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觀看了Netflix一齣新上架的英國德國合拍電影《慕尼黑交鋒》(Munich – The Edge of War),令我對1938年《慕尼黑協定》的歷史感到興趣,更感嘆歷史竟然會如此相似。執筆之時,俄羅斯仍未出兵入侵烏克蘭,局勢與當年德國想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有點相似,究竟各國領袖能否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呢?
電影改編自虛構的小說作品,男主角是1938年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身邊的一位年輕秘書Hugh,他跟隨張伯倫到德國慕尼黑跟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國家領袖討論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問題。在出發前,他被英國特務組織安排一個連首相都不知道的秘密任務,要求他跟他的牛津大學舊同學、德國外交官Paul聯絡,接收一份揭露希特拉計劃入侵歐洲各國的文件……
《慕尼黑交鋒》不是特務片,而是一齣拍攝得相當寫實的歷史劇情片。以英國人Hugh和德國人Paul兩位小人物做故事主體,側寫《慕尼黑協定》整件歷史事件,令觀眾容易代入其中,亦可體會到在大時代之下,就算你不理會政治,歷史和政治洪流也會將你捲入去。關於Hugh、Paul和Lena三位舊同學的回憶和成長的劇情線,令這齣冰冷的歷史片變得人性化,能夠牽動觀眾的情緒。
戲中有大量關於首相張伯倫的劇情,可以作為講述邱吉爾的電影《黑暗對峙》(Darkest Hour)的前傳,讓觀眾知道更多歷史面貌。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局的我們,在觀看《慕尼黑交鋒》的時候,或許會不斷恥笑當年張伯倫和其他英國人十分天真,以為可以用言語和談判去說服希特拉不要侵略歐洲國家,又以為希特拉會恪守承諾。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只有教訓,沒有人有水晶球可以預知未來,《慕尼黑交鋒》某程度上為張伯倫和綏靖主義平反。根據電影的描述,當年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和部份歐洲國家都不想再發生戰爭,導致到當時英國主流社會起初支持張伯倫的綏靖主義外交政策,所以這並非張伯倫一個人的錯誤。
另一個有趣之處是,原著小說作者是英國人Robert Harris,但電影導演是德國人Christian Schwochow。導演在片尾用文字交代「《慕尼黑協定》為英國及同盟國爭取到1年時間備戰,最終擊敗德國。」這說法也像為《慕尼黑協定》平反,說明綏靖主義雖然犧牲了一些國家和人命,但能夠成功拖延時間,爭取更多時間備戰。潛台詞是如果英法等國家當時立即全面跟德國開打,反而會輸給德國,歷史將會改寫。◇
(編者按:本版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