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省於2000年時出土了一枚恐龍蛋化石,科學家近期研究發現,該恐龍胚胎化石屬於一隻沒有牙齒的獸腳類恐龍,估計已有7,200萬至6,600萬年的歷史,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一枚恐龍胚胎化石。
綜合媒體報道,由中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對這個完好保存在蛋化石裏的恐龍胚胎進行了研究。該化石是在江西省贛州市的晚白堊世地層中發現的,目前館藏於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該博物館將這個標本暱稱為「英良貝貝」(Baby Yingliang)。
研究發現,這個恐龍胚胎保存狀態相當原始,沒有受到化石化作用的太多干擾,清晰展現了其存活時的狀態。該個體從頭到尾總長度估計為27厘米,蜷曲在一個長度為17厘米長形蛋化石中。研究人員相信,這隻恐龍長大後可達2至3米。
根據標本短高且無牙的頭骨,「英良貝貝」被確定為竊蛋龍類(oviraptorosaurs)。該物種是一類身披羽毛的獸腳類恐龍,目前已知來自亞洲和北美的白堊紀地層。
「這個蛋裏面的恐龍胚胎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化石之一」,共同參與研究項目的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史蒂夫‧布魯薩特(Stephen Brusatte)說,「這隻出生前的小恐龍看起來就像一隻蜷縮在蛋裏的小鳥。」
加拿大卡加立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副教授澤倫尼次基(Darla Zelenitsky)則表示,恐龍寶寶的骨頭小又脆弱,能夠以化石形式保存下來的情形相當罕見,因此發現這隻完整保存的偷蛋龍胚胎是相當幸運的事。
她還說,由於鮮少有完整的恐龍胚胎骨骼保存下來,因此直到現在,學術界對於恐龍胚胎孵化前在蛋裏面是如何活動的仍知之甚少。
研究團隊發現,「英良貝貝」的保存姿勢在已知的恐龍胚胎中是獨一無二的,其頭部位於身體下方,腳在兩側,身體背部沿著蛋的鈍端蜷縮著。這種姿勢與現代鳥類的胚胎類似,而在以前的恐龍胚胎化石中從來沒有發現過這種情況。
據了解,鳥類在孵化前不久會產生一系列的收縮姿勢,即彎曲身體,把頭伸到翅膀下面。如果胚胎沒有完成這種姿勢,孵化失敗而死亡的風險就會提升。
「恐龍胚胎是最稀有的化石之一。它們中的大多數保存都不完整,骨頭會錯位」,帶領該項研究的英國伯明翰大學古生物學家馬慧芯(Fion Waisum Ma)說,「我們對『英良貝貝』的發現感到非常興奮,它的保存狀況非常好,我們可以憑藉它來回答很多關於恐龍生長和繁殖的問題。」
接下來,研究人員計劃對這枚恐龍蛋化石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這項研究成果於2021年12月21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iScience》雜誌上。#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