主題是「從遊戲中走入課室參觀」,及2014年的主題是「繽FUN嘉年華」等等,歡迎有興趣認識學校的人士,及有興趣報讀的家長及其子女參與。而再最近三年,因疫情的相關防疫措施影響,學校轉而在網上舉行開放日,學校將最新拍攝的影片上載到社交媒體,供有興趣的人士自行觀看。

而以2019年的一次大型開放日為例,公眾、家長及小朋友可按時前往學校,學校在不同樓層及課室,均安排了攤位介紹各學科成就、以及舉辦與中英數及科學等有關的工作坊,讓前來參與的小朋友認識當中的樂趣。學校亦安排了不同的運動遊戲供小朋友參與,在禮堂亦安排了不同的學生表演,例如花繩及朗誦表演等,當然少不了課程展覽及學校諮詢,以及壓軸大抽獎的環節,讓公眾、家長及小朋友,皆能從開放日中認識學校。◇

2019年元朗寶覺小學開放日時掛在學校圍牆上的橫額。(鄺嘉仕提供)
2019年元朗寶覺小學開放日時掛在學校圍牆上的橫額。(鄺嘉仕提供)

2019年元朗寶覺小學開放日時各地方的活動分布簡圖。(鄺嘉仕提供)
2019年元朗寶覺小學開放日時各地方的活動分布簡圖。(鄺嘉仕提供)

2019年元朗寶覺小學開放日時地下禮堂的遊戲攤位。(鄺嘉仕提供)
2019年元朗寶覺小學開放日時地下禮堂的遊戲攤位。(鄺嘉仕提供)

前鄧鏡波別墅校舍中的高塔,原是屋內的旋轉樓梯。(鄺嘉仕提供)
前鄧鏡波別墅校舍中的高塔,原是屋內的旋轉樓梯。(鄺嘉仕提供)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