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3月19日表示,中國多個省份面臨「同時段多地市」發生疫情的局面。 3月18日,中共國家疾病防控局表示,「動態清零」政策符合中國國情,但專業人士分析:繼續「動態清零」讓已艱難的地方財政更緊張。

中國累積疫苗接種截至3月19日已達32.23億劑次,截至3月18日,60歲以上人群完全接種率為80.27%。高劑量的疫苗接種未能緩解當下中國本土疫情快速傳播的壓力。中共在3月19日下午官宣,中國本土疫情還處於發展階段,要儘快實現「動態清零」;而香港近日新確診的人數每日已高達2-3萬人。

3月20日晚,中共央視新聞報道了梁萬年對「動態清零」的最新解讀。梁萬年是中國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該小組隸屬於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梁萬年稱,「動態清零」有兩層含義,其一為無病人的理想狀態,其二為一旦有疫情,要「快速識別」,並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

梁萬年介紹,要安排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互補協同,以便儘早發現疫情。他說:病毒在「和我們賽跑」,並把西方「與病毒共存」的理念描述為「躺平」,即不作為。然而無論哪種檢測都避不開檢測經費來源問題。

基於中國目前持48小時核酸檢測才能通行的要求,通常大規模全民核酸檢測少則三輪檢測,多則六輪或更多。以鄭州為例,今年1月3日至11日期間,鄭州完成四輪全員(1,200餘萬人)的核酸檢測,以及六輪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每人的檢測成本估計為24元(人民幣,下同)至48元,合計下來費用可觀。

「動態清零」費用對地方財政壓力大

3月21日,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Albert Song)對大紀元表示,中國地方財政壓力非常大,中共的「清零」政策加劇了中央和地方財政的矛盾,並且矛盾是「越來越激化、越來越明顯」。宋維駿在中國金融行業有27年的從業經驗,專注中國政治和經濟領域方面的研究。

他說:「我收到一些信息,一些地方政府希望把疫情搞大,逼中央出台放鬆的防疫政策,別『清零』,所以出來一個新詞叫『動態清零』,估計後續的防疫政策還會慢慢放開,因為這種模式在全世界證明是行不通的。」

中央和地方財政矛盾日益尖銳

今年地方財政早已捉襟見肘,可以從發放新增貸款規模以及地方財政對中央財政的依賴程度看出。中共一般在兩會以後確定每年的新增債務規模,然後從中央到省市,再到縣區的逐步下發,真正發債券得等到5-6月。但因為這幾年財政緊張,去年12月中旬就確定新增債務1.788萬億元,到目前已經發出去約70%。其次,李克強最近發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稱,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加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

由於地方貪腐或巧立名目,地方財政支出大,一直入不敷出,每年僅8個省市的財政情況好一點,其它的都不行;因此中央會拿走超過中央政府需求的稅收,然後地方會拿到中央返還的資金,這就是「轉移支付」。

宋維駿解釋,這是中央通過「轉移支付」來控制地方政府。 「中央這些年集權的特點是『財權上收、事權下放』,中央抓財政權,控制比例達到了70%,但下放了辦事權。那麼對於地方政府來說,事情辦得多了,但拿到的錢卻少了,不得不依賴中央的『轉移支付』。」「這已是中央和地方財政近期的矛盾焦點。」

中國地方財政的壓力還可以從稅收和土地出讓金這兩方面來判斷。中共的財政部門有四本賬,最主要的兩本是一般公共預算(稅收的來源)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賣地收入的來源,即土地出讓金,也就是俗稱的土地財政)。中央約用了6年的時間把樓市給壓住了,地方非常不滿,因為賣地收入下滑,地方財政緊張。

「清零」政策使地方財政的壓力很大。去年已有地方財政處於實質性破產狀態,財政支持不下去了,連工資都發不出來,更別說社保基金的缺口,還有農村方面的剛性支出都需要財政來源。

宋維駿表示:「現在經濟下滑,稅收上不來,房地產市場又不活躍,土地財政上不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壓力都比較大。目前,中央和地方財政的矛盾越來越激化,越來越明顯。」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於2021年8月18日發布的《財政藍皮書: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21)》披露:2025年,財政缺口約為10.65萬億元。

上海防疫措施已變

雖然中共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疾病防控局局長王賀勝3月18日表示,「動態清零」效果是好的,「儘管『動態清零』的防控措施會對部份地區的生產生活帶來一些影響,但這些影響是短期的、範圍是有限的。」但上海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吳凡同日表示,上海的「打法變了」。吳凡同時也是復旦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吳凡說,上海今天不封城、不停擺,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被「逼」出來的。因為「上海不只是上海人的上海,也是中國人的上海,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無可替代,甚至會影響國際經濟的大局」。

上海是一個有近3,0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吳凡說,如果上海的貨櫃港碼頭停擺了,會有很多國際貨物貿易受牽連;如果封城,停擺一周、十天,對減緩疫情有利,但從經濟民生角度看,很多中小微企業、打工者都得停工,各種損失太大,是難以承受的。

就上海的疫情有多嚴重,吳凡說,「以前的病例數字只是冰山一角」,現在得把「冰山底部兜住」,才知道具體情況。她明確表示,上海的感染人數短期還會繼續增加;同時也感慨,上海的疾病防控人員和基層防控人員已經「太疲憊了」。

吳凡認為:目前上海正在努力探索一條疫情防控的新路——城市運行不停擺,通過分級分類,實現社會面的「動態清零」。

24日凌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其個人微博發布長文指,上海是一個超大型的國際城市,這次面對無症狀感染為主的Omicron毒株攻擊,而當疫情出現蔓延,如果想不讓城市停擺,就需要在數據支撐下不斷做策略調整。

他在文中提到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線預發表了關於疫苗作用的論文,認為文中提供的數據「奠定了中國未來走出疫情的底氣」。

他又說,上海疫役,「不搞一刀切,希望在儘量無疏漏篩查的同時能夠最小化影響生活」,絕不走「抗疫回頭路」。◇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