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接收香港25周年,當局以GDP、港股的總值、外匯儲備上升,證明香港「回歸」如何成功。

資深銀行家吳明德在接受本報節目《珍言真語》表示,以上只是拍馬屁的人講出「事實的一半」,另外一半就是一些慘況。GDP與香港是否繁榮沒關係,是過去25年,全世界利用全球化、中國改革開放加並入世貿,形成「中國做世界工廠,香港就演變成國際金融中心,提供資金,世界專注在知識型的經濟底下走高科技路綫」的整個配套。

同時他說,港股的市值由3萬2,000億元增加12倍至38萬億元,是因為香港「被迫」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事緣2000年中國大陸加入世貿後,規定2006年就要開放金融市場。不過中國大陸知道自己還沒準備好和別人競爭,故在2006年開始將四大國有銀行在香港陸續上市。同時,中國大陸亦未可以全面開放予外資的銀行做人民幣生意,故只有投行可以率先進來,帶領四大國有銀行上市,例如建設銀行上市夥拍美國銀行,工商銀行夥拍高盛等。

中國入世貿 香港「被迫」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吳明德說,2008年雷曼事件及2011年的歐債危機,令中國大陸借機拖慢開放金融市場。當時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投行及世界的資金看中中國世界工廠的市場,以獲取高回報,剛好那時香港就做到引入資金的角色,故國企、權貴企業通過IPO(首次公開招股)來香港上市,使得港股市值增長12倍。

還有,香港從1980年代種下開放金融市場的實力,做亞洲金融中心,只不過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陷於低潮,但當上述機會來到,就可以一舉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這個就與它是否刻意去做沒關係,也都不是中共制定一條計劃的路綫去做的,是自己本身香港人把握到那個機遇,也都有世界觀,才能做得到」,「與那些馬屁精一點關係都沒有」。

吳續指,基於金融業發展,外匯儲備就可以從900億元,變成4,500多億元,「因爲香港人那個靈活變通,也都是因爲香港人根本不懂政治,不理政治,集中做經濟人的成果」。

「深層次矛盾」反映於樓市

吳明德表示,3年前香港「年輕人醒覺」,發現中共或其權貴家族,過去20年透過「權貴產業鏈」,使原本住在香港的人失去機會,亦沒了晉升機會,「只要你如果不是共產黨員」。

他續指,「深層次矛盾」隱藏在樓市數據。金融風暴後,中原城市指數最多跌63%,政府的指數(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由1997年「回歸」前的170多,跌到58,現在回彈到380,回彈6倍,即增長百分之500。只要有權貴的背景,或是香港本身傳統的有錢人,其財富最少有四成至五成是在地產項目裏面,「他的身家多了5倍」。「難怪李嘉誠、新鴻基地產家族、李兆基他們這麼有錢」,也難怪「新一代」,例如新世界集團,或者劉鑾雄的兒子要跟政府一起,「就是因為他們是政府的制度令到他們發財的」。

吳明德指,25年來,香港的GDP翻了一倍,外匯儲備多了5倍之際,一個普通打工的人的收入中位數,從9,000元去到18,000元,增長只是一倍,家庭收入中位數從18,000元增長到約28,000元,只是增長70%,「不是平均分配每個香港的打工的人或者參與貢獻的人」。「如果人人收入都增加5倍,為什麼會怕樓價高呢?」,對比以上的數據,有些人25年來收入只增長一倍,但樓價飆升了5倍,就是「深層次矛盾」所在。當年胡錦濤叫董建華去查找不足,「查到現在還沒有人說到這一個正式的重點給大家知道」。@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