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間周二(4月12日)上午約8點半,紐約布魯克林(Brooklyn)36街地鐵站(D車、N車和R車共停的大站)傳出槍擊和爆炸警訊,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根據實時安全警報應用Citizen App,警方在上午8點30分收到槍擊警報,稱在地鐵站聽到爆炸聲,8點40分消防員也在回應地鐵站煙霧狀況的報告。截止到紐約時間中午12點,發現16人受傷,其中10人中槍,5人傷勢嚴重,不過情況穩定;傍晚最新消息指10人中彈,至少29人受傷,5人重傷。

當地上午8點34分,警方趕到現場,確認有人腿部中彈。上午10點左右,警察在附近醫院找到5名傷者,現場一名警官報告說,在槍擊事件中,大約有10人被槍擊或受傷。

8點47分,警方要求增援警力搜查嫌疑人。警方表示,嫌疑人是一名男子,背著背包,穿著橙色的建築服裝。

紐約地鐵月台上有8、9個傷者,其中有人把照片中的傷者拖到他們的車廂R車,車隨後開啟,他們幫忙止血,之後傷者告訴周圍的人,說有一個人的單車進來後,單車爆炸了。 (彭先生提供)
紐約地鐵月台上有8、9個傷者,其中有人把照片中的傷者拖到他們的車廂R車,車隨後開啟,他們幫忙止血,之後傷者告訴周圍的人,說有一個人的單車進來後,單車爆炸了。 (彭先生提供)

上午9點許,有報告稱嫌疑人身穿 MTA (大都會運輸系統)制服,戴著防毒面具和橙色建築背心,乘坐地鐵逃離現場。除了槍擊事件外,警方還在第36街車站找到了多個未引爆裝置。

警方更新的嫌疑人描述將嫌疑人描述為一名身高5呎5吋、體重180磅的黑人男子,身穿橙色背心,背著建築包。

警方消息人士稱,當車門關閉時,這名槍手向擁擠的北行N線列車車廂內投擲了幾枚煙霧彈,然後向乘客開火,開槍打死五人,打傷8人。警方表示,其中一名受害者昏迷不醒,情況危急。

MTA接近9點發出公告,地鐵D、N、R車從布魯克林36街一站,來往布魯克林、曼哈頓、皇后區的雙向路線都暫停行使,需要搭乘上述路線的乘客,請詢求其它交通路線。

拜登表示將盡力協助紐約市

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在事發後隨即發布聲明:「總統對紐約市地鐵剛剛發生的槍擊事件感到難過。白宮高級官員已經與紐約市長Eric Adams、紐約警局局長Keechant Sewell聯繫,提供一切所需的協助。」

紐約府新聞秘書利維(Fabien Levy)在推特發聲明表示「市長將繼續跟進發展。在我們收集更多信息的同時,我們要求紐約人為了他們的安全遠離該地區,以便急救人員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並進行調查。」

美國ABC7台報道,一名聯邦調查局官員表示,他們正在協助紐約警察局,目前尚不清楚該事件是否與恐怖主義有任何聯繫,但聯邦調查局總部正在監控。

目擊者:傷者腿部「血淋淋」

混亂從上午8點30分之前在R車地鐵車廂內開始。

目擊者彭先生告訴《大紀元》記者,上午8點20分左右他搭乘R車地鐵從南往北入站36街,車廂門一打開,就看到車站上煙霧瀰漫,煙霧中看到有人躺在地上,有人的臉上和衣服上帶著血跡,一個人一瘸一拐地走出對面煙霧瀰漫的N車列車車廂、往R車車廂走,有的人在打電話,有的人在哭,一片混亂。

彭先生說,他目擊有3、4名不同膚色的傷者躺在地上,都是下體大腿的部位「血淋淋」。因煙霧瀰漫,站台上有多少人,看得不是很清楚。他判斷要麼發生槍擊,要麼發生炸彈爆炸。

其中一名傷者被人抬著進到彭先生所在的這節車廂,彭先生說,車廂內的坐著的人幾乎全都站了起來,驚呼「上帝啊」「怎麼回事」。這名傷者一動不動,一名乘客為他包紮止血。

彭先生說,傷者後來可能疼醒了,一名非裔乘客詢問他,這名傷者說他在北行的N線地鐵列車內,見到一名人推著單車上地鐵,之後就聽見「砰」的爆炸聲。

R車開到25街時,不再往前開,全體乘客下車上到地面。彭先生說,他看到傷員被急救人員用擔架抬上救護車。出站後,他看到警車和消防車不斷急駛過來,他走到五大道才搭到巴士。

彭先生說,之前看烏克蘭戰爭,感覺很遙遠,現在看到身邊發生的事,對他的觸動很大。他說地鐵站內很多人深受刺激,有人嚇哭了,一名50多歲的西語裔大伯邊哭邊打著電話,一名西班牙裔的女士打電話時,手都抖得厲害。#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