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本周訪問日本期間再次表示,如果中共入侵台灣,美國將武力護台。美國對台戰略到底是否已由「戰略模糊」轉向「戰略清晰」,引爆輿論。
雖然長期以來,美國的法律規定要確保台灣的防禦能力,但對中共侵台是否進行軍事干預,美國一直採用「戰略模糊」政策。拜登自上任總統以來,3次表示美國將在中共入侵時武力捍衛台灣。這是口誤還是代表美國政府在「戰略模糊」背後的真實立場,引發廣泛討論。
拜登具體說了甚麼?
周一(5月23日),在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說,美國不想在軍事上捲入烏克蘭衝突,但如果中共入侵台灣,你們願意軍事參與捍衛台灣嗎?
「是的(Yes)。」拜登回答說。
記者再次問道:「你們願意(軍事干預)?」
「這就是我們做出的承諾。」拜登說。
「看一下,情況是這樣的:我們同意(支持)一中政策,我們已經簽署了該政策以及由此產生的所有附帶協議。但是(中共的)用武力可以奪取台灣的想法……就是不合適(not appropriate)。它將讓整個地區陷入混亂,是另一個類似於在烏克蘭發生的行動。因此,這是個更大的負擔。」
拜登在同一講話中也說,美國的「對台政策完全沒有改變」,將繼續致力於支持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確保不會單方面改變現狀。
「美國(對台)是有承諾的。我們已經做出了承諾。我們支持一中政策。我們支持我們過去所做的一切,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中共)有這個能力,有權限進入並使用武力接管台灣。」
他還明確,讓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在烏克蘭的野蠻行動付出沉重代價之所以重要,一個原因是為了阻止中共攻擊台灣。
拜登在講話中利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例子向中共明確了發動戰爭所面臨的嚴重後果。
「他(普京)必須付出代價,俄羅斯也必須為已經實施的制裁付出長期代價。」
拜登還解釋了為何需要對俄羅斯實施長期制裁。他說,這不僅僅是關於烏克蘭。在普京製造了戰爭後,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最終達成和解,而這些制裁在許多方面不再繼續進行下去,「那麼這向中國(中共)對試圖以武力奪取台灣所要付出的代價發出了甚麼樣的信號呢」?它們(中共)現在已經在距離台灣如此近的地方進行飛行和各種軍事演習。
「因此,我們堅定地與日本和其它國家站在一起,不讓這種情況發生。我的期望是它不會發生,將不會被嘗試。」
但拜登也說,這一評估取決於全球有多強硬地向中共明確:這種行動將導致來自國際社會的「長期反對」。
對台戰略「不再模糊」?
拜登的這番話似乎與華盛頓長期以來的對台「戰略模糊」政策背道而馳。「戰略模糊」政策的支持者認為,這一政策刻意模稜兩可,既阻止了北京採取軍事行動,又維持了美國與海峽兩岸的關係。但越來越多觀察者認為,由於中共的挑釁越來越大,如果美國不能明確對台戰略,或讓北京做出誤判,導致雙方滑向戰爭的風險加大。
周二在日本期間,記者再次讓拜登澄清美國對台政策是否有變,拜登說:「政策根本就沒有改變」,「我在昨天已經說過了。」
但《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論說,也許拜登故意這樣做。如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知道美國有可能進行干預,而且真的干預的話,英國、澳洲和日本也有可能加入,那麼習近平就會對入侵所帶來的代價有所顧忌。
一些專家認為,拜登的言論意謂著美國已經轉向「戰略清晰」政策。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分析師白若詩(Bryce C. Barros)說:「有很多討論是關於(美國的)戰略模糊究竟是死是活還是在維持生命力。但有一件事不會讓我驚訝,那就是北京的官員無論如何都可能將總統的評論理解為戰略清晰。」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二說,美方費盡心機在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上玩弄文字遊戲。「如果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不僅將給中美關係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最終也將使美國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中國問題記者林海(Phelim Kine)周一發表推文說:「無論白宮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如何收回(拜登的話),這標誌了『戰略模糊』概念的正式結束。如果中國(中共)攻擊台灣,拜登很清楚地表明了那將自動成為一場美國的戰爭。」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N. Haass)也發表了類似看法。他周一發表推文說,支持總統的聲明,即如果台灣受到中國(中共)攻擊,美國將直接捍衛。哈斯還說,他支持戰略清晰而非戰略模糊政策。「考慮到中國(中共)的軍事建設,這(戰略清晰政策)完全正確。」
但並非所有分析都認為拜登結束了「戰略模糊」政策。《華盛頓郵報》5月23日發表社論認為,拜登這種做法有好處。社論說,與其說拜登結束了戰略模糊性,不如說是修改了它。拜登反覆暗示美國有責任保衛台灣(周一的暗示是自去年8月以來的第三次),這使得北京有新的理由在向台灣海峽兩岸派遣武裝力量之前進行深思熟慮。另一方面,中國(中共)不能完全指責美國違反在尼克遜時代達成的諒解,「因為從技術上講,它沒有」。
彭博社說,拜登的評論看起來像是在刻意加強對中共的威懾力,而不需要承擔正式改變美國立場的所有代價。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LDP)的一些高級成員對拜登的言論表示歡迎。這些言論被視為消除了外界對美國是否真的會在台海危機時期採取行動的懷疑。「這番言論遠遠超出了歷屆政府的模糊戰略。這將有助於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日本前副防衛大臣、著名的自民黨鷹派佐藤正久(Masahisa Sato)在一篇博文中表示。
「黨內對此有很多讚揚。」
「口誤」還是戰術?
中國和中亞歷史學者米華健(James Millward)周一發表推文問道:「也許這些並不是口誤,而是戰術?」
「總統講的話很明顯超出了政策範圍。助理們卻發布聲明說他只是重申政策。」
CNBC報道,Longview Global公司政策顧問麥尼爾(McNeal)周二上午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這不是拜登總統的口誤或失言。這是一個故意的聲明,旨在不僅向北京而且向台北發出一個信號。」
「拜登想向世界表明,美國的承諾意味著甚麼。」麥尼爾補充道,拜登可能認為支撐美國「戰略模糊」政策的許多假設是有問題的,比如,北京和台北之間的討論將導致和平解決。
麥尼爾說,雖然美國總統可能仍然相信一中政策,但拜登的講話可能反映了他希望使「戰略模糊」政策現代化,以把這些過時的假設考慮進去。
大西洋理事會「斯考克羅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Scowcroft Center for Strategy and Securit)副主任馬修‧克羅尼格(Matthew Kroenig)說,雖然拜登是否說錯話值得議論,但總統的講話澄清了他對台灣的想法。
「有人說這是一場精心協調的含糊不清運動。另一些人說拜登年事已高,說錯了話。我認為,在這一點上,原因其實並不重要。」克羅尼格告訴半島電視台,「在發生戰爭的情況下,無論正式政策如何,總是由總統來決定是否進行干預。我們現在有了一個清晰的窗口,知道拜登的決定會是甚麼。」
還有一些分析人士和顧問表示,拜登將在此行期間向中共傳達一個明確的信息——不要在亞洲任何地方尤其是台灣嘗試俄羅斯在烏克蘭所做的事情。
一位知情人士向《金融時報》透露,美國印太司令部最高情報官員、海軍上將米高‧斯圖德曼(Michael Studeman)正在台北與高級安全官員會面,這是對台灣日益增長擔憂的另一個例證,尤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最近對《金融時報》表示,入侵烏克蘭應該提醒人們不要對台灣現狀自滿。#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