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如保家衛國的軍隊,將入侵人體的有害微生物驅逐或消滅,以避免感染性疾病的發生。但是免疫反應並非越強越好,有時攻打敵人的火力太強,會讓失控的戰火延燒到友軍,引起發炎性疾病;有時對於無害的外來物也杯弓蛇影,會導致過敏性疾病,甚至將友軍錯認為敵人,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由此可知,健康的免疫系統關鍵在於平衡協調,一旦失去平衡將可能引發各種疾病。

免疫系統並非與生俱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生宋季純說,如此精細複雜的免疫系統並非與生俱來,在嬰幼兒階段是這個系統分化發育的關鍵時期,資歷尚淺的免疫細胞功夫有限,不論對付甚麼樣的敵人都使出同樣的招式,運氣好就能消滅敵人,但有時效果卻不佳,因此免疫細胞會聚集在特定的地方進行新生訓練,通常是黏膜(腸胃道、呼吸道)和皮膚。

因為黏膜和皮膚比較有機會遇到外來的微生物和蛋白質,免疫細胞能在此學習辨認敵人和友軍,還要發展出不同的特種部隊,針對敵人型態來選擇最適合的武器。不過,當搞不清楚狀況而攻擊友軍,就會遭到淘汰。

腸道菌群的角色和影響

宋季純表示,在訓練免疫成熟的教官中,住在腸道的共生細菌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人體的腸道黏膜總面積約260~300平方厘米,上面聚集了數以百兆的共生細菌,種類多達35,000種,統稱為「腸道菌群」(gut microbiome)。

腸道菌群不會侵害人體,反而對於人體健康的維持有重要的貢獻,範圍涵蓋營養、免疫和神經發育層面;反過來說,當腸道菌群失調,也會導致腸道感染、腸道發炎、過敏性疾病和神經發育疾病,由此可知人類和益菌有著互相依存、互利共生的關係。

不妨試想像一下,原本幾乎無菌的新生兒腸道從母體、環境和飲食中接收第一代細菌的移民,篩選出能適應腸內環境的菌種,開始繁衍後代、形成穩定的族群和菌相,在這個獨一無二的有機農園裏,腸道就像是營養豐富的沃土,提供益菌生長所需的必要條件,包括微量氧氣、營養素、酸鹼值、蠕動性、酵素等。

而益菌則如農園裏的作物,強健生長構成繁盛的生態系統,同時也協助代謝人體無法消化的纖維,產生的代謝物可以供應腸道上皮細胞能量所需,抑制腸道致病菌的入侵,也會影響免疫細胞的基因調控和免疫發育。

舉例來說,新生兒的腸道菌會因生產方式而有不同,以自然產娩出的新生兒,腸道以有益的雙歧桿菌為主,腸球菌、腸桿菌、克氏桿菌等致病菌較少;以剖腹產出的新生兒,腸道菌的多樣性則比較低,益菌也比較少,使得T細胞的發育延遲、影響腸道上皮和黏膜的成熟,最終在長大後誘發發炎疾病、氣喘和食物過敏的機率也比較高。

影響腸道菌群發育的因素

宋季純強調,新生兒的飲食型態也對腸道菌群有很大影響,以母乳哺餵為例,乳糖和母乳寡醣是母乳中第一和第三豐富的營養成份,接受母乳餵食的寶寶,腸道可以養出喜歡這兩種成份的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代謝後所產生的短鏈脂肪酸能將腸道維持在比較酸性的環境,不利腸道致病菌的繁衍。

反觀配方奶餵食的寶寶,腸道菌群組成比較類似成人型態,會增加慢性發炎疾病的發生率。

現有的證據也顯示,腸道菌群的失衡是疾病的成因之一,包括感染症(壞死性腸炎、新生兒敗血症)、腸道發炎(偽膜性大腸炎、克隆氏症)、腸躁症、過敏性疾病(氣喘),甚至肥胖都與此有關。

以感染症為例,某些乳酸桿菌可以刺激免疫細胞的成熟,強化敵人入侵時的警示系統;也有研究證實,新生兒腸道菌群失調將導致免疫大將中性球的數量減少、危害對腸道對致病菌的抵抗力,最後增加新生兒發生敗血症的風險。

因此各種影響新生兒腸道菌群發育的因素,包括早產、剖腹產、抗生素使用、非母乳哺育等,都可能為新生兒蒙上潛在致命性感染的陰影。

綜上所述,腸道菌群和人體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在免疫系統的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尤其新生兒和嬰幼兒階段更是如此。一旦腸道菌群失調,可能會誘發某些感染、發炎和過敏性疾病,所以如果能掌握更多改善腸道菌群平衡的因素,就能培育出強健的體質,進而降低罹病風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