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6月底宣佈將在台灣設立代表處,引發關注。該國經濟與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7月5日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預計今年10月或11月會在台灣設立辦事處。她還表示,不擔心中共制裁。
阿爾莫奈特告訴德國之聲,針對在台設立辦事處,目前立陶宛政府正在進行相關的立法程序。
阿爾莫奈特提到,立陶宛是一個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體,所以她努力為立陶宛企業尋找新的市場,並在新的市場設立代表處。此外,目前歐洲各國普遍都面臨晶片短缺的情況,台灣是全球主要晶片的生產地,立陶宛企業希望尋找更多與台灣合作的機會。
但阿爾莫奈特也強調,在台灣設立貿易辦事處並不全是為了貿易,因為此舉也顯示雙方自1990年代初便建立的友誼。她提到,當年台灣人曾幫助立陶宛和其它波羅的海國家的人民從蘇聯統治轉型至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
阿爾莫奈特認為立陶宛不能忽視中共對香港、台灣、西藏等地所執行的政策。她告訴德國之聲:「我們所掌握到的消息都顯示中國(中共)的政策不符合基本人權的方針,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這也是為甚麼我們要努力與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建立更多的經濟關係。」
去年10月立陶宛新政府上台,親台反中共趨勢越來越明顯,立陶宛是第一個宣佈退出中共主導的「17+1」合作框架的歐盟國家,並多次表示支持台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今年3月,立陶宛成立「立陶宛-台灣論壇」;今年5月,立陶宛議會以多數票通過了一項決議,承認中共對新疆維吾爾人犯下「種族滅絕」罪。此舉令中共跳腳;上個月,立陶宛不懼中共壓力,宣佈贈送台灣2萬劑疫苗。
「17+1」合作框架由中共發起,包括中、東歐17國與中國。這是中共在中、東歐發揮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框架,與中共的「一帶一路」倡議相輔相成。
至於立陶宛為何選擇親近台灣、疏離中共,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研究所學者安卓約斯卡斯(Konstantinas Andrijauskas)告訴德國之聲,立陶宛政府開始強化與台灣的雙邊關係,與其在外交政策上追求更多元化發展有關。
他說,目前立陶宛國內的共識是,在亞洲的外交政策上必須從專注在中國走向更多元化發展,因為立陶宛國內大多認為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並沒有真正給立陶宛帶來足夠的實際機會和協議。如果再考慮到中國的人權狀況和其在國際上越來越強硬的態度,立陶宛與中國的關係本身就十分棘手。
他強調,以核心價值去拓展外交關係是現任立陶宛政府在去年競選期間便提出的政見,所以在近期的對台政策上,立陶宛政府可以說是在遵循他們已經列出的原則。#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