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想過如果上課看不清楚黑板字、晚上無法好好念書、不自覺撞到人,或是用餐時夾不到想吃的菜等狀況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會如何嗎?雖然這些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只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但是對於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egeneration,IRD)患者來說,卻是非常困難的挑戰,也對照顧者造成重大的影響。
何謂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
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眼科部醫生楊長豪說,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為基因變異所致,是一種致盲性的眼睛疾病,嚴重者將會引起視力障礙,導致患者行動不便、降低生活品質,造成患者心理沉重負擔,甚至因為視力的影響無法工作維持生計。
依據基因變異類型和受影響的細胞,不同類型的基因性視網膜退化在發病、嚴重度和疾病惡化上也不一樣,其特性是桿細胞和錐細胞逐漸退化,目前已確定人體超過260個基因與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相關。
IRD的好發族群和造成的影響
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秘書長暨台大醫院眼科部醫生陳達慶說,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是一種早發性疾病,好發於幼兒和青少年,會造成視力模糊、視野狹窄、夜晚視力下降等症狀,對於日常生活和學習狀況產生重大的影響,失去正常孩子應該有的生活。
另外,在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當中,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LCA)是最早發、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也最可能造成失明,約佔總疾病人數的5%。
次世代基因定序突破確診困境
楊長豪表示,以往在臨床上想要協助這群患者時,總是困難重重,第一個會面臨到的難題就是基因診斷的困難性,因為致病的基因眾多,加上表現型分歧,因此醫生在做病程預測、遺傳諮詢時,甚至尋求治療方針,都非常有難度。
舉例來說,許多案例無法以眼底表現直接預測可能的1、2個特定基因,造成需要以傳統定序的方式一一求證,相當耗時費力。所幸現在有次世代基因定序,讓這群患者的基因確診比例逐年提升,有準確的分子診斷,在病程預測和家族遺傳諮詢上,能獲得較多資訊。
IRD患者的臨床表現和三大症狀
陳達慶提出,患者的視網膜中,由於感光細胞(桿狀細胞先受到影響)或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出現異常或死亡,無法正確或根本無法製造蛋白質,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會失去視力。
臨床表現上,患者在嬰幼兒時期的特徵是視力會逐漸衰退、昏暗或黑暗的環境中很難看清、無法校正的中央視野、強光適應困難等;還有一些基因變異也可能同時引起與視力無關的其它器官病症,包括聽力喪失、神經系統異常等。
此外,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患者會出現下列3大症狀。
1.視力問題
許多患者的眼睛從外觀上完全看不出異常,但是卻會因為視力問題引起許多生活上的不方便,或是因為看不見容易形成「故意不理人」的誤會。
2.夜盲症狀
白天時行動自如,與一般人沒有甚麼不同,但是到了晚上卻會陷入一片黑暗,無法辨認周圍是否有障礙物,動不動就撞到東西。
3.管狀視野
管狀視野指的是視野範圍縮小,如同從管狀物(如吸管)看出去一般,也許患者能閱讀書籍、看得到路牌標示,但卻看不到略微上下左右的障礙物,或是旁人遞給他的東西。
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獲罕病認列
以往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沒被列入罕見疾病保護之下,患者無法提升治療品質,所幸在醫界和民間團體的努力之下,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當中,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獲得罕見疾病認列,讓更多患者受到醫療政策保護,擁有更多的治療權益,同時也能減輕罕見疾病患者就醫的經濟負擔。
翻轉黑白「視」界 擁有彩色人生
在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這個大家族中,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之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藥物最多只能延緩病程速度,或是攝取抗氧化劑、葉黃素等保健品,輔助延緩病情,而如今醫界已有適當的治療方法,讓患者在病情惡化前,能及早得到治療,使他們眼裏的世界不再黑白,也可以擁有彩色的人生,看見光明的「視」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