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訪問日本期間,正式推出「印太經濟框架」(IPEF),以提高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存在,擴大在該地區的「經濟主導地位」,並制定數碼經濟、供應鏈、脫碳和勞工方面的國際規則,形成對中國經濟滲透的制衡。

加強美國印太地區的經濟主導地位

目前,涵蓋印太地區的有兩個自由貿易協定,旨在消除關稅和其它貨物的貿易壁壘,即「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全面和漸進協議」(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CPTPP於2018年3月簽署,中國正在申請加入。RCEP於今年1月1日生效,中國是成員國之一。

彭博社報道,與TPP(即CPTPP的前身)和其它美國主導的貿易協議不同,RCEP不要求其成員採取措施促進經濟自由,保護勞工權利、環境標準和知識產權。特朗普時期的商務部長Wilbur Ross稱,RCEP是一個「級別非常低的條約」,沒有TPP那樣大的範圍。但RCEP的實施,也說明美國的影響力在減弱,可能使美國企業更難在該地區競爭。

BBC報道,CPTPP擁有更低的關稅和更高的貿易自由度,涵蓋了加拿大、秘魯等美洲國家,若中國加入,則可以提升其參與主導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但這兩個貿易協定,TPP美國於2017年退出,RCEP美國無意參加。

美國退出TPP,主要原因是因為在美國國內受到了阻力,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月22日在答記者問時說:「我認為TPP最大的問題是,在國內沒能得到支持來通過它。回顧2015年、2016年,儘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TPP還是無法在國會獲得通過。然後2017年,特朗普總統退出了TPP。」

在23日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中,共有四個支柱:尋求建立高標準、包容性、自由和公平的貿易;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多樣性、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清潔能源、去碳化和基礎設施。制定和實施有效和強有力的稅收、反洗錢和反賄賂制度;遏制印太地區的逃稅和腐敗。

2022年5月23日,(會議桌由遠及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日本東京通過影片與各國首腦參加印太經濟繁榮框架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峰會。 (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5月23日,(會議桌由遠及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日本東京通過影片與各國首腦參加印太經濟繁榮框架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峰會。 (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儘管有評論人士認為,IPEF因缺乏市場准入而吸引力不大,但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和合作夥伴,都希望美國加大印太地區的經濟參與,成為北京之外的另一個選項。

在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說,自從擔任商務部長以來,她反覆聽到了美國商界和印太地區的呼籲,希望美國能在印太地區經濟活動中佔據主導地位,希望美國有一個積極的經濟願景和議程。

雷蒙多表示,(印太國家)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即讓美國企業、美國政府參與到該地區。原因眾多,比如說可以為印太地區帶來貿易便利(消除非關稅壁壘);參與美國商務部制定的技術標準(否則公司就會出局);美國資本可以投資該地區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很多美國公司(如蘋果)都在想尋求多元化以替代中國製造,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簽署了印太經濟框架的國家,顯然在這方面會有優勢,因為它們簽署了高標準的協議。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說:「如果沒有市場准入,各國就不會真正感興趣的話,(但)我們已經有不可思議多的國家簽署了該協議,包括一些之前沒有進行過有意義的經濟談判的國家。為甚麼會這樣呢?一個原因就是,有機會與美國在規則和標準方面密切合作……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可以提供給人們,以及我們在該地區的巨大投資,美國將是這個框架所有要素的首選合作夥伴,甚至可以拋開傳統的關稅自由問題。」

沙利文還說,「我們相信,通過像IPEF這樣的工具,擴大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經濟領導地位,對美國、美國工人和企業、以及印太地區的人民都有好處。」

包容印太美國盟友及其夥伴 排除中共

雖然「印太經濟框架」沒有提到中國,但字裏行間都指向中共,而美國官員對此並不諱言。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受訪時表示,有關框架旨在「有效反制中國(中共)不斷增長的影響力」,是「獨立於中國(中共)的安排」。

美國商務雷蒙多表示,「我想說的是,特別是當企業開始越來越多地尋找中國的替代方案時,印太框架中的國家,將成為美國企業更可靠的合作夥伴」,IPEF的啟動「標誌著一個重要轉折點,它將恢復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領導地位,並為印太國家提供面對這些關鍵問題時與中國不同的方法。」

除了美國和日本,IPEF其它11個始創國分別為澳洲、汶萊、印度、印度尼西亞、南韓、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IPEF是對中共日益增加影響力的一項有效反擊。(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IPEF是對中共日益增加影響力的一項有效反擊。(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這13個始創國中,既有美國、日本和南韓這樣的全球主要經濟體,又有東盟新興經濟體,既有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又有第一次與美國進行經濟談判的國家。有研究把東盟10國與美國關係密切程度排序,從親到疏分別是: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汶萊、緬甸、老撾和柬埔寨。

種種原因與中國(中共)走得近的緬甸、老撾、柬埔寨,包括中國,都沒有參與IPEF。可以看出,IPEF基本上包括了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盟友和合作夥伴,而基本上排斥了中國(中共)及其盟友。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副總裁馬修‧葛迪曼(Matthew Goodman)說:「承諾預先提高某些標準,對很多國家來說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美國政府選擇「降低最初加入IPEF的標準,以便他們能夠吸引儘可能多的國家加入」。

