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看,烏克蘭戰爭的根源可以說就是克里米亞。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的刻赤大橋被炸後,俄羅斯對烏克蘭城市平民設施近乎瘋狂的攻擊表明,這場戰爭不會以最終解決克里米亞問題之外的其它方式而結束。 

2014年,當烏克蘭人屈辱地吞下失去克里米亞的苦果時,以為可以換來和平。但莫斯科並不這樣想,它的胃口不僅是克里米亞,它還想要整個頓巴斯,以建立俄羅斯通往克里米亞寬闊的陸路通道。

綜觀歷史,克里米亞又經歷過怎樣的命運呢?

早在公元前8世紀,克里米亞居住著來自歐亞的遊牧民族。公元前3世紀希臘人在這裏建立了殖民地,之後又受到羅馬和拜占庭管轄。到了中世紀,這裏被蒙古大軍建立的金帳汗國控制,那時居住在這裏的主要是跟隨蒙古大軍而來的韃靼人。 

到了16世紀,克里米亞因是歐亞大陸進入黑海的貿易通道,成為沙俄和鄂圖曼帝國爭奪的戰略要地。 18世紀,鄂圖曼帝國開始衰落,隨著森塔戰役的失敗,逐漸退出了列強的地位。克里米亞成了俄國爭奪的目標,俄奧爆發了多次戰爭,尤其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的第五次戰爭中,俄國大敗奧斯曼。

1774年,俄國強迫奧斯曼簽署了《庫楚克-凱納爾吉和約》,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的大片土地,以及刻赤海峽的控制權,如願打開了通往黑海的出海口。1783年,葉卡捷琳娜宣布取消克里米亞的獨立地位,將其劃為俄國的一個州。

然而,沙俄也為吞併克里米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使英國、法國、土耳其和撒丁島與俄國對立。俄國統治者尼古拉一世試圖擊敗衰落的奧斯曼,擴大在中東和地中海的影響力。俄國的侵略性使英法認為他們的貿易通道受到威脅,1854年3月,英法兩國加入了土耳其對抗俄羅斯的陣營。

1854年9月,3萬法軍、2.6萬英軍和4,500名土耳其人登陸克里米亞。聯軍與沙俄部隊最初的交戰只進行了3個小時,沙俄部隊就被擊潰,超過5,700名俄軍被殺,而英法聯軍則損失了960多人。之後的幾次交手都以俄軍失敗告終。最後,俄國人撤退了,但留下了12,000具屍體,而英法損失了4,200多人。

1856年3月簽署了《巴黎條約》。俄國歸還侵佔的領土,黑海也實現了非軍事化。

克里米亞戰爭在某些方面是第一次現代技術衝突,根據工程和技術學會的說法。士兵們第一次使用了在工廠裏大規模生產的步槍,並乘坐裝甲突擊艦從海上登陸。英法部隊通過電報在克里米亞與巴黎之間連線,並修建了鐵路,運輸補給和彈藥。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詩人阿爾洛迪古斯·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的詩歌《輕騎兵的衝鋒》,描繪了當時戰爭的片段,一支600人的英國騎兵部隊,因為指揮官錯誤的命令,衝進了敵人三面炮火的包圍圈,遭受了恐怖的傷亡。

現代護理學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也是在這場戰爭中成名的。當時她努力幫助那些在骯髒的病房中掙扎的英國傷兵,很多人死於霍亂和傷寒。

1917年,俄國爆發了共產暴動,即「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共產政權——蘇維埃政權,它繼承了原來俄國的領土。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以加盟共和國的形式加入蘇聯。克里米亞半島作為自治共和國被劃歸俄羅斯。

二戰後,史太林對克里米亞進行種族清洗,佔克里米亞人口多數的韃靼人遭到驅逐,包括當地的亞美尼亞人、白俄羅斯人和希臘人也被驅趕,他們被流放到中亞。隨著韃靼人的被強制遷移,大量俄羅斯和烏克蘭族裔遷入,俄羅斯族最終成了克里米亞的主體。

1954年,赫魯曉夫重新劃定各加盟共和國邊界,將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當時未曾說明理由。有分析認為,1954年是俄羅斯和哥薩克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即俄烏合併300周年。為了紀念這個日子並穩住動盪的烏克蘭,赫魯曉夫將原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因為當時俄烏都是蘇聯的加盟國,赫魯曉夫認為這只是一次蘇聯內部的領土劃分。的確,在蘇聯時期,俄羅斯和烏克蘭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歸屬都相安無事。

克里米亞一直是俄羅斯人最重要的度假勝地,這裏有俄羅斯人太多的夢想和美好的寄託。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在克里米亞度過一個休閒的夏季,似乎已經是俄羅斯人的一個不大不小的人生志向。儘管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的黑海度假勝地也夠舒適,但克里米亞仍然是俄羅斯人夏日和青春的象徵。

1991年,隨著蘇聯解體,烏克蘭等加盟國相繼脫離蘇聯,獨立的烏克蘭繼承了克里米亞半島的主權。一夜之間克里米亞成了另一個國家,需要護照和所有邊境手續才能過往,一些俄羅斯人無法接受。韃靼人被驅逐後,遷入克里米亞的俄羅斯族超過人口的60%。按照俄羅斯的說法,他們中大部份希望脫離烏克蘭,併入俄羅斯。

克里米亞的重要性,當然不是度假勝地那麼簡單,半島上駐紮著原蘇聯的黑海艦隊,它涉及到黑海和地中海的控制權,俄羅斯更不想失去對黑海艦隊的控制。

1992年5月,克里米亞宣布獨立,脫離烏克蘭,引發了騷亂。當時俄羅斯因同樣面臨車臣分裂問題,無暇顧及。因此,經過調停,烏克蘭同意克里米亞地區成立自治共和國,俄羅斯則繼續租用塞瓦斯托波爾港作為黑海艦隊基地。

然而,烏克蘭政壇親俄和親西方兩派一直在角力。2004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前蘇聯陣營國家加入歐盟後,經濟迅速發展,使烏克蘭親西方派勢力抬頭。 2014年,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因終止烏克蘭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議,遭到烏克蘭議會彈劾而下台,親西方派再次掌權,政策開始傾向加入北約。北約東擴有可能威脅到俄羅斯塞瓦斯托波爾的黑海艦隊和刻赤等重要港口。至此,普京開始對烏克蘭下手,第一個目標就是克里米亞。

2014年3月16日,在俄羅斯的武裝操控下,克里米亞就是否脫烏入俄進行全民公投。 3月18日,普京發表演說,為他吞併克里米亞辯護的理由是,居住在克里米亞講俄語的人需要保護。 3月21日,俄羅斯宣布接管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 2016年,普京簽署命令,將俄羅斯南部聯邦管轄區和克里米亞合併為南部聯邦管區,克里米亞行政上由莫斯科管理。 2018年通車的刻赤大橋成為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的生命線。

但克里米亞的公投沒有得到烏克蘭以及絕大多數國際社會的承認,烏克蘭堅持認定俄羅斯的公投是非法的。

2014年普京在克里米亞輕鬆得手或許拉低了他的智商,想把整個烏克蘭的命運也和克里米亞綁在一起,但這次他碰上了硬釘子。從計劃讓烏克蘭臣服,到退守南部4省,接下來可能很快就要退守克里米亞了,那裏既是戰爭開始的地方,也將是這場戰爭最終結束的地方。@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