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呼籲在本月8日至10日將進行「全民快測」。衛生防護中心昨日表示,如果發現陽性的話,需要於24小時內申報。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昨早在港台一個節目表示,不少市民憂慮驗出陽性後入住社區隔離設施,故不願做測試或呈報,他建議政府清晰交代送往隔離設施的條件,市民能否自行選擇在家隔離。

市民在「全民快測」時,不用呈報陰性結果,若果發現陽性,需要於24小時內透過網上平台或24小時熱線1836119申報。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在昨早的疫情記者會上詳述「全民快測」呈報過程,需要申報的市民要先輸入個人資料及可接收短訊的電話號碼,以便傳送電子版隔離文件,再上傳陽性結果相片,之後會獲發隔離令,整個過程需時10至15分鐘。

衛生署會了解患者家居情況,是否適合在家隔離或要到隔離設施,核實個案後再作治療安排。徐樂堅指系統每小時可處理約6萬個個案,系統只接受新的陽性呈報個案,署方會提供醫療支援及物資包等。

他提到如患者家庭成員中有高風險人士,即70歲或以上長者、5歲或以下小童、懷孕28周或以上孕婦及免疫力較弱人士,或者居住在劏房、籠屋等共用廚廁的居住環境,則不適合家居隔離。

林鄭說不擔心市民不申報

整個「快測」屬自願性質,被問到有何誘因去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措施能減少病毒傳播風險,相信市民每日都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從而採取保護自己及家人的程序,亦令大家更早適應使用快速抗原測試。當社會在復元後,如需要用快速抗原測試,不需擔心不懂使用。她指有關措施有利政府掌握社區感染情況,早日截斷傳播鏈,令本月21日可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學校復課,不擔心市民因為需入住隔離設施而不申報。

她指雖然確診數字一直回落,但是相比過去幾波疫情,每日最高確診人數只有約150宗,現時仍有約3,000宗,是相當高的數字。而根據運輸及房屋局的數字,市民出行情況由半個月前約428萬次,到本月1日增加到540萬次,她呼籲市民不能掉以輕心。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則指,至今已在全港18區派發265萬個防疫服務包,當中11.6萬個是「逐家逐戶」派發,預計日內可完成向全港270萬戶派發服務包的工作,較原定7日時間早2日完成。如果有市民未收到防疫服務包,或者快速檢測套裝已用完,也可於7日起到全港90個補領站領取。

社協指不少長者不懂做快測 快測平台申報遇困難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昨早於港台節目表示,在先前疫情高峰時,社協收到多宗市民求助,包括有長者懷疑自己確診,但不清楚如何進行快速測試。社區組織協會的員工人手不足,難以去長者家中教學,即使想發教學短片予長者,亦苦於對方沒有智能手機。她又指快測包上的文字小而且沒有教學圖,長者或因操作錯誤,以致流鼻血。

連瑋翹表示,現時疫情情況已有好轉,政府及相關組織增加有關快速測試的宣傳,市民更容易接觸相關資訊。但根據社協的記錄,街坊普遍對於全民快速檢測反應不熱烈,畢竟不少長者和街坊已經確診並康復,進一步減低進行快測的動力。

市民對於如何申報網上平台仍有困難,連瑋翹表示即使市民的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都未必懂得向當局網上平台申報。很多長者不懂得使用電子科技,所以確診亦會選擇不申報,或者遲申報。現時推行疫苗通行證,未有申報就難以取得陽性證明。長者需要協助才能發電郵予衛生署申報陽性結果,但普遍會遲一個月才收到回覆,同時發短訊叫當事人前往電子平台申報。接通電話申報熱線非常困難,連瑋翹建議政府增加其它渠道申報結果。

市民或因不想入隔離設施  不呈報陽性結果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昨早在港台一個節目表示,市民不想做快速測試或呈報陽性的一個原因,是不想進入社區隔離設施,他建議當局清楚交代有關準則,包括甚麼條件才要入住隔離設施,能否自行選擇居家隔離等。

不過林緯遜指,全民快測若能找出高傳染性患者,能避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時疫情死灰復燃,或復活節假期間疫情反彈。◇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