13個成員國,都將獲准在四個領域中選擇一個方面談判協議,而不必對所有領域都作出承諾。談判範圍應當在6月底或7月初前劃定,拜登政府則希望能在12至18個月間敲定協議,然後將其提交至每個政府進行批准。

新加坡感興趣的領域是數碼經濟、可再生能源和環境金融等。

菲律賓貿易和工業部在一份聲明中說:「IPEF的目標條款——如推進韌性、包容性和競爭力,以及技術、創新、數碼經濟、能源轉型、氣候目標和公平增長——與菲律賓的貿易優先事項一致。」

越通社報道,針對IPEF,越南范明政總理重申,要調整增長模式,將經濟朝著更加可持續方向發展,充份利用內部資源,優化外部力量。范明政還強調了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團結的重要性。

保障供應鏈安全 將中共排除在外

雖然IPEF給出了總體框架,很多具體細節還不太明晰,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保障供應鏈安全。

沙利文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IPEF中的不同元素最終可能會以不同的速度發展,但如果我們能夠迅速開發一個關鍵供應鏈的早期預警系統,我們不會等到IPEF的全部完成後再去推進它。

雷蒙多舉例說,在COVID期間,我們看到馬來西亞的半導體組裝業務因COVID的爆發而關閉。其結果導緻密歇根州汽車製造廠的數千名工人失業。如果我們有更多的透明度、更多的溝通、更多的數據共享和早期預警系統,可能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目前,中共因為實行清零政策,導致全球物流受阻,供應鏈斷裂,雷蒙多雖以馬來西亞為例,但對美國供應鏈影響最大的是中國,雷蒙多指向中共的意圖也非常明顯。

新加坡智庫東南亞研究所(ISEAS)地區經濟研究項目客座研究員傑揚‧梅農(Jayant Menon)告訴《日經》,外界關注IPEF推動提高供應鏈的韌性,實際上是(供應鏈)重新部署的一個暗碼,是「試圖將中國擠出供應鏈」。

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沈榮欽對大紀元表示,「印太經濟框架其實是希望能夠塑造一個沒有紅色供應鏈、比較純粹的、西方民主自由國家的一個世界價值鏈。美國跟中共有非常不同的價值觀。」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也表示,「印太經濟框架的核心就是去紅色供應鏈,確保這個未來的數位服務業是一個安全的架構。我把它稱之為經濟版的北約。」

「這就是為甚麼印太經濟框架,要講數碼經濟的安全、供應鏈的安全,就是要把中共這一種不安全的東西排除在外,這樣才可以確保公平自由的競爭環境。」

蘇紫雲分析說,這次拜登去南韓考慮印太經濟框架一個核心就是晶片安全。因為在文在寅總統的時期,南韓是比較傾向中共的,會變成一個科技圍堵的破口。拜登總統這次等於把這個破口給修補起來。


2022年5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南韓總統尹錫悅在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舉行的歡迎國宴。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SK集團會長崔泰源、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LG集團會長具光謨、樂天集團會長申東彬等南韓財經界重量級人士出席。(Saul Loeb/AFP)
2022年5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南韓總統尹錫悅在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舉行的歡迎國宴。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SK集團會長崔泰源、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LG集團會長具光謨、樂天集團會長申東彬等南韓財經界重量級人士出席。(Saul Loeb/AFP)

「新型經濟框架」還包括協調出口管制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這一「新型經濟框架」還包括協調出口管制,以「限制向中國出口『敏感』產品」。

拜登和南韓總統尹錫悅的聯合聲明中強調,為「防止先進技術被用於侵犯國家安全及經濟安全」,韓美雙方決定「在涉及敏感技術的投資審批,及出口管制方面加強官方合作」。

《日經新聞》也獲悉,美日兩國政府已接近就生產2納米晶片甚至更先進半導體的合作達成共識。他們還在研究一個框架,以防止技術洩露給中國。

南韓《北韓日報》社論分析說,在韓中建交後的30年裏,南韓一直推行「安美經中」戰略(安保靠美國,經濟靠中國)。但隨著國際環境進入美中對立的新冷戰局面,這一戰略便行不通了。

美國計劃終結經濟和安保分離的「自由貿易」,轉向將經濟、安保結合起來的「自由且安全的貿易」。美國提出了由除中國以外的,值得信賴的國家之間構建產業供應鏈的「朋友支柱」(friend-shoring)戰略。也就是說,美國要對半導體等主要戰略物資的生產鏈實行區塊化。

而對於安保依賴美國的南韓而言,除了加入美國主導的經濟、安全聯盟以外,別無選擇。從烏克蘭事態就可以看出,只有與美國建立穩固的同盟才能夠獲得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在經濟方面,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也更有利於南韓。南韓雖然是半導體、電池等的製造強國,但是源頭技術方面仍需依賴美國和日本。美國是決定未來生死存亡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領域的創新主導國,更是掌握著金融的世界標準。#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