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統計處昨天(21日)公布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2月份按年錄得通脹1.6%,上月按年錄得通脹1.2%,低於市場預測的1.9%。

按商品與服務「9大類別」,食品價格年比上升3.6%(上月按年升2.8%)、住屋降0.3%(降0.4%)、「電力、燃氣及水」降2.7%(降2.4%)、煙酒升1.1%(降0.2%)、衣履升8.0%(升6.1%)、耐用物品升2.0%(升2.0%)、雜項物品升0.1%(降1.1%)、交通升7.0%(升6.4%)以及雜項服務升1.2%(升1.0%)。

進一步細看商品與服務「88個組別」,一年來價格升幅首五依次為新鮮蔬菜漲24.9%(上月按年跌3.9%)、港鐵車費漲16.9%(漲16.9%)、男裝鞋漲15.6%(漲8.5%)、其他娛樂及假期開支漲14.8%(漲6.2%) 與其他新鮮海產漲12.7%(漲23.9%);而價格跌幅首五則依次為豬肉跌18.5%(上月按年跌14.1%)、電力跌6.7%(跌6.7%)、影音器材跌6.5%(跌4.1%)、藥物跌5.5%(跌6.7%) 與家禽跌2.1%(漲0.5%)。

百貨中,10年來升幅最多的是鮮果,上揚119%;若觀察遠至30年,通脹之霸為牛肉,飆升了462%,年度化漲幅為5.9%。

2月份甲類CPI按年錄得通脹1.6%、乙類CPI為通脹1.6%、丙類CPI為通脹1.7%。此外,若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後(即基本通脹率),綜合CPI錄通脹1.6%。(註:甲、乙、丙類CPI定義在尾段。)

政府發言人表示:「將2022年首兩個月的通脹數據合計以消除農曆新年在不同時候出現的影響,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為1.5%,稍高於2021年12月的水平。由於來自內地的新鮮蔬菜供應在月內因疫情引致的運輸干擾而受到短暫影響,基本食品價格的升幅擴大。能源相關項目及個別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例如交通和衣履)價格的按年升幅仍然明顯。不過,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大致受控。」

展望未來,在主要先進經濟體通脹高企和國際能源及商品價格飆升的情況下,外圍價格的上升壓力勢將維持。然而,嚴峻的本地疫情重創經濟活動,料會在短期內抑制本地價格壓力。同時,內地食品供應回復穩定應有助控制基本食品價格的上升壓力。整體來說,基本通脹在短期內應會維持溫和。

根據Numbeo的比較,香港整體消費價格比倫敦略低3.7%,餐廳價格更便宜32.8%,但日常用品卻貴33.2%。

不同開支範圍的住戶之消費模式各有差別,物價轉變對他們的影響也不會一樣,故統計處將CPI分成3個類別,即甲、乙及丙類,它們乃根據住戶每月平均開支水平而計算相應消費品的價格變化。甲、乙及丙類CPI分別涵蓋本港約50%、30%及10%的住戶。這些住戶在基期內(即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的每月平均開支(港元計)分別為6,500元至27,999元、28,000元至48,499元及48,500元至91,999元之間。@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