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是中國古代一大發明。晉代張華《博物誌》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可知,上古早有圍棋之遊藝了。
圍棋本身有許多寓意。棋盤可以寓意為天地,縱橫交錯共十九線,合計三百六十一子位,符合一年曆數。棋子黑白,對應陰陽,象徵天上運轉的星體,也對映地上往來的世人。棋子為圓,棋盤為方,寓意「天圓地方」。博弈的運動又符合「數」的變化,《棋經十三篇》說:「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敵四方也。」如是妙合天地易數,運行陰陽玄理,動靜虛實,度情審勢,經武緯文,凝神煉性。可知,萬事萬物的運轉變化,都是有「天數」與「天意」的指引。這就是說,一旦開始落子下棋,那人世間的「運數」相應在做運行變化了,剩下就看對弈者如何做到「用意深而存慮精」了。正如岳飛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飛傳》)又可知,修習兵法與娛樂博弈一樣,都得同修心性,鍛鍊意志了。
在古人漫長歷史的博弈交流過程中,歷經有心性的磨礪,體悟到文化的浸潤,產生興趣和樂,品味德風道理。於是乎,千年歷史進程中就產生了許多關於圍棋的故事與別名。我們就來看看,圍棋別名給大家怎麼樣的文化和樂了。
一、象形會意,技藝起源:弈、碁、棊、大棋
弈,據稱是中國中原人最先對圍棋的稱呼。漢代揚雄《方言》說:「圍棋謂之弈。自關而東齊魯之間,皆謂之弈。」《論語‧陽貨》記載:「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一看這段孔子的評說,感覺好像穿越回到堯舜時代的背景了。傳說是,堯看到自己的孩子丹朱天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聚朋囂訟,好勇鬥狠,不斷招惹禍端。堯想到用下圍棋的方法,約束丹朱的行為。看來這可是需要智慧和時間來磨練的智力活動了。同樣的,舜有一個叫作商均的孩子,估計類似丹朱,所以傳說舜也以圍棋教育他了。崇尚古風的孔子,看到了圍棋的益智作用。
[「弈」字的篆體是兩隻手下棋的樣子。]
碁,據稱是中國南方人對圍棋的稱呼,後來也用「棊」字。從造字的象形意義看,這兩個字都以「其」做聲部,而底部的「石」「木」正好表示當時人應該是用石頭或者木製品做圍棋棋子了。
大棋,在清朝曹雪芹《紅樓夢》九十二回一書有提到「大棋」一詞。估摸是到大清時期,各種各樣的鬥棋風行甚廣,棋類品種太多了,故而專門尊稱「圍棋」為「大棋」,以示此種棋文雅尊貴,源流正統,是高等益智遊戲吧。
這組圍棋別稱名,都來自中國古代漢字音形造字的表現。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二、形制有道,格局成理:方圓、黑白、玄素、烏鷺、紋枰、楸枰、方罫
方圓,古人模仿天地玄機,以「天圓地方」為象,製作圍棋,棋盤為方,棋子為圓。《棋經十三篇》說:「局方而靜,棋圓而動。」後來,推溯到盤古開天闢地之時,演繹神話傳說,形成天圓地方之象,而得天地造化的對映之理。唐朝張說《詠方圓動靜示李泌》:「方如棋局,圓如棋子。動如棋生,靜如棋死。」
黑白,以圍棋的黑白兩色的棋子,引申指圍棋。唐朝元稹《酬段丞與諸棋流會宿弊居見贈二十四韻》:「異日玄黃隊,今宵黑白棋。」
玄素,「玄」是黑色之意,「素」白色之意,同「黑白」一名一樣是以棋子顏色引申為「圍棋」。不過,這個詞是唐太宗在《五言詠棋》詩中發明的,自然名聲遠揚:「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據說,此詩載於《翰林學士集》一書,收藏在日本名古屋真佛寺。
烏鷺,這個詞也是由「黑白」一詞再次引申而得名的。黑子似烏鴉,白子如絲鷺。宋朝王之道《蝶戀花‧和魯如晦園棋》:「黑白斑斑烏間鷺,明窗淨几誰知處。」(《全宋詞》一一三七頁)
紋枰,意思是有紋路的棋盤,代指圍棋。唐朝杜牧《送國棋王逢》:「玉子紋枰一路饒,最宜簷雨竹蕭蕭。」
楸枰,古時多以楸木製作棋盤,故名楸枰,代指圍棋。唐朝溫庭筠《觀棋》:「閒對楸枰傾一壺。」
