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日公布2023年度18區分區委員會名單,當中包括大量建制派黨員及親建制人士,例如前警務處處長鄧竟成,更有不少是2019年區議會選舉落選人。前油尖旺區議員林兆彬形容分區委員會就像中共政協,只有親建制人士才會被委任。他指出今次委任期只有一年,較以往的兩年為少,反映政府有機會在一年後廢除分區委員會,因為一直有傳聞指下屆區議會將加入大量委任和間選議席,分區委員會必要性大減。
分區委員會於1972年成立,主要目的是推動巿民參與當時的「清潔香港運動」及「撲滅暴力罪行運動」,全部委員一直均由政府委任,沒有民選成份。主權移交後的香港政府宣稱,分區委員會多年來一直擔當社區與政府之間的重要橋樑。職能包括推動公眾參與地區事務;就籌辦社區參與活動及推行由政府贊助的計劃,提供意見並加以協助;並就影響該分區的地方問題提供意見。
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分區委員會按全港18個行政區劃分成18個大區,而每個大區再細分成2至6個細區不等。每個細區設立一個分區委員會,每個委員會有大約二十多名委員不等,全港總共有超過2千名分區委員。
根據最新公布的2023年度18 區分區委員會名單,前警務處處長鄧竟成獲委任為啟德分區委員,他於2011年退休離開警隊,在2021年再任職啟德體育園總監(策略發展)。
名單中有大量2019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落選者,例如民建聯潘景和獲委任為油尖旺南分區委員;同屬民建聯的劉柏祺和蔡少峰獲委任為油尖旺西分區委員;同屬經民聯的李思敏和黃舒明獲委任為油尖旺北分區委員。
另外,2021年立法會選委會界別選舉落選者陳凱榮、九龍東區直選落選者李嘉欣,教育界功能組別選舉落選者文詩詠分別獲委任為東區「環泰」分區委員、將軍澳北分區委員和土瓜灣分區委員。陳凱榮是民建聯黨員,2019年參選區議會落敗,以25歲之齡當選最年輕的特首選委;李嘉欣是註冊中醫師,報稱沒有政治聯繫;文詩詠是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校長,報稱獨立。
而親建制電視台TVB藝人宋芝齡亦獲委任為灣仔西分區委員。本報記者翻查她的Facebook專頁,她在2021年2月獲警務處委任為「為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領袖」。2022年12月,她張貼照片並發文稱,跟同事及朋友分享中共二十大內容,派發《中共二十大通識小冊子》。
林兆彬:分區委員會有統戰作用
曾獲委任為油尖旺防火委員會成員的前區議員林兆彬1月9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形容18區分區委員會就像中共的政協,只有地區上的建制派和親建制人士才會被委任,做法像中共的統戰。他指出分區委員會是港英殖民政府的歷史遺物,早在1972年成立,比有民選成份的區議會還要早十年成立,「當時港英政府在六七暴動後為了疏導民怨和諮詢民意,而成立了民政事務處和分區委員會,委任一些地區領袖進入建制發表意見,減少街頭社運,是很聰明的維穩手法」。
林兆彬認為分區委員會與區議會的諮詢功能高度重疊,但前者毫無民意授權和代表性,同一個地區政策,政府會同時諮詢區議會與分區委員會,非常浪費時間。他分析指,香港政府在1997年主權移交後一直保留分區委員會至今,目的是讓它扮演「政府啦啦隊」角色,政府可向外宣稱各種政策均獲得民意支持。
林兆彬指出,今次18區分區委員委任期只有一年,較以往的兩年為少,反映政府有機會在一年後廢除分區委員會,因為今屆區議會任期將於今年12月31日屆滿,政府即將公布區議會改革方案,傳聞直選議席大減,並加入委任和間選議席,其組成與分區委員會越來越似;再者,將來更有452區「地區關愛隊」,所以沒有必要再保留分區委員會。
去年9月,新民黨建議《施政報告》將區議會議席數目增加大約兩成,但把直選議席比例減至兩成,並分為直選、間選及委任3個界別,由地區分區委員會、防火委員會和滅罪委員會成員互選產生區議員。
「完善」選舉後權力大增
中共人大於2021年公布「完善」選舉制度,有權投票選特首的選舉委員會人數由1,200人增至1,500人,亦廢除了第四界別中原先由區議員互選產生的大約150個選委議席,改由全港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互選產生,而三個委員會的成員全部由政府委任。
另外,特首選委亦新增提名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的權力,每名候選人必須獲得不少於10名、不多於20名選委的提名,且每個界別參與提名的委員不少於2名、不多於4名。◇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