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帕里斯‧馬克思(Paris Marx)在他的新書《死路一條:矽谷對交通的未來犯了甚麼錯》(Road to Nowhere:What Silicon Valley Gets Error about the Future of Transportation)中,解釋了為甚麼聖克拉拉谷(the Santa Clara Valley,即矽谷的所在地)的精英不應該介入我們的車輛的生產。
這應該不足為奇。儘管矽谷許多頂尖成功的公司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我們卻為這種便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我們為了一時方便而放棄了敏感數據的私隱權。當然,這並沒有阻止許多大型科技公司與汽車製造商合作。
他們的目標是甚麼?將我們的汽車變成數據驅動的監獄,司機受到密切監控,敏感信息被挖掘。你們被警告過——明天的汽車一點也不像今天的汽車,揚聲器將有耳朵,儀錶板將有眼睛。
2020年,寶馬宣布將與矽谷的寵兒亞馬遜合作,希望推動數據驅動的創新。自宣布以來,寶馬引入了一系列開發行動。The Verge首次報道,這家德國跨國製造商現在正在兜售加熱座椅的預訂。如果你是一輛新寶馬的車主,那麼每月訂價將花費18美元(「無限制」訪問則為415美元)。
這就是所謂的微交易,這個術語曾經與遊戲有關。微交易是一種流行的遊戲貨幣化方法,鼓勵用戶購買虛擬物品以換取現金。它們是手機上彈出的那些免費遊戲的代名詞。
如果說向乘客收取加熱座位費用的舉動似乎是操縱性的,而且非常不道德,那是因為確實如此。你看,在加熱座椅的情況下,正如The Verge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樣,「寶馬車主已經擁有了所有必要的組件。然而,寶馬決定「對其功能設置一個軟件塊,然後買家必須付費才能刪除。」
該公司還打算將其它功能與基於預訂的費用掛鈎,包括加熱方向盤和「聲浪模擬」(IconicSounds Sport)套餐,該套餐「允許」司機以117美元的價格在汽車中播放引擎聲音。
與此同時,福特(Ford),曾經是製造了有史以來第一輛真正廉價汽車的公司,打算將汽車變成巨大的電視屏幕。2016年,福特與Google、AT&T和亞馬遜合作,開始將重點轉向增強型汽車軟件。Motortrend首次報道,這使車內廣告更加方便。
根據Motortrend的說法,同樣的「遍布全車的車載數據可以連接車內和車外的WiFi裝置」,而這些裝置可能很快就會成為車內廣告的便利設施(在這裏查看福特專利)。這個系統將如何運作?
例如,如果你恰好開車經過宣傳炸薯條的廣告牌,這則廣告將在車輛屏幕上彈出。對於屏幕上出現的每個廣告,福特公司將獲得某種形式的回報。其他作者談到了福特成為汽車Google的願望。我想,只有對極少數司機來說,這才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想法。
然後還有Tesla,一家永遠出現在新聞中的跨國汽車和清潔能源公司。去年,Tesla將其總部從綠樹成蔭的矽谷郊區遷至德薩斯州。然而,Tesla在內心深處仍然是一家矽谷公司。你看,Tesla專門生產電動汽車(EV),任何熟悉電動汽車的人都知道,這些四輪智能設備的軟件遠遠多於硬件。
然而, The Street的Luc Olinga報道,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希望將這些智能設備「變成四個輪子上的客廳」。乘客將很快被鼓勵觀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而不是實際駕駛車輛。
今年早些時候,Tesla宣布很快將Valve的Steam(一種電子遊戲數字發行服務)整合到其車輛中。根據Olinga的說法,此舉將使馬斯克的公司「在其系統中增加超過50,000個電子遊戲,大大擴展了Tesla車主的選擇範圍」。
當然,遊戲很好玩。但是,重要的是要記住電子遊戲已經發展。它們正在迅速成為特洛伊木馬,旨在從毫無戒心的用戶那裏收集大量高度個性化的數據。隨著可穿戴設備的引入,包括虛擬現實(VR)頭戴式設備和觸覺手套,數據收集已經徹底改變了電子遊戲行業。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數據驅動的遊戲似乎將改變駕駛行業,但不是變得更好。
研究人員比爾‧布坎南(Bill Buchannan)預測,到2025年,美國道路上60%的汽車將有互聯網連接,這意味著「數據挖掘的機會幾乎是無窮無盡的,特別是你開車上班的時間可能是你唯一沒有被監視的時間」。
汽車曾經是我們許多人的避難所,但現在看起來將成為另一種數據挖掘工具,另一種(確切地說)監控工具。#
作者簡介:
約翰‧麥克格利翁(John Mac Ghlionn)是一位研究員和散文家。他的作品發表在《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悉尼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美國保守黨人》(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公共話語》(The Public Discourse)等知名媒體。他還是《硬幣電報》(Cointelegraph)的專欄作家。他的推特是:@ghlionn
原文「Warning: The Cars of Tomorrow Will Be Surveillance Vehicles」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