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居地為姓

若干氏族遷徙到新居地後,便以所居住地方的地名或特色為姓,例如戰國時齊國的陳仲子,本為齊國世家,後來他辭去爵位,舉家遷到于陵這個地方,從事耕讀生活,於是他的後裔便以「于陵」為姓。

又如鄭國的大夫子產,居住在東里,他的子孫便以「東里」為姓。

或者以居住地的特徵做為姓氏,如東郭、南宮、西門、北丘、百里、池、城、柳、李、林、楊、關、涂……等,這一類的姓,在漢人社會中,為數頗多。

七、以祖父的字或名為姓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各諸侯國君主的玄孫(即曾孫),不得再稱公孫,而應以祖父(也就是諸侯國君主的兒子)的字為氏(即我們所謂的姓),像施、游、孔、顏、董、袁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如果祖父沒有字的話,那就以祖父的名為氏(姓),像這一類的姓有:金、少、湯、童、展、苟、慶父、高陽等。

八、以排行次第為姓

古時兄弟姊妹的排行,常常以伯、仲(有時也用孟)、叔、季作為長幼的順序。

像商代所封的諸侯孤竹國的國君姓墨胎,名元,由於他排行老大,死後又被謚為「夷」所以後來大家都稱他為伯夷,他曾經跟他的弟弟叔齊一塊勸阻周武王不要討伐商紂王,周武王志在天下,怎麼肯聽這種勸告呢,結果滅了商得到了天下,伯夷、叔齊兄弟恥於做周的臣民,吃周的糧食,兄弟倆雙雙跑到首陽山躲了起來,最後活活餓死在首陽山。

伯夷死後,他的後人便以他的排行「伯」字作為姓。同樣的,春秋時,衛國大夫仲叔于奚的後裔,用「仲叔」作為自己的姓。

宋.李唐《采薇圖》畫上伯夷、叔齊,面容清瘦,目光堅定,神情、姿態生動傳神(公有領域)
宋.李唐《采薇圖》畫上伯夷、叔齊,面容清瘦,目光堅定,神情、姿態生動傳神(公有領域)

九、皇帝賜姓

古代帝王集天下大權於一身,幾乎可以為所欲為,而顯得無所不能,有時為了籠絡邊疆少數民族領袖,或為了獎勵有功臣子,賜以跟皇帝一樣的姓。如唐初對開國功臣徐勣,賜他姓李,唐末賜沙陀族首領姓李,如李克用、李存勗,也曾賜黨項族西夏國主姓李,如李元昊;宋朝也依葫蘆畫杓,再賜西夏國主姓趙,於是李元昊就變成了趙元昊了;明末,為了鼓勵鄭成功反清復明,就讓他姓朱,所以鄭成功被稱為「國姓爺」。

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才,更是台灣發展史上不能被遺忘的人物(公有領域)
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才,更是台灣發展史上不能被遺忘的人物(公有領域)

這種賜姓的風氣,漢人皇帝固然常用以作羈縻、籠絡或鼓舞臣下的手段,就是由胡族所建的王朝,也喜歡玩這種把戲,例如鮮卑宇文部所建的北周,就曾經賜隋朝建國者楊堅(在北周被封為隋公)姓「晉六茹」(這是鮮卑話的音譯,他的本義,已經不可考了),也曾賜唐朝建國者李淵的先人(也在北周為官)姓「大野」氏(也是鮮卑話的音譯),可見賜姓是胡、漢民族都愛用的招數。

還有跟賜姓相當接近的,就是漢朝跟匈奴實行和親,就是說漢朝把宮廷中的女子(當時叫做良家子)任命為公主,嫁給匈奴的單于(匈奴族稱元首為單于),時代久了,到了後來有些匈奴貴族跟漢人混雜而居後,自認是漢朝皇帝的外甥,可以跟舅舅的姓,所以魏晉時,許多匈奴貴族都姓了劉氏,像劉淵(建有漢政權,史稱漢趙或前趙),劉豹、劉曜、劉衛辰等。

再如北魏孝文帝推行全面華化時,其有一項改鮮卑姓為漢姓,於是許多鮮卑人的多音節的姓氏,都改成單音節的漢姓,或類似漢人的複姓,如丘穆陵氏改為穆氏、步陸孤氏改為陸氏、賀賴氏改為賀氏、獨孤氏改為劉氏、賀樓氏改為樓氏、勿忸于氏改為于氏、紇奚氏改為稽氏、尉遲氏改為尉氏、拓跋氏改為元氏及拔技氏……等,類似這種也都跟賜姓相當。

