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是二戰後首次發生在歐洲大陸的一場「熱戰」,這場戰爭讓西方覺得極權國家如俄羅斯與中共,發動戰爭的動機不可預測,迫使歐美及其盟友、夥伴,在安全問題上站在一起,由此引發了經濟脫鉤問題。
西方自由世界對中共態度越來越明朗化,一方面對其發出清晰警告,另一方面則在印太地區加強對中共的軍事威懾,同時在經濟上減少對中共的依賴。
本文梳理一下俄烏戰爭以來,西方自由世界對中共的一系列警告和反應,具體涉及到印太、台灣與經濟脫鉤等領域。
美國、歐洲接連對中共發出明確警告
3月13日,在中共外事辦主任楊潔篪羅馬會面之前一天,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警告中共,美國正在密切關注,看北京在多大程度上向俄羅斯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包括經濟或物質支持,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將會對中共自身產生後果。
3月16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在訪問中東期間警告中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問題是善惡之戰,如果有人想要採取騎牆的態度,將會「非常進退兩難」。如果幫助俄羅斯,就如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站錯隊一樣。
3月17日,在拜習通話的前夕,國務卿布林肯在華盛頓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拜登總統將在明天與習主席通話,他將明確表示,中國(中共)將為其支持俄羅斯侵略的任何行動承擔責任,我們將毫不猶豫地讓其承受代價。」
3月24日,在拜習通話後不久,拜登在布魯塞爾的北約峰會上表示,「我向習近平表明瞭這一點,確保他明白幫助俄羅斯的後果。中國(中共)明白,它的經濟未來與西方的關係比俄羅斯要密切得多。」
4月7日,在布魯塞爾北約外長會議期間,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中共不願譴責俄羅斯的侵略,北京已經加入莫斯科的行列,質疑各國選擇自己道路的權利。這是對我們所有人的嚴峻挑戰。
4月27日《金融時報》報道,拜登成功地說服了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對中共採取更強硬的立場。這些國家此前不願激怒北京。
4月28日,朔爾茨出任德國總理後首次訪問亞洲,目的地並非最大貿易夥伴中國,而是日本。朔爾茨在東京明確表示,德國在亞太地區尋求與有共同民主價值觀的國家建立更密切關係,「我們需要一種不同的全球化,一種更明智的全球化」。相比之下,前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首次亞洲之行則是去了中國,默克爾的訪華次數是訪日的兩倍。
4月28日,德國國會通過決議,除要求政府提供重型武器給烏克蘭,還在決議中警告北京,任何破壞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企圖、甚至供應武器給俄國,將導致經濟和針對個人的制裁。
表明對台立場
3月13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警告中共,「中國(中共)目前如果不能在烏克蘭遭遇侵略時,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原則,也不能期待全球社會尊重北京未來就這些原則提出的任何訴求。」
4月12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投書《洛杉磯時報》等媒體,呼籲美國終結對台灣的戰略模糊,「發生在烏克蘭的人類悲劇給了我們一個痛苦的教訓。我們對台灣的決心,以及我們對捍衛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的決心,絕不能再有任何被懷疑的空間。」「美國對台灣的模糊政策,如今正在助長印太地區的不穩定,因為它鼓勵中國(中共)低估美國的決心,而且使得在台北的政府不必要的焦慮。」
4月26日,美國參議院外委會召開聽證會,國務卿布林肯表示,針對台灣,美方會堅決確保台灣擁有自我防衛所需一切工具,能夠抵禦潛在侵略,包括若中共單方面破壞維繫數十年的現狀。美國支持台灣發展自製防衛能力,也協助台灣思考如何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以達到威懾效果。
4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卓慧思(Liz Truss)在一場有關外交政策的演講中警告中共,北約必須具備全球視野,在印太地區,我們需要先發制人,與日本和澳洲這樣的盟友合力保衛太平洋地區。我們必須確保像台灣這樣的民主國家能夠自衛。
4月26日,斯洛伐克國會外交及衛生兩委員會首度同時通過決議,肯定台灣的防疫成就,並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今年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WHA)。
4月27日,美國眾議院以425票比0票一致通過議案,要求國務院提交一項計劃,幫助台灣恢復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地位。
關注印太 遏制中共威脅
3月2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國防學院對新畢業生的演講中說,「絕不允許在印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
4月5日,美國軍方宣布完成了一項新的高超音速導彈測試,「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同日發表共同聲明,表示三國將加強包括高超音速武器在內的多個領域合作,作為對「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承諾的一部份,以及對中共軍隊迅速擴張的回應。
