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人的理解,中國人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保衛北韓,北韓一定對中國感激不盡吧?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羅盛教這個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羅盛教的事跡廣為流傳,不但在報紙、電台和群眾集會上宣傳,甚至還被搬上小學教材,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
(一)
我們先溫習一下誰是羅盛教,在他身上發生了甚麼?1931年,羅盛教生於湖南省新化縣,是個農村孩子,是家中長子,他還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1951年4月,羅盛教加入志願軍,被編入第47軍。
1951深冬,韓戰第五次戰役剛剛結束,47軍開始全軍休整。1952年1月2日清晨,北韓山區寒風刺骨,雪碴子捲裹著大霧,瀰漫在雪松林子裏。美國人的飛機偶爾會從上空掠過,偵察連的文書羅盛教和他的戰友們,迅速而機敏地躲進樹林,除了結冰的河面上一群正在玩耍的北韓少年之外,美國人沒有任何發現。
7點左右,大部隊早操完畢,開始收隊,羅盛教和另外幾個戰友走在部隊的最後面。隊伍剛剛走過河灘,突然羅盛教聽到了叫喊聲,冰面上玩耍的孩子們出事兒了,有個孩子掉進了冰窟窿裏。羅盛教一邊脫掉棉大衣,一邊往河邊跑去。他沒有猶豫,扎進水裏,過一會兒上來喘口氣,又沉下去摸,一會兒,羅盛教把孩子托上來了,孩子使勁往上爬,沒想到嘩啦一聲響,冰塌了一大片。羅盛教不停地把孩子往上托,直到孩子被人們撈上去,但是這個時候人們發現,羅盛教已經不見了。
(二)
戰爭年代,羅盛教這樣的死亡事件可不是光彩的事情,要被當作非戰鬥減員的事故來處理,無功有過。輕則全連通報,重則包括連長在內的相關幹部,都要受處分。
甚麼是非戰鬥減員呢?比如,韓戰第二次戰役當中著名的長津湖之戰,中共軍隊15萬人圍困美軍3萬人,他們都是從中國南方緊急進入北韓的軍隊,在零下攝氏40度的極度嚴寒中,身穿單衣單褲,為了不暴露目標,還得保持俯臥姿勢,也就是零下40度趴在雪地裏,整個連都凍死了。彭德懷的報告中說,15萬人當中有4萬人活活凍死,這個就是非戰鬥減員。
可是那還是在打仗。羅盛教所屬的部隊正在休整,照理說基層幹部的處分是跑不了了,連長和指導員都挺沮喪的。這個時候有個政治部的記者過來說:「哎,這是大好事,救起來的是北韓人,這是國際主義。」那個記者回到師部,跟師長說了自己的想法,師長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就把這個事情報到志願軍總部去了。
志願軍司令部應該怎麼處理呢?一宗非戰鬥減員的事故,是怎樣變成全國宣傳的國際主義事跡的呢?我們總聽到一個詞兒叫做「中朝血染的友誼」,韓戰期間,這友誼應該是最深厚的吧?其實不是。在志願軍入朝之後,中朝高層領導之間就矛盾不斷。
第二次戰役當中,關於兩軍指揮權問題,都鬧到了史太林那裏,史太林裁決:金日成交出指揮權。
第三次戰役,彭德懷認為部隊非常疲勞,犧牲過大,決定停戰休整。毛澤東從政治角度考慮,要打過三八線,金日成更是急著要統一北韓,結果跟彭德懷吵起來,有傳聞說彭德懷給了金日成一個大嘴巴,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史料中記載,彭德懷說:我不會像你那樣衝過去,讓人家攔腰斬斷全軍覆沒。金日成覺得自己在全黨全軍面前很沒面子。毛澤東感覺彭德懷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也很難辦。打電話給史太林說:「是打還是停,我聽偉大領袖史太林的。」結果還是史太林出面說:「彭德懷是軍事家,大家聽他的。」於是,中朝雙方最高領導人都不說話了。
高層的矛盾已經蔓延到了基層,志願軍對北韓人民軍不尊重、冒犯當地百姓的事件越來越多,而金日成的反彈也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志願軍總部認為,羅盛教的事件可以緩和這一緊張情緒,因此決定給羅盛教立特等功,一級愛民模範。
國內報紙登出一篇2000字的報道之後,政治敏銳的北京方面捕捉到了修復兩國軍民之間情感的契機。最終由毛澤東拍板決定,將羅盛教的事跡放大為代表中朝兄弟般友誼的一個政治事件來處理,並大力宣傳。半年之後,北韓方面追授羅盛教一級國旗勛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勛章。那條河流改名羅盛教河,安葬他的山被改名為羅盛教山。
所以,羅盛教的歷史真相其實是:一個非戰鬥減員的事故,出於緩解中朝兩國軍隊之間的巨大衝突和分歧的需要,而被打造成了國際主義戰士的事跡。
(三)
按照中國人的理解,中國人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保衛北韓,北韓一定會對中國感激不盡吧?事實並非如此。北韓的課文中描述的是,這場戰爭是在「偉大領袖金日成」的領導下取得的,跟中共志願軍沒關係;北韓戰史陳列館中,陳列的文字資料和照片大多是金日成和「人民軍」,見不著「志願軍」字樣;板門店停戰協議樣本,只有英文和韓文的,中文版本被拿掉了。
金日成後來向中共索要北韓王朝時期的領土,包括吉林省大部份,被拒絕後更是惡言相向。文革爆發後,紅衛兵高喊「毛主席是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紅太陽」,揚言要逮捕走資派金日成。金日成大怒,下令搗毀志願軍烈士陵園,將烈士碑統統打爛。北韓還在邊境掛起高音大喇叭高喊:「金日成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北韓士兵在鴨綠江心築起大壩,人為造成中國一方的水災。
中朝之間名存實亡的鮮血友誼,僅僅存在於中國大陸的報紙、廣播,兩個共產黨之間一直缺乏互信,只是互相利用而已。儘管金家三代都流露出對中共的不屑一顧、甚至謾罵和憎恨,但是中共始終無法擺脫冷戰思維,依然將北韓作為自己制約美蘇兩個大國的政治力量,但是常常引火燒身,讓自己尷尬不已。
2000年,當年羅盛教救下的北韓少年崔瑩的未亡人來到中國,希望能夠實現崔羅兩家重聚的夙願。可是由於中共宣傳重點早已改變,結果沒有人招待她,甚至沒有人出錢為她買一張到羅家的火車票,北韓客人經濟拮据,只好打道回府。現在羅盛教的課文也已經從中共的教材中被撤下了。
在中朝兩國或政治鬥爭,或政治聯姻的起起伏伏中,羅盛教始終是一個政治祭品,從來沒有人真正地去關懷他。人們應該記住的是,這個21歲的農村小夥子發自內心的善良,那份在北韓的嚴寒中透出來的人性的勇敢和溫暖。
一座座豐碑壓在民族的歷史上,人們忘卻了那本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