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艾達颶風洪災中,法拉盛凱辛娜大道(Kissena Blvd)與Rose大道、Peck大道、153街交界的幾個街區,受災最為嚴重,不僅有3人被困地下室被淹死,周邊數十棟房屋的地下室、一樓,幾乎家家戶戶遭受水浸,家當變廢品。有居民說:沒有死算大命,如果逃得遲一點,他和他太太就是第四個、第五個死的人。
By 1951, the city had filled in the pond, probably using the dirt they bulldozed when they built the Long Island Expressway. 8/ pic.twitter.com/bOWUHPHUu5
— Laura Shepard (@LAShepard221) September 4, 2021
據查歷史資料,這幾個地勢低窪的街區,在不到100年前仍是池塘,在80多年前,這裏還有一道水上橋樑讓汽車通過。浸死人的Peck大道153-10號建於1989年。有環保人士指出,這裏可能一開始就不應被開發。而相關的水文資料,政府當局是非常清楚的,發生這樣的悲劇政府是有責任的。
艾達颶風帶來的暴雨洪水,造成紐約市13人死亡,其中11人住在地下室,皇后區是重災區。據紐約市警察局表示,皇后區出現浸死人的房子有6處,涉11人死亡,而低收入租住地下室的亞裔又是最大的受害群體,死亡的亞裔佔8人,包括法拉盛Peck大道153-10號一家三口,以及在皇后區森林小丘62大道附近的大中央公園路(Grand Central Parkway)48歲的華人許琳達(Darlene Hsu)。
受災的老居民紛紛表示,凱辛娜大道與Rose大道、Peck大道交界,是一個地勢低窪的街區,曾發生多次雨水灌入屋內。據住在出事房子三樓的劉女士接受採訪說,在10多年前一次下雨發大水,這座房子的地下室就被淹過;住在Rose大道140-33號地下室的台灣移民黃先生一家9月1日晚被水浸,「雪櫃都飄了起來,床都翻了,水頂著門,門都打不開」,如果不是他當機立斷用力踹開側門,背著太太艱難上到一樓,「可能我們是死的第四個、第五個人」。
在Rose大道地下室住了14年的黃先生說,「在頭四年,起碼發生過五六次水浸入屋,後來可能是政府整治過,近10年沒有發生過。」黃先生說,政府應該很清楚這裏地勢低窪容易水浸的情況。
Rose大道、Peck大道上嚴重水浸的住宅被凱辛娜走廊公園(Kissena Corridor Park)和凱辛娜公園(Kissena Park)所包圍,這些街區地勢低窪。據資料顯示,在不到100年前,這裏仍是一個巨大的池塘。
經常沿皇后區綠地騎單車的騎手Laura Shepard說,這個意外不是偶然的,他在推特上展示了多張反映這個地方變遷的圖片。從一張1924年的圖片可以看到,這次遭受洪澇的街區,在當年仍是一個巨大池塘。從圖片看到,到了1934年,通過凱辛娜公園的電車,仍然要經過一座水上橋樑。到了1951年,從圖片看到,紐約市已經填平了這個池塘,「可能是用的是修建長島高速公路(Long Island Expressway)時用推土機推平的泥土。」Laura Shepard說。
網友Peter WBeadle在推特上說,住在森林小丘地下室被淹死的Darlene Hsu(華人),她的房子也同樣建在沼澤地,這是法拉盛溪(Flushing Creek)的一條支流,就在紅色三角形的右邊(如圖)。
Laura Shepard說,人們居住在如此危險的土地上建的地下室公寓裏(這片土地可能一開始就不應該被開發),這是政策失敗和環境種族主義的多重原因,從缺乏可負擔住房,到缺乏(災難時的)通知,「我們的市府機構(市規劃局,市水務局,市公園局,市樓宇局)和一些長期居民,非常了解當地的水文情況。新居民(包括移民)和那些尋找他們能負擔得起的房子的人,通常不會知道。這裏有政府市政的責任。」Laura Shepard說。#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