方罫(音掛,gua4),就是棋盤上的方格,引申為圍棋。《昭明文選‧韋弘嗣〈博弈論〉》:「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務不過方罫之間。」
這組圍棋別名,來自圍棋本身高雅的形制和外表而起名的。
三、術數天地,包羅萬象:河洛、吳圖、星陣、十九路
河洛,是「河圖洛書」的簡稱,後來也代指「圍棋」,成為圍棋別稱。眾所周知,河圖洛書緣起上古時代,可惜資料零散,遺失甚多,無從考證。自宋朝對「太極」與「河圖洛書」的圖畫研究日漸普及,有人認為河圖洛書的形制與圍棋有異曲同工之妙,也猜測可能二者有同源關係。《鶴林玉露》丙編卷一里記載有一則故事,說哲人陸象山(九淵)少年時常常在臨安肆中觀棋,有高手就求戰於他。陸象山不好意思,回絕說:「我不會呀。」三日後,陸象山買一副棋局,回家躺著看了兩天,忽然悟到,說:「此《河圖》數也。」於是,陸象山返回去與高手對弈,結果陸象山連勝兩局。那高手佩服地說:「我原本是臨安第一高手,來和我戰的,我都先讓一子。現在是您讓我一手,看來您是天下無敵手了。」
吳圖,據《三國誌‧吳書‧呂範傳》記載,當時的名將孫策與呂範二人一邊下棋,一邊縱論天下,最終呂範決意率兵歸順孫策,為三國孫吳政權奠定基業。此次弈棋,如同規劃地方霸業,圖謀志在一得,後來果然成就吳國基業。也有以此之傳說,輾轉變為孫策與呂範對弈留下的「棋譜畫圖」,故而「吳圖」也以「棋譜」之說,成為圍棋別名。唐朝杜牧《重送絕句》詩:「別後竹窗風雪夜,一燈明暗覆吳圖。」
星陣,圍棋棋盤規劃,依天星而成,中心之點名為「天元」,棋盤整個三百六十一個落子點,又有八個主要星點,寓意八方與八卦,陣形儼然規範,既像徵天星運行,又如同人世運作,故而有「星陣」之妙。唐朝溫庭筠《謝公墅歌》詩:「紋楸方罫花參差,心陣未成星滿池。」
十九路,因為圍棋縱橫各十九道,所以「十九路」之名引申為圍棋。傳說,宋代舒州浮山法遠禪師與歐陽脩論棋有偈云:「從來十九路,迷誤幾多人。」(註解1)不過,據稱早期的圍棋盤設計,也有十七路的,可能是後人技藝能力提高了,就劃為十九路。魏國邯鄲淳《藝經》說:「棋局縱橫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所以,圍棋棋盤路數可以有演變的。
這組圍棋別名,符合圍棋的神秘數理規則,既蘊含易理變化,又包有天地術數。
四、爭鋒兵道,莫可揣測:略技、鬼陣、木強者
略技,不知何時起源。漢代《說文解字》解說「技」為「巧也」,就是說「技」表示技巧技能之意。「略」字則解為:「經略土地也」,所以古人有「攻城略地」之說,那麼圍棋下棋方式和「攻略地盤」類似,故而圍棋有「略技」之名。這個命名的方式,是以兵法作為棋道,以弈喻兵,以兵喻弈。
鬼陣,陶宗儀《說郛》卷三十一記載:「吳耽不好碁,見人著,曰:『汝非死將軍,奈何輒以鬼陣相攻。』後人因名碁曰:鬼陣。」
木強者,《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七十一有一則唐代著名藩將馬舉的一則故事:有人贈送馬舉一副珠玉裝飾的棋局,過幾日後棋局都不見了,命人找也找不到。忽然來一個老頭子,拄枴杖來見馬舉,然後互相議論兵法,高深莫測,奇妙無比,令馬舉讚歎不已,就強留宿老頭。老頭自稱「南山木強之人」,想辭去而不得,只好住在賓館。到半夜,馬舉意猶未盡,命人招來老頭繼續聊天,可是發現賓館屋子不見老頭人影,只見一副棋局。如此靈怪故事流傳甚廣,讓後人也把圍棋稱為「南山木強者」或者「木強者」。
這組圍棋別名,來自兵法之道,運用於棋道,既能益智,也可學兵。
五、正奇性情,執念何如:木野狐、橘中戲、忘憂
木野狐,據宋元時期的筆記小說《拊掌錄》記載:「葉濤好弈棋,王介甫作詩切責之,終不肯已。弈者多廢事,不以貴賤,嗜之率皆失業。故人目棋枰為『木野狐』,言其媚惑人如狐也。」這可是形象地說明了孟子說的「五不孝」之一:「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橘中戲,唐朝牛僧孺《玄怪錄》卷三記載:「有巴邛人,不知姓名,家有橘園……有兩大橘,巴人異之,即令攀橘下,剖開,每橘有二老叟,鬢眉皤然,肌體紅潤,皆相對象戲,身長尺餘,談笑自若,剖開後亦不驚怖,但相與決賭。」也有說這兩位橘子中的老頭下的是象棋,但是並不妨礙人們把「橘中戲」當作圍棋的別稱。因為這兩老頭被發現在下棋的時候,還是目中無人,只管盯著棋局。
