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反送中期間救援輕生者的「少年搜救隊」故事的《少年》,昨日(15日)在台北金馬影展上映,亦是這部電影的首場公映。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在觀影後表示,看完眼中泛淚,激動不已,認為影片反映了反送中運動最重要的精神,「政府管控得了政治,但管控不了香港的靈魂」,有網民看見相關報道感嘆香港人的電影在香港看不到,自己都想流淚。

《少年》入圍今屆台灣金馬獎的最佳新導演及最佳剪輯獎,先後開賣的6個場次,都在數分鐘內被搶購一空。

據《眾新聞》報道,《少年》這部電影穿插2019年抗爭運動實際場景,片中三組角色,都因反送中運動而因緣際會產生生命的連結;一場抗爭後的逮捕,更讓「救人小隊」行動衍生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繫、爭執與堅持,貫穿成為影片主軸。

吳叡人在觀影後向《眾新聞》表示,看到片中警察輕佻與霸道的言行,他直接想站起來朝螢幕丟東西抗議。他形容電影反映了反送中運動主軸「少年香港」的精神,是一部少年對抗大人世界的電影,「當大人們站在現實主義這一邊,對未來毫無畏懼的孩子們,即使奮不顧身,也要對抗到底」。

對於「掛名」電影的兩位導演任俠及林森,吳叡人佩服他們的勇氣,相信「政府管控管得了政治,管不了香港的靈魂」,任何強大的管控,都有出現裂縫的可能。

有香港網民留言表示,對看不到電影感到可惜,「香港人嘅電影喺香港睇唔到我都想流淚」,「希望終有一日能夠係香港睇到」;亦有人感嘆,「未看電影,只看這報道,眼淚已直流」,「沒看也有涙」,「香港不能公映,但港人經歷過」;亦有人建議《少年》團隊在網上搞付費觀看。

Facebook專頁無影無蹤在《少年》放映前一日發文指,《少年》在製作上無法做到精緻是必然,但就劇本與創作精神等各個面向上,認為這部影片都是最具有時代意義的電影,「它絕對比《月老》夠格角逐最佳劇情片」。

《少年》團隊本月初在Sportify、YouTube、KKBox等各大平台公布由日籍音樂人AKI - akitsugu fukushima編寫的電影主題音樂「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並在Facebook專頁留言指,「香港的兄弟姊妹們,很抱歉現在《少年》不能放映給你們看,這首音樂是送給你們的,願你聽著的時候,閉起雙眼,想念著那些我們都經歷過、都不能忘記、飄揚著自由與希望的日日夜夜」。

早前通過的《電檢條例》修訂草案,要求電影檢查員考慮影片內容是否「不利於國家安全」。以反修例運動為背景的《少年》等電影被認為難在香港公映,《少年》的預告片片尾更明言「香港不能公映」。@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