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社交媒體流傳一張中共軍演期間,台艦與共艦中線對峙畫面,台艦官兵抱著撞擊的決心抵抗共軍進逼,雖然激勵民心,但也引發民眾質疑,為甚麼不派遣現代大型驅逐艦應對等疑慮。專家對此作出解析。
應對中共灰色地帶衝突 台軍以小搏大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上周訪問台灣後,中共於8月4日至7日發起「環台」軍演,並有多架次軍機軍艦逾越海峽中線。有民船拍攝到8月5日,台灣成功級巡洋艦於海峽中線應對共軍七千噸052C型驅逐艦「長春艦」,最近處只有200碼(約182米)。(報道:台艦共艦中線對峙畫面曝光)
台灣資深軍事評論家亓樂義8月10日告訴大紀元,台灣船艦雖然比較老舊,但是能達到一定要求,能夠應對中線對峙,「我們不是沒有新東西,我們也有,但量比較少,主要用於應急戰備,用在刀口上,至於,第一線的對峙上的,用一些舊的就可以了,只要堪用就沒有問題。」
亓樂義解釋,台灣要走的不是「大海軍」,是要走小而巧、快速反應、智能型,能夠以小制大、以小搏大的小海軍,「大海軍對我們不適合,目標那麼大,反而更危險」。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8月10日告訴大紀元,台灣的主戰艦艇包括拉法葉級或派里級巡防艦,多是三四千噸級的巡防艦,跟中共目前主力六七千噸級的巡防艦來比小了一些,但用來嚇阻共軍採取的灰色地帶作戰而言,沒有問題。
許智翔表示,台灣也有萬噸級的「基隆號」(原美軍紀德級驅逐艦),要看戰備狀況,派遣適合的船艦,「不同的船艦功能不一樣,大船、小船各有它的作戰定位和效益,不見得小船就能力比較不好,現在當務之急應是儘快讓下一代的船艦兵力成型。」
2021年美國海軍情報局資料顯示,中國近年來海軍發展快速,所有水上、水下艦艇的總數為333艘,超過美國的296艘。其中,近15年來,中國新增船艦(含潛艇)共113艘,美國海軍淨增加僅5艘,形成懸殊的差距。
許智翔說,台灣主戰兵力22艘巡航艦與其它國家相比,在數量上不會遜色太多,「但是,我們的對手是一個以船艦數量來說目前是世界最多的國家,中共海軍的船艦,如果你光看數量,比美國海軍還多,但不代表它比美國海軍強,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概念。」
許智翔認為,在此情況下,「台灣需要更多在不對稱戰力上面加強,用足夠數量的精準彈藥去克制這些大型航艦,包含陸基導彈,飛機、船艦上的反艦導彈,精準彈藥數量夠多,才能夠去抵消對方艦艇的數量優勢。」
亓樂義表示,台灣在制海能力上,未必一定靠水面艦艇去制海,透過岸置反艦導彈,一樣可以控制重要的海上航道,包括台灣海峽和台灣周邊海域。俄烏戰爭已經證明烏克蘭的「海王星岸置型反艦導彈」,可以摧毀俄羅斯萬噸級的「莫斯科號」,證明「以陸制海」是台灣發展的方向。
軍購屢遭中共打壓 台灣朝向國防自主
亓樂義說,中共對台軍備採購的打壓一直存在,「使得我們要買外面的軍備,錢要比別人多,更費勁,所以我們必須強調國防自主。」
他認為,台灣可以自己製造軍艦,但不需要造大型的,「台灣的強項是有IT產業,高端晶片對於發展現代國防裝備有很大的助益。除了要發展小而精,具快速反應、隱蔽性高的裝備,同時發展無人的水上和水下航行器,這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相較於傳統武器載具的軍備競賽,亓樂義建議發展不對稱戰力,「比如我有十艘很大的船,跟一百艘比較小的船來比,中國可能十個導彈就把我們十艘船都給擊沉了,但它要打擊我們的一百艘,你要用一百個導彈,你的成本會加高,這是我們要走的不對稱思路。」#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