4月19日,中共與所羅門群島簽訂了一項安全協議得到證實,激起了美、澳、新、日等國的強烈反應。白宮警告說,美國政府將對中共在所羅門建立永久性軍事存在的任何舉動,表示重大關切,並會做出相應回應。澳洲總理莫里森24日表示,北京在所羅門群島興建軍事基地將會觸及澳洲的「紅線」。澳洲國防部長達頓(Peter Dutton)說,「維護和平的唯一方法是為戰爭做準備,國家需要強大,而不是屈膝跪地,軟弱無力,這就是現實。」
同時,印太地區成為法國外交的一項政策重點及一個重要合作夥伴地區,法國一直希望歐盟能重新聚焦印太地區,制衡中共。2月22日,由法國主辦的首屆歐盟-印太論壇上,討論了中共對現有秩序的挑戰,以及歐盟維護印太地區的安全穩定和海上貿易的自由流動等問題。
4月27日《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在印太司令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上將,最近與美國太空司令部和網絡司令部的負責人,在澳洲舉行會議,與澳洲高層官員就中國問題進行機密會談,目標是與盟友和夥伴更緊密地合作以對抗中共。
4月27日,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將於5月20日至5月24日訪問亞洲,拜登將分別會見南韓新當選的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目的是推進「其政府對於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以及美國對於日、韓條約聯盟堅如磐石般的承諾」。拜登還將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在印太地區遏制中共的影響力。
4月27日,南韓當選總統尹錫悅的外交政策顧問代表團,在東京會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並向岸田文雄遞交了尹錫悅的一封親筆信,信中表達了尹錫悅與日本建立新關係的願望。
4月2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訪東南亞與歐洲,主要目標是要帶動東南亞國家對俄烏戰爭的反應,並抗衡中共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最新的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民調顯示,2/3的美國民眾將中共視為美國的最主要競爭對手,對中共國家主席處理國際事務則大多沒有信心。
澳洲廣播公司(ABC)近日推出名為「ABC大選指南」的一系列網上問卷調查,根據4月22日至25日期間收到的3萬2974名選民的問卷結果顯示,58%的選民同意澳洲政府應該對中共採取更強硬立場,二成持中立態度,僅一成表示反對。
建立盟友夥伴經濟圈 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3月12日,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表示,世界各國致力讓其供應鏈多元化並降低對中國依賴程度,可能對大家都有益處。
3月13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警告中國,「未來,將經濟問題與包括國家安全在內的更廣泛的國家利益考慮分開,將會越來越困難」。
4月1日,在中歐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含蓄警告中共,所有公司都在關注各國的態度……對莫斯科的支持將會嚴重損害中國在歐洲的聲譽,中歐之間每天的貿易額將近20億歐元,而中俄之間的貿易大約只有3.3億歐元。
4月初,德國財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接受德國媒體《時代周報》(Die Zeit)採訪時表示,德國必須使貿易出口「多元化」。「我擔心的是,我們跟中國之間有著強大的經濟聯繫」,「我們應優先與那些不僅有商業往來,在價值觀上也想成為夥伴的國家優先做生意。」
4月13日,南韓國際貿易研究院(KITRI)的一份報告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南韓政府必須準備好「與中國脫鉤」,報告寫道:「供應網絡的核心基地,正從中國轉移到台灣、馬來西亞、印尼和其它國家」,並補充說,南韓應建立一個供應鏈控制塔,來加強應對這種變化。
4月26日,德國墨卡托研究所發布報告《歐洲對中國的依賴度》(Dependence in Europe's Relations with China),指出俄烏戰爭表明,經濟上的相互依賴,並不是避免武裝衝突的保護傘,這種依賴反而會被「武器化」。報告調查了歐洲18個國家對中國依賴度及是否採取相關措施,結果發現,丹麥、法國、德國、立陶宛和荷蘭5國,既有媒體高度關注,又大力採取防範措施。
保加利亞、芬蘭、波蘭和羅馬尼亞4國,媒體上雖少關注,但暗中採取措施。奧地利、克羅地亞、捷克、西班牙、瑞典和英國6國,媒體上雖多關注,但政府少採取行動。希臘、拉脫維亞和葡萄牙3國,媒體既少關注,政府又很少採取行動。
4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卓慧思警告中共,「如果他們不按規則行事,他們就不會繼續崛起。中國需要與七國集團(G7)進行貿易,我們(G7)代表了全球經濟的大約一半,而且我們將有所選擇。」
4月27日,《金融時報》報道,由於擔心印太地區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美國正在推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據美國官員透露,白宮希望在6月中旬之前敲定IPEF,目前正在尋找一種不同於自由貿易協定的實用方案,既能幫助美國的中產階級,又能幫助該地區。談判集中在以下8個國家:日本、澳洲、紐西蘭、印度、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4月22日,德國墨卡托研究所一篇分析文章《中國是怎樣失去中東歐的?》(How China lost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表明,10年前,中東歐國家還將中國視為一個經濟機會,現在不一樣了,大多數中東歐國家(匈牙利、塞爾維亞除外)已經明白,經濟利益不能替代安全風險,與中國合作有很大的政治和安全風險,北約和美國才是關鍵的安全保障者。而且從2016年到2020年,中國對歐洲的總體投資繼續下降,2020年中東歐僅吸收對歐洲投資的3%,且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