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運動距今3周年,《信報》今日(14日)披露政策創新及統籌辦事處前年曾經批出3,100萬元,資助高達79項有關反送中運動項目研究,議題更包括公眾對暴力或「攬炒」的看法、文化、價值觀與身份認同、政府決策過程中的公眾參與等等,能夠反映當時民意概況。相關研究早已悉數完成,但至今未公開上載到網頁中。有參與研究的學者相信,議題是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擬定,範圍相對廣闊,政府或考慮到國安問題而不公開報告。
根據創新辦網頁稱,為增加頭明度,獲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及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資助的項目,研究報告均會被上載到其官方網頁讓公眾查閱,並會透過研討會等渠道,邀請學者及智庫等各界人士交流意見。
2019年11月,時值反送中運動高峰期,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推出特別輪次申請,就著2019年下半年社會事件發生因由,以及與社會深層次問題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議題,資助本地研究機構及智庫等進行研究。
2020年5月,即《港區國安法》生效前夕,創新辦指,評審委員會建議資助79項研究計劃,撥款總額大約3,100萬元,獲批項目預計在年底前完成,已完成並獲委員會評定為「表現理想」的研究報告,適當時會被上載到創新辦官方網頁中。
根據《信報》報道,79個研究項目來自多間大專院校及智庫,包括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以及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的組織民主思路等等。研究項目分為12個議題,當中包括近期社會事件的因由、公眾對暴力或「攬炒」的看法、青少年的取向與學校教育、政府決策過程中的公眾參與、文化、價值觀與身份認同,以及社會復和等等。
網站至今未有標示79個項目的狀況,亦沒有報告被上載。創新辦回覆《信報》查詢時承認,有關研究項目已經全部完成,政府正整合研究結果並撰寫報告,同時宣稱研究結果只供內部參考,不擬公開個別研究項目報告。根據《信報》了解,評審委員會已處理有關報告,惟創新辦向委員會指,擔心部份報告內容具備法律風險,故此決定全部不上載到網頁,但創新辦不反對進行研究的學者自行公開報告。
前年有份參與研究、並以「本土意識崛起與公眾對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之態度的關聯」作研究題目的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鄭宏泰受訪時坦言,當時研究時未有《國安法》,故此「主題開得闊些」,但隨著該法例生效,認為政府不公開研究報告或與該法例有關。
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亦對當局決定感到可惜,強調項目資助涉及數千萬元公帑,而且毋須經立法會審批,如最終不公開應該作出交代,又對當局認為報告內容涉及法律風險感到奇怪。@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