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零盲點思維》中,作者蓋勒芙提出一種任何人都能學會的「偵察心態」──由好奇心驅使,著重觀察蒐證,依據事實畫出精確地圖,讓判斷不失準。此篇說明「偵察心態」用於覺察偏見的存在的五種思考實驗之一:局外人測試。
幾年前,我認識一位法律系的學生,姑且叫她凱莎(Keisha),她在法學院念得很不開心,對於成為一名律師也不感興趣,但她總是打消退學的念頭。她的一個朋友問她:「你留在法學院只是為了不想讓你的父母失望嗎?如果你知道他們不在乎,你會改變決定嗎?」
「不,我才不是因為他們而留在法學院。那太荒唐了。」凱莎堅定地說。
她的朋友再推她一把,這次讓問題更加生動鮮明:「好,想像明天你的父母打來電話跟你說:『凱莎,你知道嗎,我們一直在討論這件事,我們擔心你在法學院不開心。我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們不在乎你是否退學,我們只是想讓你做你喜歡做的事。』」
接著凱莎意識到:如果是這樣,我會馬上從法學院退學。
光是仔細審查你的推論、並認定它有其道理,並不足以發現你正在自我辯護、不當合理化現實。你必須將你的論證方式與你在一個反事實的世界裏「可能會有」的論證方式進行比較,在這個世界裏,你的動機是不同的。如果有個政客與你不同政黨,你會以不同的方式判斷他的行為嗎?如果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配偶提出的建議,你會以不同的方式評價它嗎?如果某研究的結論支持你的觀點,你會認為該研究的方法論合理嗎?
當然,你不能確定假如在不同情況下你會做何種推論。但你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做以下事情:藉由思考實驗,虛擬地窺視反事實世界。
局外人測試
對於科技公司英特爾來說,1985年上半年是一個「嚴峻而令人沮喪」的時期。英特爾專精於記憶體晶片的業務一直都在蓬勃發展。但到了1984年,他們的日本競爭對手已經找到了製造比英特爾更快更好的記憶體晶片的方法。
當英特爾的領導階層眼見日本的市場佔有率飆升、而自己的卻暴跌時,他們不停地討論該怎麼做。他們在記憶體晶片的市場就要被摧毀了,他們是否應該嘗試進入另一個市場?但記憶體是英特爾的身份標記,一想到不再是一家「記憶體公司」實在令人感到震驚,幾乎就像是對宗教教條的褻瀆。
在英特爾(Intel)聯合創始人葛洛夫的回憶錄《10倍速時代》(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中,他描述了自己與英特爾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摩爾(Gordon Moore)的對話,那場對話最終拯救了這家公司:
我們的情緒很低落。我望著窗外遠處大美洲主題公園旋轉的摩天輪,然後我回過頭來問Gordon:「如果我們被開除,董事會會換一個新的行政總裁,你覺得他會怎麼做?」
Gordon毫不猶豫地回答:「他會讓我們走出回憶。」我呆呆地盯著他,然後說:「你和我為甚麼不走出這扇門,再回來自己動手呢?」
從外部的角度來看,一旦他們認知到,放棄曾經著名的記憶體業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他們的決定幾乎就是正確的。這就是英特爾如何從1980年代中期的低迷中重新煥發活力的原因,它將重心從記憶體晶片轉移到今日最知名的產品:微處理器。
葛洛夫和摩爾所做的思考實驗被稱為「局外人測試」:想像別人站在你的位置上,你期望他們會怎麼做?當你在做一個艱難的決定時,該怎麼做的問題可能會和其它充滿情緒化的問題糾葛在一起,例如:「我遇到這種情況是我的錯嗎?」或是:「如果我改變主意,人們會對我嚴加批判嗎?」局外人測試旨在消除這些影響,讓你只對處理當前這種情況的最佳方式做出誠實的猜測。
<本文摘自:《零盲點思維:8個洞察習慣,幫你自動跨越偏見,提升判斷能力》,天下雜誌提供>
(網站專文)
.小事卻令人深思︰該做甚麼樣的旁觀者
.浮生行吟:「旁觀者」視角
.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