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利用試驗鼠的細胞在實驗室裏培養出可生長毛髮的毛囊,並再移植到試驗鼠身上後成活。

橫濱國立大學福田潤二(Fukuda Junji)教授的此項研究論文10月21日發表在美國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並同時在橫濱國立大學的新聞期刊上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

科研人員從小鼠胎兒的皮膚中提取了身體組織上皮細胞和間質細胞,放入實驗室製造的微孔陣列板中,希望能培養出新的毛囊胚芽。

試驗的第3天,上皮細胞開始包圍間質細胞。第4天,科研人員把培養的毛囊組織做切片分析,發現上皮細胞和間質細胞相互作用激活了Wnt信號通路。該通路是一個複雜的蛋白質作用網絡,其功能最常見於胚胎發育和癌症,但也參與成年動物的正常生理過程。

當培養6~10天後,出現了類似毛幹的突起纖維——毛囊。毛髮從毛囊中開始生長,經過23天的培養,長出了大約3毫米長的毛幹(可見的毛髮)。

科研人員將帶有3毫米長毛幹的毛囊組織移植到免疫力低下的胎鼠的皮膚上,毛囊在宿主皮膚上生長,並在一年內重複毛髮周期。由此表明,體外培育的毛髮在胎鼠身上生根並生長。

研究發現,在上皮細胞和間質細胞的充份作用下,毛囊再生的機率幾乎是100%。在形成的毛囊器官中觀察到,活體毛囊中所包含著主要的細胞,如乳頭細胞、毛囊上皮幹細胞、色素細胞等。在毛囊的毛球中還觀察到,黑色素體的運輸現象,毛髮的顏色在黑色素體作用下變深。

福田表示,下一步將進行優化實驗,以便將開發的毛囊應用於對生命現象的理解和藥物發現及再生醫學上。在理解生命現象方面,希望了解黑色素體從色素細胞運輸到毛囊中的毛髪基質細胞的機制,如黑色素體如何從色素細胞運輸到毛髪基質細胞,並將使用最新的成像技術來了解毛囊中黑色素體的動態變化。

他對傳媒表示,如果人類細胞也能做到這一點,將是一種革新性的治療方法,因為它可以使頭髪「再生」,還可以搞清楚頭髮變白的機理。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德永純子(JunkoTokunaga)12月3日對大紀元表示,「日本脫髮人群數量很大,直到目前,還沒有從人類皮膚細胞中培養出毛囊,並像小鼠一樣長出毛髪。在人類應用方面,將會涉及各種問題。但是,能在體外培育出成熟的人工毛囊已屬罕見,此項研究很有意義。」

早在2017年,日本株式會社「頭髮診所LEAVE 21」進行一次全國性網絡問卷調查,年齡從10歲以上各年齡層,詢問「是否脫髪?」、「頭髮稀疏?」、「正在脫髪?」三個問題。結果,正在脫髪的人數為4,270萬人,其中女性為17.532人,男性為25.159人。相當於每3個人中就有一人脫髪。

德永表示,希望在技術成熟的時候,能為脫髪患者帶來福音。 @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