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長者聯會早前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長者對施政報告的滿意程度平均為5.93分,顯示長者認為施政方面仍有改善空間。當中長者最為關心的範疇為醫療券。

調查於今年10月24日至28日進行,明愛安老服務旗下的39間長者服務單位以電話及網上問卷訪問752名長者。當中,有441位受訪者最為關注醫療券,有282人認為醫療券金額需提升至3千元,亦有233人希望醫療券不設上限,可供長者彈性使用。

長者聯會認為,政府需增加醫療券至2千5百元,亦不設累積上限,讓醫療券能用於私營醫療服務進行小手術或身體檢查,以免長者因輪候公營醫療時間過長而延誤病情。

有個案指,獨居長者張女士於接種疫苗後手臂疼痛。她使用醫療券於屋邨中醫求診1次,又到西醫診所求診2次仍未見好轉。她再向另一西醫求診,於打針服藥後情況終有改善,但總共已使用了近2千2百元醫療券,希望政府增加醫療券金額。

另一位劉女士現年89歲,患有手腕神經疾病,經常出現手腕痳痺情況,嚴重影響睡眠及日常生活自理。為改善情況,劉女士使用多次中醫服務,並在上月因感冒使用醫療券用於西醫服務,合共使用了1,330元醫療券。對於《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新增500元醫療券,劉女士指需先使用1,000元醫療券於「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才能得到新增的500元醫療券。此舉不僅無助舒緩醫療費用之壓力,反而「因增得減」。

於社區支援方面,有413人同意增加社區支援服務,當中223人關心關愛團隊功能,望政府增加外展醫療隊、關愛隊等,讓長者於有需要時可得到適切幫助。聯會建議關愛隊的功能需多元化,設外展醫療、社區照顧和緊急支援等功能。

另外,聯會表示,現時逾3萬5千名長者正輪候院舍,促請政府訂立院舍興建規劃,於未來5年內每年增加2千個宿位,以應付社會需要。

於暫託宿位方面,聯會亦建議政府盡快檢討。聯會指現時暫託名額在偏遠地區的使用率低,於市區的名額則較受歡迎,故建議增設上門暫託服務,以有償義工的形式招聘「替假」上門照顧長者,讓護老者能安心外出,或於生病時安心到診所求診,舒緩照顧壓力。@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