十、因避禍而改姓

例如春秋時陳厲公之子陳完,因陳國發生內亂,於是逃到齊國,當上了齊國大夫,就改陳氏為田氏,古文獻稱之為田敬仲。

再如漢初軍事家韓信,因為功高震主,而且劉邦疑心病又重,於是就藉故把韓信給殺了,韓信的後人為了避免被人家指指點點,於是就改姓何氏。

明初黃子澄的後人,改姓田氏,在我國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至於一般小說中,因避禍或躲避仇家的追殺,而改姓避走它鄉的例子就更多了。

十一、未成年子女 隨母嫁改姓

未成年子女隨母親改嫁,為了撫養方便,於是往往讓未成年子女隨改嫁丈夫的姓,這種情形可以說是史不絕書,即使到了現在還是時常可以見到。

在古代如果隨母改嫁的未成年子女,成年之後如果有了功名,通常都會改回原來的姓,以光宗耀祖,如宋朝的范仲淹,幼時失怙,隨母改嫁朱氏,於是就姓了朱,後來考取了功名,便認祖歸宗,恢復姓范。

范仲淹像(公有領域)
范仲淹像(公有領域)

十二、因入贅而改姓

中國人尤其是漢人,特別重視宗祧觀念,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認為繼承祖宗的香火,是子孫的重責大任,而這個大任是要男孩子來承擔。如果某人只生女孩子,但是又要繼承祖宗的香火以及財產,這時就用「變通」的方法,給女兒招一個丈夫進來,召進來的女婿稱為「贅夫」或「贅婿」。這個贅夫或贅婿要改姓妻子的姓,這樣生下來的孩子,跟女方同姓,就可以繼承祖宗的香火了。

十三、因出家而改姓

佛教傳入中國初期,並沒有多少信徒,在三國以前,更沒有人出家為僧,到了南北朝後,開始有中國人削髮為僧了。當時的高僧多半是從西域來的,像佛圖澄、鳩摩羅什等,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對這些從「外國」來的人,都以他們所來自的國家名稱作為他們的姓。

例如:來自天竺(印度)的就姓竺,來自西域石國的就姓石,來自安國的姓安,來自高麗的姓高……等,他的徒弟出了家就以師父的姓為姓,像竺法雅、帛法祖、康法暢……相當的混亂,一直到佛圖澄的弟子道安(原姓衛)出現後,他認為佛教的開山祖師是釋迦牟尼,既然出家人都皈依了佛祖,就應該以佛祖的姓為姓。

所以從道安之後,所有出家僧尼一概以釋為姓,大家不妨看今天出家的和尚、尼師在法號前,都會加一「釋」字,作為家人的姓,如果把海峽兩岸的佛教出家人加在一起,人數也不少,也算是一個大姓。

十四、邊疆民族的譯音姓

自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中國境內就聚居了許許多多的民族,其中由華夏、東夷、荊吳、百越所融合而成的漢人居絕對多數,而且多半聚居在江、河、淮、漢流域,以農業為主。

除漢人之外,還有許多民族,多半分布於邊疆地區,傳統上稱之為邊疆民族或少數民族,這些邊疆民族也是構成中國的一份子,而且在歷史上也曾建立過許多漢人式的王朝,統治著廣大的漢人,像諸胡列國(註)、北魏、東西魏、北周、遼、金、元、西夏、清等王朝。

(註:諸胡列國,一般文獻書籍稱之為五胡十六國,其實既不只五個胡族,也不只十六國,所以稱之為諸胡列國較為合適。)

元、清還統治了整個中國,如果仔細統計一下,這些胡族所建立的王朝,累積統治年代比漢人王朝統治年代還要長得多,所以筆者在許多論著中,都一再強調,一部國史是由胡、漢民族所共同建構而成。

既然邊疆民族在國史上具有如此重要性,當然有許多邊疆民族移居內地,由於他們的語言跟漢語不一樣,尤其北方的各個民族,他們語言都是多音節的,跟漢人的單音有極大的差異,以漢字音譯他們的姓,很明顯地看出跟漢人的姓不同,像獨孤、賀蘭、呼延、尉遲、慕容、博爾濟錦、耶律、完顏、愛新覺羅、葉赫拉那……等。他們如果移居內地,由於他們的姓跟漢人不一樣,自然會引起內地漢人的注意,甚或造成困擾,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往往取原來姓的第一個音或諧音、或者以胡姓的意思譯為姓字,比方說蒙古族的博爾濟錦氏,往往音譯為包、鮑、白,慕容氏改為慕氏,愛新覺羅譯為金氏,葉赫拉那譯為葉氏或那氏……此類例子不勝枚舉。◇(未完,下周二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