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低工資3年來凍結在時薪37.5元,現為「亞洲四小龍」中最低。最低工資委員會5月31日結束檢討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公眾諮詢,在獄中的工運領袖李卓人,已向最低工資委員會遞交長近千字的意見書,質疑最低工資水平以往一直被壓抑,失去拉近貧富懸殊功能,疫症期間強行凍結更令基層工人須承受雙重打擊。
李卓人因未經批准集結相關罪行被囚,其Facebook小編日前表示,李卓人從收音機聽到最低工資調整公眾諮詢消息,即書寫意見書呈交最低工資委員會。他建議,必須立即提升最低工資至不少於時薪50元,水平日後亦應由現時「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
其它國家疫情下仍續增最低工資
李卓人認為,特區政府「沒有任何誠意改善基層工人的生活」。去年最低工資委員會在沒有任何共識下,凍結最低工資,使最低工資前後4年沒有改善,「對基層工人生活困苦漠不關心,情何以堪?」使兩年來基層工人要面對新冠病毒和低薪的雙重打擊。
他指,環顧全球大多數國家,在疫情下仍繼續增加最低工資,維持基層工人生活水平,同時以宏觀調控和補貼企業支持經濟,使勞資雙方都能得到適合的援助;香港卻拒絕改善工人工資,置工人於困苦而不顧。
李卓人認為,委員會過往的運作,使最低工資水平長期被壓抑,工人不足以養家餬口,主要原因在於委員會過往在勞福局的引導下,強調根據「數據」釐訂最低工資水平,「數據」成為合理化壓抑最低工資的工具,完全漠視基層工人透過調升最低工資改善生活的需要,失去透過最低工資拉近貧富懸殊和解決在職貧窮的功能。
「數據」成為合理化 壓抑最低工資的工具
他提到,數據本身從來都是滯後,在委員會研究時已脫離在地經濟狀況,參考價值有限。另外在分析數據時,已存在不符現實經濟運作的假設,不能反映實況,例如增加最低工資不同數額導致營商成本、企業盈虧變化的數據,假設了勞動生產力無增長,價格無彈性和沒有考慮其他營商成本的影響。但現實經濟的運作,各項數據互為影響,假設性的靜態分析作用有限。
李卓人質疑政府只選擇性提供經濟數據,卻沒有提供其它適切的經濟和社會分析數據,例如沒有提供增加最低工資對經濟的乘數效應,亦沒有分析最低工資水平的社會成本,包括長工時的社會成本、貧窮引致的健康成本和教育、社會流動方面的負面影響。
李批評勞福局局長,以未能向委員會提供更貼近的數據為藉口,拒絕作一年一檢,使最低工資長期滯後於通脹。
他主張現在是放下以數據主導、壓抑最低工資的時候,提到已解散的職工盟要求「甚為卑微」,一直強調最低工資應提升至基層工人足以養家餬口的水平,並發揮拉近貧富差距的功能,質疑「如果連這點也做不到,還能奢談甚麼『共同富裕』的宏願嗎?」
羅致光諮詢結束前已「落閘」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檢討期屆滿前發表網誌,先行「落閘」否決坊間建議,指制訂最低工資時,要考慮一個工作人口要養活一家人、應與已發展地區看齊、應與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制度下兩人、三人,甚至四人平均津貼水平看齊。羅致光指委員會「必須依法考慮」現行條例,即是:防止工資過低、儘量減少低薪職位流失的目標之間,取得適當平衡,及維持香港的經濟發展及競爭力。
他又稱指最低工資水平「一年一檢」不可行,因現行的機制下如果實行「一年一檢」,要大量壓縮研究、分析及諮詢過程,並指「現時不是討論日後是否一年一檢的最佳時候」,只可在委員會10月提交檢討報告後,再由社會討論。
最低工資「凍薪」4年 香港水平低絕亞洲四小龍
政府去年初宣布凍結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維持在2019的時薪37.5元水平,「兩年一檢」下,要明年5月方有下次調整,意味以最低工資過活者「凍薪」4年。香港民研去年的民調顯示,42%港人反對政府凍薪決定,57%港人認為最低工資水平應上調至不低於每小時40元。
翻查資料,香港時薪37.5元的最低工資,低絕「亞洲四小龍」其它地區,即台灣、南韓及新加坡。以時薪計,台灣為新台幣168元(約45港元)、南韓為9,160韓圜(約58港元),新加坡無最低工資,但以外籍準專業人員和技師申請的S就業准證計,最低月薪為2,500新加坡元(約14,295港元),以每周工作44小時計算,時薪約為81港元。台灣和南韓曾表明,調整最低工資時有考慮疫情影響勞工生活,故「一年一檢」水平時加幅較大。◇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