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矽谷是創業者的樂園,這裏孕育出了蘋果、谷歌、臉書、特斯拉、PayPal、Airbnb、Uber、Lyft、Zoom等等,這裏匯集了眾多的有熱情年輕人,也匯集了大筆的天使基金和風投基金,奠定了眾多初創企業的成功基礎。不過,現在的矽谷卻蛻變成了科技巨頭的天堂,有前景的小公司紛紛被這些大公司兼併,科技巨頭企業的工程師們拿著豐厚的收入,享受著優渥的公司福利,卻越來越缺乏創業的勇氣和土壤。

譽為全球創新之源的矽谷,從1960年代開始,似乎每隔十年都會誕生一批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的創新公司:1970—1980年代的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蘋果(Apple),1990年代的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雅虎(Yahoo);20世紀初的面書(Facebook)、貝寶(PayPal)、特斯拉(Tesla);2010年前後的Airbnb、Uber等。

谷歌公司在矽谷山景城的總部。(Shutterstock)
谷歌公司在矽谷山景城的總部。(Shutterstock)

不過,現在的矽谷卻好久都沒有出現令人驚艷的公司,最近能讓人有印象的好像只有Zoom了。

看看5~6年前的矽谷,大公司不斷地攻城掠地擴張。Pinterest成立5年估值超116億美元,Airbnb成立5年估值超過250億美元,Uber單輪融資35億美元、成立5年估值破600億美元,Lyft半年內連融兩輪總額近20億美元、成立3年估值破50億美元……

然而那波繁榮後,矽谷創業氛圍就開始冷卻。Pitchbook統計,2015—2017年兩年間,矽谷地區種子階段融資數量下降約40%,季均融資筆數從2015年1,500筆下降到2017年900筆,下降趨勢一直持續至今。雖然2020年美國整體風險投資規模仍創新高,但矽谷地區佔比卻明顯降低,2021年甚至有可能降至20%以下。

也就是說,資金開始從矽谷逐漸流向美國其它地區。這種創業領域熱度下降趨勢,也從矽谷新增創業公司數量變化顯現。

Silicon Valley Indicators網站統計矽谷新增新創公司,從2000年開始,整個矽谷地區迎來長達約15年的創業繁榮期,每年新增公司數量節節攀升,並在2012—2015年前後達到高峰。之後創業公司數量急劇下滑延續至今,最近兩年創業公司數量更重新回到2000年水平線以下。

從2000年到2015年,經歷活力四射、鬥志昂揚的15年後,現在的矽谷,彷彿活力四射的青年慢慢步入中年,變得更穩定但卻缺少了激情。

科技巨頭「吞噬」矽谷

近日《華盛頓郵報》對蘋果、谷歌、亞馬遜和面書四家科技巨頭的收購史做全面性統計,展現近20年來巨頭在科技領域的壓制性擴張。

蘋果從1988年第一次收購至今共完成消費硬件主業務線27次收購,其它業務領域收購96次,包括收購Siri開發成語音助理,收購Beats拓展Apple Music與Spotify競爭,收購健康監測公司Gliimpse布局健康業務等。

亞馬遜從1998年第一次收購至今,圖書、電子商務領域完成40次收購,其它業務領域完成71次收購。包括2012年開始收購Peritor、ClusterK等一系列雲端計算公司開啟第二業務增長,2017年以137億美元收購 Whole Foods布局線下零售業,2018年連續收購Echo、Blink、Eero等物聯網潛力企業,大舉進軍智能家居。

谷歌收購史更龐大,迄今完成搜尋、地圖、廣告業務81次收購,以及其它領域187次收購。鞏固搜尋引擎霸主地位後,谷歌每次華麗蛻變似乎都跟收購有關。

如為了辦公工具領域與微軟競爭,谷歌收購Writerly和Tonic Systems,改成Google Docs和Google Slides,逐漸建構谷歌線上辦公生態。為了搶佔影片廣告領域市場,谷歌在2007年以16億美元高價收購YouTube。為了護航自家硬件產品,2011年以123億美元高價收購Motorola行動技術。之後大肆布局人工智能、雲端計算健康及自動駕駛等尖端領域,收購DeepMind、Fitbit、North等大量知名獨角獸。

社媒巨頭Facebook雖然收購數量比不上幾位老大哥,但多次出手都是大手筆。先是2011年10億美元收購僅13名員工的Instagram,接著2013年以160億美元天價收購WhatsApp,打造出了社交媒體的三巨頭。

據統計,新冠疫情期間,矽谷地區大量中小型企業倒閉,但大型科技公司效益不降反升。矽谷和舊金山61.9萬個科技工作,38%都受僱於15家最大科技公司。

對科技巨頭這種靠優勢建立壁壘、阻撓創新,近幾年美國監管機構也有察覺並採取行動,遏制科技巨頭壟斷成為美國兩黨的共識。2019年開始,美國國會和司法部啟動科技巨頭反壟斷調查。2020年10月,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發布長達450頁的《數碼市場競爭狀況調查報告》,多方舉證展現科技巨頭如何阻礙行業良性競爭和科技創新。今年6月,美國國會眾議院公布五項法案草案,如果通過,科技巨頭未來收購路將十分困難,且可能面臨拆分公司。

儘管處於反壟斷的風口浪尖,巨頭的收購步伐絲毫沒有放緩。今年初以來,科技公司收購價值不到10億美元的新創企業數量再次創紀錄,比2000年同期高約40%。

巨頭們打造了自己獨自的生態圈,同時也豎起高牆,留給創業者的空間越來越小。

流失的創新力量

科技巨頭壟斷的另一面,矽谷的創業者正在快速消失,矽谷的環境也越來越不利於創業。

今天的矽谷科技公司員工年薪中位數超過12萬美元,還有公司股票獎勵,公司福利待遇足以讓人衣食無憂。一邊是唾手可得的財富和安逸人生,一邊是充滿不確定性、九死一生的創業修羅場,如果是你,會做何選擇?

除此之外,矽谷節節攀升的創業和營運成本也讓很多創業者望而卻步。

矽谷地區房價中位數已到140萬美元,對剛畢業、擁有最多創業想法的年輕創業者來說,這當然是天文數字。

創業者想在矽谷創業生存,除了卓越的創業想法,資金、人脈為最重要的武器。過去靠自己單槍匹馬殺出一條血路再難複製,需要奔波於各RoadShow和投資人,讓創業變得複雜了許多。

另外,加州越來越左傾的社會主義政策,極大地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也讓很多有志者離開加州,前往其它地區創業,或者把總部遷離加州,但還保留這邊的辦公室。

近年矽谷並非沒有優秀的創業公司出現,只是很多從大眾熟知的消費端轉向看不見的企業端。

隨著市場競爭環境逐步更有規範,外界也期待很快看到下個矽谷超級巨星出現。◇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