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慶日長周末第一天,7月2日(周六)中午12時於三藩市苗必達市(Milpitas)舉辦的「香港節」(Hong Kong Carnival)入場處人潮湧動。據主辦方統計,當日至少有五六千人入場,原定下午6時結束的活動,許多檔攤的產品下午4時多就售罄了。

2022年7月2日,北美首屆香港節湧入逾五千人,圖為中午12點門口等待排隊入場的民眾。(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北美首屆香港節湧入逾五千人,圖為中午12點門口等待排隊入場的民眾。(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香港車仔麵很受民眾歡迎,下午4時多就銷售一空。(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香港車仔麵很受民眾歡迎,下午4時多就銷售一空。(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免費試吃的蛋撻、波蘿油、西多士(法式多士)供不應求。(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免費試吃的蛋撻、波蘿油、西多士(法式多士)供不應求。(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詠春拳師傅教民眾體驗打木人樁。(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詠春拳師傅教民眾體驗打木人樁。(徐曼沅/大紀元)

程翔:海外復興香港文化

資深媒體人程翔認為,第一次在海外舉辦「香港節」湧入這麼多人,反映了很多現實問題。他說:「近年很多香港人被逼離開自己的家園,我們的香港朋友有很多現實、強烈的需求,大家不約而同希望在外地,復興自己熟悉的事物。」香港節除了提供娛樂、民生需求,同時也承載了保存香港記憶與文化的意義。

程翔說:「香港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精華,這麼獨特的精華被強權腐蝕,不只是香港人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的損失。」儘管很多人想要消除「殖民地文化」,但程翔認為殖民地有其「二重性」,有破壞,同時也有建設的一面,正因為有英國殖民的過往,所以香港才會發展成為中西文化的結晶,現在中共企圖將這獨一無二的歷史消失,所以大家才會踴躍參加香港節,藉此保存香港的文化與傳統。

已被港府與中共政權逼迫離開香港兩年多的程翔說:「不得不說都有一些鄉愁,菠蘿油、雞蛋餅、缽仔糕,這些都是我在香港很喜歡吃的東西,今天在這都可以吃到香港特色的飲食,這是共同需要,很多檔攤都可以吃到這些小食。」

2022年7月2日,資深媒體人程翔於香港節談香港文化與精神。(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資深媒體人程翔於香港節談香港文化與精神。(徐曼沅/大紀元)

苗必達市市長:近距離認識香港

苗必達市市長Rich Tran與副市長Carmen Montano皆到場共襄盛舉。Rich說:「香港嘉年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多麼令人驚歎的活動,這裏充滿了家人、朋友、美食、音樂和香港文化。」雖然兩位市長都沒有造訪過香港,但都熱愛香港文化,也認識許多香港朋友,Rich說:「這是離香港最近的一次。」他期待參與、認識更多香港文化。

2022年7月2日,家長與小孩體驗香港節的書法教室。(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家長與小孩體驗香港節的書法教室。(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購買香港小吃碗仔翅、咖哩魚蛋的人潮。(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購買香港小吃碗仔翅、咖哩魚蛋的人潮。(徐曼沅/大紀元)

活動入口處就是「香港站」,民眾彷彿搭乘地鐵進入香港市集,享受不同的美食、音樂表演。香港節活動義工Amber表示,香港人來到外地生活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可以藉這個機會聚在一起。「大家不會分裂、互相幫助,聽到粵語,就算是在美國,也像回到香港。」

主辦方原先預計約兩千人參加活動,但網上反響很熱烈,所以多次增發入場券;同時,為了維持參觀品質要控制人流,分批入場。會場有很多小設計,例如象徵香港人「刻苦耐勞」精神的紅白藍膠袋,還有類似地鐵站的設計,Amber說:「希望每個人都有開心的回憶。」

2022年7月2日,香港節的小吃「缽仔糕」下午3點多就售罄了。(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香港節的小吃「缽仔糕」下午3點多就售罄了。(徐曼沅/大紀元)

主辦方:用音樂、遊戲凝聚香港認同

「香港節」構想源於一群熱愛香港的義工。發起人之一方展博表示,舉辦香港節的初衷是以香港文化凝聚海外華人與香港人,「透過音樂、遊戲勾起大家的香港記憶,凝聚重視香港文化的人」。他認為香港人的特色是「勤奮」,大家都很努力,就像是「獅子山」精神,彼此幫助互相扶持。

2022年7月2日,香港節戶外樂隊表演中演唱許多粵語經典曲目。(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香港節戶外樂隊表演中演唱許多粵語經典曲目。(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孩童參與香港節,玩大型「飛行棋」。(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孩童參與香港節,玩大型「飛行棋」。(徐曼沅/大紀元)

儘管經歷2019年反送中運動風暴與香港「國安法」的實施,香港人日益沉寂,但方展博說:「7月1日『回歸』,很多人百感交集,但大家熱愛的香港文化仍然存在,大家要共同維繫保存。我們不分政治、宗教,都熱愛香港文化。」

香港文化不等同於大陸文化

美國香港人會館(US Hongkongers Club)的攤位備受矚目。該俱樂部成員Benjamin表示,現場展品多來自私人收藏,他們希望透過這些物件,讓大家認識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文化。除了極具特色的香港紅色郵筒模型,還有1970、80年代的小學教科書、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灣仔區的特色建築物。

2022年7月2日,參與香港節、仔細觀看香港老照片的民眾。(徐曼沅/大紀元)
2022年7月2日,參與香港節、仔細觀看香港老照片的民眾。(徐曼沅/大紀元)

Benjamin認為,香港歷經日本佔領、英國殖民,以及與東亞等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所以更重視法治精神、追求自由,與西方普世價值吻合。「我們追求個人成就,讓生活更好──但卻是透過個人努力,在有管制的情況下,而不是人治的方法。」

因為香港發展金融商業,所以更強調公平競爭,在中共接管香港前,香港社會鮮少有「走後門」的風氣,Benjamin說:「我們與大陸走後門方法不同,香港人是強調靠自己努力。」他與許多移居美國三十幾年的老僑民共同出席香港節,支持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表示香港文化並不等同於大陸大陸的文化。

香港節活動湧入大量人潮,主辦方表示將配合民眾需要,下一站很有可能到洛杉磯舉辦香港節。◇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