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種心境,不是狀態﹗有時候「寂寞」與「沒人陪伴」可能沒甚麼關聯,寂寞是自己在心中築起了一道高高的牆。
對寂寞的恐懼驅使我們在自我定位上不斷讓步、妥協,以為這樣可以讓我們和他人更靠近、心連心。但這麼做其實只是把「真正的自己」拘禁在他人設定的框架下罷了﹗於是,我們離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不懂經營人生中最重要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
若能花越多時間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的內心,便越能與他人建立友誼、成就健全的人際關係。
了解自我的人,不會一味仰賴他人填補自身內心的空洞,還能越發擁有「建立健全關係」的能力,而健全的關係,絕非奠基在極力壓抑個人對寂寞的恐懼感。
縱然身處人群,仍可能內心備感寂寞;離群幽居,也能怡然自得、心平氣和。一味任由他人決定自身的心情實在是不可靠,畢竟人與人的關係會消逝、會改變,猶如四季的更迭。
先好好愛自己,再去想別人對自己的愛﹗唯有自己一切準備就緒,方能放膽去愛,而非自己覺得寂寞,才想找個人愛。
別太相信自己的感覺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行事風格,面對不同的情況,每個人的應對方式更是大相逕庭。與其說甚麼先天與後天之爭,這倒更像是在問:先天與後天因素彼此究竟是如何作用、型塑出每個不同的個體呢?
由於每個人都有迥然不同的生命經驗與腦神經網絡,兩者參雜之下,更讓我們難以理解自己有何感覺、為何會有如此感覺,以及為何在場沒有人和自己有一樣的感覺。
我不太確定還有沒有其它生物和人類一樣,把大量時間浪費在「過去」與「未來」之上。若我們一味遊走在過去與未來這兩個時空,內心的感覺也隨之起舞。某段時刻當下的「感覺」特別是那些不舒服的感覺恐對身心有害,實在不值得經歷。其實引發這些難受感覺的境遇和時空,不是早已事過境遷,就是根本還沒發生。
近來我開始花比較多時間去思考「為甚麼我會有某些情緒」,而不是一味照單全收這些情緒。這樣的做法有助於我應對生活中一切大小事,效果真的不錯。
壓力和焦躁,往往來自於空想未來,設想「如果某某事情發生,就糟了。」這些想法足以讓我們嚇到不敢往前,根本無法好好善用潛力開創人生。
至於一味活在過去,只會帶來無數悔恨與憂鬱,全副心神不斷圍繞在「當初這樣或那樣就好了」的念頭打轉。這樣的想法根本忽略了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實:那些你我追憶的時光早已一去不復返,過往經驗只能告誡各位務必習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否則一再追憶、深陷過往,實在毫無意義。
有時候,我們的感覺經常與「眼前的這個當下」毫無關聯,反而與另一段時空相關。我們虛耗今日光陰、回首逝去的過往、擔憂未知的明天,但請各位務必記住一件事:我們只擁有「現在」。
幾天前我碰到了一個朋友,他也和我一樣,離開舒適圈,放下從前的安穩,以追求自己熱血的夢想。他告訴我,曾感到恐懼、害怕。為了克服這些恐懼感,他只告訴自己一句話:「不要作繭自縛、不要自我設限。」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能助自己,也能害自己,端看個人如何巧妙運用。
我們不見得總有能力改變現實境況,但我們能改變心境,調整處世的心態。快樂是種感覺,不是目標。如果只有某種特定的境況或成就才能使自己得到快樂,那麼我們只會依賴越深,猶如成癮一般,就像攀爬一座沒有頂峰的山,爬得越高內心越空。
心情低落不代表我們要一直沮喪下去。好好和自己對話,找出負面情緒的根源,情緒低落往往與當下所處的時刻沒啥關係。努力清空腦中煩悶之事,與自我對話,能把我們拉回到現在這值得我們關注的此時此刻。
情緒是種稀奇古怪的現象,特別是「愛」這種情緒。有一場Ted Talk 演講十分精采,內容闡述了「愛」的概念其實是種自然界的機制。
以上論述,各位當然可自行決定贊同與否。但我由衷期盼上述觀點可以促使各位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究竟為甚麼會有某些感覺。有些人認為,感覺就是感覺,根本不可能解釋清楚,但其實我們有能力察覺到各種感覺與情緒的根源,若能充份了解各種情緒的來源,我們便能悠然面對情緒、處理情緒,這一切得靠大家多花點時間好好了解自身,了解自己的行事風格。〈本文摘錄自:《從苦境中轉回》,遠流出版社提供〉◇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