忘憂,《晉書》卷六十二有《祖納傳》說:祖納好弈棋,王隱謂之曰:「禹惜寸陰,不聞數棋。」對曰:「我亦忘憂耳。」王隱又勸勉祖納多著書立說,「何必圍棋然後忘憂也!」祖納嘆道:「並非不喜歡你說的道理,是力量不足啊。」祖納是當時東晉北伐名將祖逖的兄弟。祖逖和劉琨「聞雞起舞」的故事大家熟悉,他們的北伐未竟全功,使得東晉朝廷偏安一隅,想必祖納有此「忘憂」之嘆。
這組圍棋別名,點破弈棋人之性情,勸解人們該如何用正確的心態對待遊藝活動。愛棋、迷棋、借棋逃避現實,以上這些狀況都足以從性情上需要自我反省。
六、修心養性,進技於道:手談、坐隱、坐忘
在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蓺》有個典故:「王中郎以圍棊是坐隱,支公以圍棊為手談。」後來人就把「坐隱」和「手談」當作圍棋別稱。當時,魏晉南北朝時期,興起玄學清談之風,文人雅士主要匯集《老子》《莊子》《周易》三書,結合儒道佛三家理論,暢談天地玄理,辯論道術境界。清談,一般都是以言語能力來機辯智慧。支公名遁,字道林,當時有名高僧,看到下圍棋如同「清談」,你來我往辯爭不已,只不過是君子「動手」不動口,正合「手談」之意。而對支道林非常尊重的才子王坦之,在下棋之時有坐忘隱修之感覺。在《莊子‧大宗師》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於是,化用「坐忘」一詞為「坐隱」,傳為美談。由於「坐隱」一詞的意境很近「坐忘」,文人雅士也就順便也把「坐忘」當作圍棋的別稱。
唐太宗《五言詠棋》開始一句就是:「手談標昔美,坐隱逸前良。」極盡對前人修心養性於弈道之樂趣。
這組圍棋別名,隱喻競技於道,並非妄談。學弈就是學藝,於藝術學習修養中獲取真道正理,不亦樂乎?
七、神話傳說,超越時空:爛柯
南北朝梁代任昉《述異記》記載:「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見童子數人棊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後人以這個故事就給圍棋起了別名:爛柯。這個故事的民間版本非常多,而且結局基本一致:就是王質看完童仙對弈後,回家時發覺「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個故事誡諭的角度很多:可以說是勸人莫貪玩弈棋,花費太多時間;也可以說是勸人知道珍惜仙緣,修道可以超越時空,獲得長生;也可以說是勸人遵循神仙運棋,造化世間因果循環,等等。可能是故事流傳比較早,又比較廣泛,幾乎中原地區都有十多個山被命名為「爛柯山」,其中以浙江衢州的爛柯山最出名。
歷史上創作關於「爛柯」典故的詩詞多達幾十首,在此特錄一首唐朝孟郊《爛柯石》:
仙界一日內,人間千載窮。
雙棋未遍局,萬物皆為空。
樵客返歸路,斧柯爛從風。
唯餘石橋在,猶自凌丹虹。
這個圍棋別名爛柯,暗示圍棋乃是神仙所造所傳給人間,神界之運化玄機,穿越時空,道德天下。
從這些圍棋別名看,五千年歷史在層層疊疊的沉澱,演繹出萬千圍棋文化,賦予了無數天地之理,道術之機,真的是無可限量的文化流傳。請問您喜歡哪個圍棋別名呢?您是否還能夠找出其它的圍棋別稱嗎?
主要參考資料:
《中國圍棋》,劉善承主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蜀蓉棋藝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全唐詩》,中華書局版
《全宋詞》,中華書局版
《唐太宗全集校注》,吳雲、冀宇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說郛》,元代陶宗儀,中國書店
《漢魏叢書‧述異記》
註解1:故事出自〔宋〕釋德洪《僧寶錄》,收錄於〔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卷三十三。#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