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因歡迎台灣設立「台灣代表處」受到中共多方打壓。中共甚至威脅跨國公司斷絕和立陶宛的聯繫。路透社報道,在這種中共施壓背景下,德國大陸集團一名高管透露,公司將繼續在立陶宛投資一家工廠。
兩名知情人士在去年12月告訴路透社,中共正在向大陸集團施壓,要求其停止使用立陶宛製造的零部件。
中華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2021年11月18日成立並掛牌運作,引發中共不滿,宣布召回中共駐立陶宛大使,並祭出一連串政治、經濟制裁。
中共已敦促跨國公司與立陶宛斷絕關係,否則將面臨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路透社報道,北京此舉將跨國公司拖入外交爭端,並將北京自己置於與歐盟衝突的軌道上。
大陸集團立陶宛工廠負責人告訴當地報紙Verslo Zinios,公司的投資計劃沒有改變。
「我們在立陶宛的計劃與我們一開始所說的相同——1,500個工作崗位和超過1.85億歐元(2.1億美元)的投資。」媒體引述沙彥‧阿里(Shayan Ali)的話說。
當被問及來自中國(中共)的貿易壓力時,阿里說,工廠「無疑受到形勢變化的影響,我們竭盡全力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他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大陸集團在2017年表示,將在立陶宛工廠投資9,500萬歐元,創造1,000個工作崗位。緊隨其後的是去年宣布對該工廠追加投資9,000萬歐元,再創造500個就業崗位。
「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偏離計劃的投資時間表。」大陸集團發言人告訴路透社。
大陸集團在立陶宛擁有多個生產出口零部件的生產設施,中國是大陸集團汽車零部件的最大進口國之一。
今年1月,歐盟在美國、澳洲和台灣本身的支持下,就北京對立陶宛所謂的貿易限制向世界貿易組織發起針對中共的貿易訴訟。
中共外交部去年12月否認北京曾向跨國公司施壓,要求其不要使用立陶宛生產的零部件,但表示其公司不再信任立陶宛。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中共已經停止進入立陶宛的貨運列車,削減立陶宛的信用額度,甚至有報道稱立陶宛出口商無法為他們的貨物在中國海關清關,立陶宛被從中國海關登記處除名。
「The Hill」刊登前國會議員、波羅的海核心小組創始人John Shimkus和國際共和研究所跨大西洋戰略高級主任Jan Surotchak 合寫的評論文章說,如果真的是中共對立陶宛實行進出口禁運,這將直接違反國際貿易法。此外,有理由認為,中共干預大陸集團等私營公司的業務也是非法的。
立陶宛有對抗強大威權勢力的歷史。從一戰後反對布爾什維克的「自由鬥爭」,到1990年成為第一個宣布脫離蘇聯獨立的蘇維埃國家,國內外的民主理想和政治主權夢想已深深植根於民主立陶宛人的DNA中。
文章說,中共的目標不僅僅是立陶宛,而是全世界。這是中共試圖開創的先例,跨大西洋夥伴關係有責任確保這種經濟脅迫和勒索行為不會盛行。#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