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類處於二十一世紀,回顧人類科學發展的歷程,我們發現,當我們認識的越多、越深入,我們的知識似乎越貧乏,自然界的難解之迷、未被認識的新生事物也越多。現在,我們或許應該冷靜下來,思考一下人類科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思考一下我們應該把怎樣的一個新的科學帶入人類歷史新紀元。本文將回顧史前文明、中國傳統文化、消失的古文明、人類對神的信仰、西方實證科學的發展與侷限。從中,我們將試圖尋找有怎樣的規律引領著這些變化,有怎樣的啟示必須遵循。從而,將探索未來科學如何能更符合「天人合一」之道,走一條符合宇宙規律的發展道路。

(接上期)

科學家分析太空人帶回來的380 公斤月球土壤樣品後,發現竟含有純鐵和純鈦,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為自然界不會有純鐵礦。這些無法解釋的事實表示了甚麼?表示這些金屬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提煉的。那麼問題就來了,是誰在甚麼時候提煉這些金屬的?

令科學家驚訝的是,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有99%比地球上90%的古老岩石還要老。太空人攜回的月球岩石,已被測定有43億年至46億年的歷史,這已相當於太陽系的歷史了。美國太空人首次登陸的「寧靜海」取得土壤的年代竟比岩石久遠。據分析, 兩者相差10億年之久。由化學分析顯示,月球上的土壤並非由岩石演變,可能來自別的地方。

地球上也有隕石坑,科學家計算出來,若是一顆直陘16公里的隕石,以每秒5萬公里的速度撞到地球上,它所穿透的深度應該是直徑的四到五倍。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隕石坑竟然都很淺。如,月球表面最深的Gagrin Crater只有6.4公里深,但它的直徑卻有300公里!按地球的數據估計,其深度最少應該有1,200公里,但是事實上Gagrin Crater的深度只是直徑的2%而已。有人猜測,在月球表面6-7公里深處有一層很堅硬的物質結構,隕石無法穿透。那麼這會是甚麼呢?另外阿波羅計劃中曾多次觀測到奇異的月震現象。其中一台由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設置在靜海,另一台由阿波羅12號的太空人設置在風暴洋。這種高靈敏度的地震儀甚至能記錄太空人在月面上的腳步聲。美國中部標準時間1969年11月20日4點15分阿波羅12號的太空人用登月倉的上升段撞擊了月球表面,隨即發生了月震。月球搖晃了55分鐘以上。震動由小逐漸變大,至強度最大用了約8分鐘,然後振幅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這個過程用了大約一個小時,而且餘音裊裊,經久不絕。震波只是從震中向月球表層四周傳播,而沒有向月球內部傳播。有一次在飛船著陸時引起的震動竟然維持了4 小時之久。該現象說明,月球是中空的。其實,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有數碼科學家基於月球的密度3,344 kg/m3遠低於地球5,514kg/m3(美國太空總署數據),而提出這一理論。比如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羅德.克萊頓.尤里博士(Dr. Harold Urey)和美國太空總署的戈頓.麥克唐納博士(Dr. Gordon MacDonald)曾指出月球密度低的主要原因在於月球內部結構中很大部份是空的;而卡爾.薩根(Carl Sagan)認為天然衛星不可能是空的;因此,人們甚至提出月球是人造的。

諸多證據顯示月球或是人造的。(NASA)
諸多證據顯示月球或是人造的。(NASA)

二、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神傳文化,是道家、佛家、儒家共容的體系。中國傳統文化主張「天人合一」,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影響,認為人只有順應自然、維護自然,才能達到與自然的和諧。中國古人有「感應論」,認為自然界許多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由相互感應引起的,這種思想對中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古人對時空也有相當精闢的論述,如渾天說、天外天時空說等。

上古時期,伏羲氏,風姓,又稱宓羲、包犧、庖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等,是中華民族敬仰的始祖,被奉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所畫八卦是用簡單卻寓意深刻的八個符號,分別代表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利用八卦占卜吉凶,這也是後來《易經》的思想基礎。 《禮含文嘉》記載:「伏羲德合天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乃則之以作《易》。」八卦中蘊含了「天人諧和」的整體性思維方式思想,揭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之先河。伏羲八卦揭示出要遵循的這麼一條規律:人應當傚法地,地應當傚法天,天應當傚法「道」,「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規律,即宇宙規律。人在天地間,要知天知地,要懂得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在社會上的位置,要效天法地。伏羲感悟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奠定了天、地、人三才統一的整體觀念和完整系統。

後天八卦。(網絡圖片)
後天八卦。(網絡圖片)

1.太極、河圖、洛書、周易、八卦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上古三大奇書:《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 《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簡易、變易、不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的交替變化描述世間萬物。 《易》原有三種版本:《連山》、《歸藏》和《周易》,但《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於是一般所稱《易經》即指《周易》。

「《易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繫辭上》)。 《老子》第42章中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遠古的伏羲創八卦(先天八卦)、夏禹將其擴充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記載在《連山》一書,《連山》以「艮」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記載在《歸藏》一書,以「坤」為第一卦。依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奠定了《周易》以「干」為第一卦,並為每一卦寫下「卦辭」(卦象的解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則被認為是「爻辭」(每一爻的解釋)的創立者。北宋邵雍給出先天八卦圖中的配數是:干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易經》的本意就是變化之學,就是研究變化的,只不過變化有大有小,小到某一件事,某一個人的吉凶,大到國家、朝代的興衰,人類社會以及整個宇宙的變化、天體變化的規律。這裏對於第一卦位置的變化,對應天象變化。文王的這種「人倫八卦」、「後天八卦」,而非「先天八卦」那種宇宙萬物的「自然八卦」,或「宇宙八卦」。這一點極其重要。著名術數大家邵雍「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人用之位,後天之學也。」 這裏的陰上陽下之象,也表明陰陽反背之象。

《易.繫辭上》曰:「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故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河圖》、《洛書》是指在上古,龍馬背著一幅圖從黃河中出來,靈龜背著一書從洛水中出現的神秘現象。這在幾千年前的上古出現,預示著天象的變化,人間新帝王的誕生。《河圖》、《洛書》上詳細記錄古代帝王的興亡之數,和統民治國的道法。只有天授命的帝王才能得到。(待續)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