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荷里活電影《魅笑》(Smile)在香港上映,這齣以詭異笑容作賣點的心理恐怖片,令我聯想起不少成功的恐怖片嚇到觀眾心寒,但裏頭其實沒有鬼魂靈體,這類恐怖故事比所謂的「鬼片」更高難度,另有一番「趣味」。

今次想推薦3套日本的單元式短劇,分別是富士電視台的《雞皮疙瘩》(トリハダ)、《公共住宅的恐怖》(集合住宅の恐怖),以及TBS電視台的《走馬燈有限公司》(走馬灯株式会社)。

如果你是日劇迷,相信你必定聽過《雞皮疙瘩》系列作品,每次推出新作,宣傳海報都必定是一張詭異表情的近距離大頭照片,令人心寒,嚇怕了不少觀眾。《雞皮疙瘩》系列在2007年至2014年期間推出,有9集系列劇集和2齣電影版,每次大約有5至6個故事,所以每個故事都非常短,只有大約10分鐘。我非常佩服導演和編劇,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講述一個懸疑故事,並在結尾嚇到觀眾心寒,絕不簡單容易。

有趣的是,《雞皮疙瘩》有5大原則作賣點,分別是「沒有鬼魂幽靈」、「沒有超自然現象」、「沒有恐怖音樂」、「沒有誇張演出」和「沒有脫離現實」。究竟《雞皮疙瘩》怎樣嚇你?短劇依靠的是劇本、拍攝角度和演員詭異的表情,故事大多數圍繞一些社會上變態和有精神問題的人,涉及犯罪案件和人性黑暗面,特別是殺人案。因此,觀眾有時候又可以把《雞皮疙瘩》當成是變態犯罪片,但《雞皮疙瘩》走寫實路線,通常不涉及誇張的「突發驚嚇」(jump scare)技巧。

由於《雞皮疙瘩》的故事非常生活化,不涉及鬼魂,只與日常上班、坐車、上學、購物、與鄰居的相處等題材有關,所以觀眾非常容易代入其中,而那些心寒的劇情會被植入在腦海之中,就算你觀看完故事後,仍然會在日常生活裏頭突然回憶起故事的恐怖劇情,這就是劇集的獨特和成功之處。

至於《公共住宅的恐怖》同樣是富士電視台的作品,在2014年播映過4集,共12個小故事。導演是《雞皮疙瘩》系列的三木康一郎,所以《公共住宅的恐怖》的風格很像《雞皮疙瘩》,但故事舞台集中在一棟住宅,講述不同住客的詭異故事,劇情同樣不涉及鬼魂,所以很寫實,有時亦不涉及犯罪,只圍繞一些變態心理和人性黑暗面。

最後要推介2012年TBS電視台的《走馬燈有限公司》,同樣是由三木康一郎執導,共10個故事,每個故事大約半小時,較《雞皮疙瘩》和《公共住宅的恐怖》長。《走馬燈有限公司》不涉及鬼魂,但有一個奇幻設定,每集主角意外進入「走馬燈有限公司」內觀看自己的人生錄像,回顧自己的人生。有趣的是,主角可以用別人的視覺來看自己的人生,看到一些自己都不曾知道的事實,往往就是驚嚇和懸疑的地方。◇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