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芝加哥Field博物館裏,珍藏著一個有史以來出土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隻霸王龍的化石,其頜骨上有好幾個圓孔,令科學家們十分困惑。

霸王龍又稱雷克斯暴龍,是史上最大的陸地哺乳類動物之一。這隻名字叫作「蘇」(Sue)的霸王龍,體長12.3米(40.5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恐龍化石之一。 

在蘇的左下頜骨的後半部份,有8個圓孔,有些孔的直徑有高爾夫球大小。長期以來,這些孔的成因困擾著古生物學家們,他們只能用排除法來排除各種假設。

最近發表在專門研究白堊紀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白堊紀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的一篇論文,排除了這些孔洞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可能性。

論文表示,迄今為止提出的兩個主要假設都認為,這些病症是由微生物或原生動物感染所引起的損傷。鑒於這一爭議,作者提供了一項比較解剖學研究,來描述這些神秘病症的病理生理,以便弄清楚其根本原因。

曾經接受顱骨鑽孔的古印加人個體和三疊紀晚期爬行動物鍬鱗龍(Stagonolepis)的標本都展示出癒合性骨折,他們為研究恐龍創傷引起的骨表面變化提供了系統的推斷方法。對霸王龍「蘇」的下頜病變的檢查,顯示了在沒有感染的情況下傷口癒合的所有特徵。

論文的主要作者羅斯柴爾德(Bruce Rothschild)是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位醫學博士和助理研究員。他表示,這些孔洞與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骨損傷不同。

研究人員也探索了這些孔洞是否由原生動物感染所引起的。目前所收集的證據也不支持這一假設。

蘇的孔洞並非個別現象,許多霸王龍標本都有這種不尋常的病灶痕跡。該論文聯合作者、Field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奧康納(Jingmai O'Connor)指出,在所有已知的霸王龍標本中,約有15%的孔洞與蘇的相似。

研究人員還提出了孔洞可能是恐龍在交配過程中被爪子抓傷,或者在種群內鬥中所產生的可能性。總之,蘇的孔洞成因至今仍是一個謎。

蘇的孔洞周圍的骨頭有癒合的跡象,表明這些孔洞都不是蘇死亡的原因。蘇死亡時大約33歲,牠的身上有不少傷痛。

奧康納表示,蘇死的時候已經很老了。牠的前爪患有痛風。牠倒向右側,以致肋骨骨折,不過後來又癒合了。牠的右前臂韌帶撕裂,也癒合了。牠的左腿有可怕的骨感染。尾巴上還有關節炎。「牠生命的最後一年不是一個快樂的露營者。」

蘇的化石發現於1990年,以發現她的女子的名字命名。@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