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月CPI年增2.8%創下兩年半來新高,PPI年增0.9%,寫下20個月以來新低,CPI與PPI形成的剪刀差有擴大趨勢。專家分析,中共官方數據通常經過粉飾,若未經調整,恐怕生產製造情況非常蕭條。

通脹溫和可控? 分析:掩飾工業經濟萎縮

據第一財經報道,隨著豬肉、蔬菜價格攀升,9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2.8%,創2020年4月來新高,而2021年同期高基數拖累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繼續回落,CPI與PPI剪刀差在8月轉正後進一步擴大。

細看CPI,扣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年增0.6%,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是近18月來新低。

一般來說,消費物價指數(CPI)為衡量零售商品的價格指標,貼近一般民眾的物價水平。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為衡量中上游製造商的成本價格。當CPI大於3%,稱為通貨膨脹。

陸媒評論表示,中國9月通脹數據顯示「通脹溫和可控」。

但中國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10月15日告訴大紀元,中國的經濟數據呈現了兩面性,「它只報喜不報憂,只講好的,不講負面的。它所公布的PPI(小於3%),是給老百姓看的,不至於造成恐慌,但它不講的實際情況是,中國經濟在通縮,特別是工業經濟萎縮,一年不如一年。」

鞏勝利說,中國的PPI、CPI所反映的問題,絕非一夕一朝,「可能這是中國三年新冠的一個結果,特別今年更嚴峻,(封控)幾乎輻射了中國全部的各個省市、自治區,包括新疆、西藏、內蒙古等邊疆資源型大省,現在都面臨著非常艱難的時期。」

CPI與PPI剪刀差 分析:生產面非常糟糕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鄭政秉10月15日告訴大紀元,今年9月大陸CPI年增2.8%,看起來好像不錯,溫和上漲,但是詳細分析其內容並不太好,沒有令人振奮的因素。

「整體社會需求面疲弱,中長期房地產不振,疫情、失業導致消費需求面變差,供給面也同樣受到疫情和清零政策的影響,CPI的上漲,不是來自需求旺盛,而是來自於供給面,國內乾旱造成大豆、粟米欠收造成食品上漲,俄烏戰爭影響飼料價格上漲,帶動豬肉價格上漲。」他說。

PPI方面,9月PPI年增0.9%,是2021年1月以來的最小漲幅。鄭政秉說,儘管在俄烏戰爭中,中國從俄羅斯拿到更廉價的天然氣、石油、煤炭,但與一年前相比,價格還是高出許多,「供給面原物料價格漲,可是最後PPI指標居然停滯,說明國內產業需求面衰退非常嚴重。」

鄭政秉說,再來看CPI與PPI的剪刀差,情況更糟。由於生產面的價格變動較大,一般活絡的經濟體,常見是PPI增長率超過CPI,中國過去也是多是PPI超過CPI,以美國為例,9月CPI年增率上漲8.2%,高於預期,但其PPI年增率8.5%,高過CPI,失業率降至3.5%。反觀中國PPI低於CPI,而且幾乎到了停滯。

他表示,由於中共官方數字可信度低,它是經過粉飾後的數字才有PPI同比上漲0.9%、環比下降0.1%,「如果不粉飾的話,搞不好就出現負的,全世界的原物料都在漲、進口東西都在漲,結果它的PPI在跌,就表示其生產面的表現非常糟糕」。

持續寬鬆貨幣救經濟 專家:潛藏危機

大陸媒體綜合多位專家意見,CPI、PPI緩漲,貨幣政策應優先考慮提振內需,並預測官方持續以寬鬆貨幣政策支持經濟。

鄭政秉認為,如果要活絡經濟,就必要有新的投資,尤其是民間中小企業,但從PPI看來很糟,在清零政策下,生產面幾乎停滯。官方後續還有很大動機繼續採用寬鬆貨幣,「但問題是現在銀行錢放出來,沒有人要去借,沒有人要去擴產,利率再低,因為大家展望前景,都覺得非常負面。」

鞏勝利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可能在堆積更大的危機,「美國、歐元、加拿大幣、澳幣等都在收緊,所有發達國家幾乎都是在收緊、加息,貨幣回籠,但是中國三年來從來沒有加息,全部是放水,人家在收,它想著辦法放水,會不會氾濫成災呀?萬一人家轉折、進入減息周期以後怎麼辦?那就氾濫成災了。」#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