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西方時,我不會開車。那時住的大學城,屬於平原地貌。到這裏的第二天,先生帶我和兒子去一家單車專賣店,給我買了一輛嶄新結實的單車,車後還裝了兒童專用座椅。  

從此,先生上班的時候,我可以帶著兒子自由地去做很多事。無論是去超市購物,還是去探索大學各個學院的風景,單車使一切變得便宜而簡單。

然而,就是這輛單車,使我深感生活的艱辛。好在我遇到了一些善良的西方人,他們在我摔倒的時候總是伸出援手。在我記憶中的兩個小故事閃爍著溫暖的亮色。

故事一

那些年,我們租住在一棟有些年頭的大房子裏。為了免於打理花草,房東給前花園鋪了小石子。

一天早晨,我把兒子放進兒童座椅,帶上頭盔,推著車子準備去市中心上英語課。

車子重,小石子路不好走,一時沒有掌握好平衡,我、兒子和車子全都重重地摔倒在前花園地上。那一瞬間,我瞥見有個騎單車的人影從丁香樹前的行人路上一掠而過。

我忍著腿疼站起來,想把兒子先抱出來。就在這時,那個單車影子居然倒了回來,是個白淨的西人青年。他一邊問:「怎麼樣?沒事吧?」一邊迅速把車子靠邊,幫我把兒子抱了出來,又把單車扶起來。

第一次遇到西方人幫助,我覺得他又善良,又英俊。都已經騎車經過我家門前了,大約是眼睛餘光瞄到我們摔倒,居然沒有自顧自前行,而是倒轉回來,扶起我們。我的膝蓋蹭掉了一小塊皮,不斷地往出滲血,連褲子都破了個洞。身上雖痛,但我的心裏因為深深地感動而變得快樂。

故事二

初來乍到,為了站穩腳跟,先生早出晚歸,沒日沒夜地工作。為了支持他,也是為了我們共同的家,我大包大攬,甚麼家務都不要他分擔,一根針也不要他往家拿。我也不願把時間浪費在購物上,每周只去一次超市,集中採購食品及日常所需。

常常是單車後帶著越來越重的兒子,車頭還要掛兩個裝得滿滿的購物袋,一個單車裝下來似乎有二三百斤重。超市離家不近,我常常就駕馭著那樣的單車回家。有時兒子在後座睡著,左搖右晃。這裏的天氣陰晴不定,不時夾著冷風飄一陣細雨。心疼兒子,也憐惜自己,在大街上,我常常突然就淚流滿面。

從超市回家的路上有一座鐵橋,推車上下都是件滿困難的事。一次買完東西回家,下橋時坡陡車重,一不小心,車把從手裏滑脫出去,椰菜花、馬鈴薯、番茄都被甩了出來,盒子裏的雞蛋也摔破了,兒子腿被壓著,疼得哇哇大哭。

想抱出兒子,我卻怎麼也挪不起沉重的單車。正好對面騎過來一個悠閑的年輕男子,手裏拿個三文治嚼著。看到我們成了這樣,他立刻扔下自己的單車跑過來,把麵包叼嘴裏,幫我抱起兒子,撿拾撒落一地的東西。後面又有兩個人跑過來,大家幫我把購物袋重新裝好。

車頭歪了,那個年輕人幫我矯正;鏈子掉了,也幫我重新掛好。最後,他滿手油污,若無其事地拿下叼在嘴裏的三文治繼續吃起來,騎著車子悠悠閑閑地走遠了……

善良的社會

再後來,在這裏住得久了,我和孩子出門在外遇到甚麼困難,總會有人像在旁邊等著幫你一樣出手相助。我漸漸了解到,這些善意的事情並非出於偶然,文化和宗教積澱了相當深厚的道德傳統,使得這裏擁有與它的秀美山河一樣晴明的、向善向正的社會氛圍。在這樣的社會裏,「老人摔倒不敢扶」的事絕不會發生。

新移民的初期生活固然很難,但那是困難的「難」,而不是難過的「難」。生活在這樣文化底蘊深厚、社會風氣良好的國家,在為生存而艱難的打拚中,我們仍然覺得生活充滿陽光,內心由衷地快樂。 ◇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