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在6月30日重啟暫停5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會議,雙方就十大議題達成初步共識。專家認為,TIFA會議的政治效應多於對經貿的實質影響,凸顯出台灣在美國多邊主義下的戰略地位,而會前強烈反對美台官方互動的中共已無籌碼對應。

據美國之音報道,睽違5年的TIFA會議在6月30日順利舉行,台美雙方就十大議題達成初步共識。對於重啟會議的政治意涵、會中討論之疫苗代工等合作項目、未來雙方能否進一步洽簽雙邊貿易協議(BTA)、是否催化其它國家與台合作以及中共可能有的反應等,專家們各有不同的看法。

重啟具有指標性意義

拜登總統上任後重啟TIFA貿易架構,對此,外界普遍認為關鍵在於,蔡英文政府今年進一步放寬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和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的進口限制,一掃美方眼中的貿易障礙而重現了美台深化合作的契機。

但專家們則認為,此次會議的意義遠大於此。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說,美台重啟TIFA會議,具指標性意義,代表拜登總統更重視「結盟打群架」,以因應共同的議題。在亞太地區美國重整其與日本、台灣的關係,為的就是因應中共崛起的挑戰。

另外,劉孟俊認為,美台選在7月1日中共百年黨慶前一天重啟TIFA會議,也有不再顧忌中共的意涵。他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時間點。很顯然美國跟台灣之間的TIFA談判,並沒有把中共的因素放得很重,比較不會顧慮中共的反應。那很顯然台灣在美國心中變成是美國重啟供應鏈、推動製造業回流以及台灣在美國的全球版塊上戰略佈局當中重要性比以前更加突出了。」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吳建輝表示,恢復美台TIFA會議的地緣政治意義大於後續的經貿影響。他說,近來,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所召開的各項峰會之共同聲明就可以看出,台海議題已經不再只是美國外交政策下的一個項目,而是升級為國際化的重要議題。

吳建輝說:「TIFA當然是一個貿易體,但是TIFA的復談應該放在整個台灣問題的國際化之脈絡下來談。拜登在多邊主義的脈絡下,把台海議題變成一個國際議題;關於台美雙邊的貿易政策,則變成常規化,意即回到之前台美之間既有的TIFA脈絡。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第一是回到既有的談判模式,用既有的文官習慣的方式;第二是除了台美經貿關係之外,還有多邊的問題,無論是G7、台、日、韓之間,台海問題已經變成很重要的議題。」

催化歐洲與台合作效應尚待發酵

相較於美台重啟TIFA會議,歐洲議會在5月底壓倒性地票決通過凍結《歐中全面投資協議》(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此一發展態勢引發外界聯想:歐洲國家會不會跟隨美國的腳步,繼而跟台灣展開更多的貿易對話?

台灣經濟研究院項目主任高仁山表示,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需要聯合民主國家的盟友來對抗中共,而歐洲向來就是個未定數,例如德國往往出現極大的破口,不過,現在《歐中全面投資協議》遭凍結,這個破口已被堵住。

高仁山說:「這表示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關係大概不會再更進一步了,所以既然破口補上了,現在美國與台灣來談投資貿易協議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對於其它國家來說這是一個『燈塔效應』,一旦點亮之後就會有很多國家過來跟我們(台灣)談協議,除了投資協議之外,還有其它的雙邊貿易協議。因為台灣在產業鏈重整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像是日本、德國都希望台灣的半導體能夠過去投資。台灣的黃金十年應該是從中美貿易戰和疫情開始,未來的十年中台灣都有相當多談貿易協議的機會。」

劉孟俊則表示,歐洲是個大型的區域經濟體,一向強調其政策自主性。因此雖然暫停《歐中全面投資協議》,也不會因為美台重啟TIFA,就放棄與中共的合作。不過,拜登政府積極重啟美國與歐盟的合作關係,希望歐盟能配合美國的全球戰略,這應會促成歐洲在某些科技相關的領域上考慮與台灣進一步合作。

劉孟俊說:「歐洲在科技產業方面相當顧慮中國,所以可能在科技上的合作,美台TIFA重啟會有頗大的助力。譬如德國也希望台積電到歐洲設廠,以幫助穩定其半導體供應鏈,甚至連日本都在期待。因為在全球半導體及車用電池種種缺料,台灣在半導體上的製造能量就更加突出了。」

美同意擴大疫苗供應代工尚待討論

在本次會議中,美台雙方同意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架構下,更積極推動防疫物資加速流通與通關程序。而台灣則提出希望代工莫德納疫苗,美方表示願意未來繼續討論。

劉孟俊指出,將疫苗問題放在經貿會議上討論有特別意義。台灣在國際上採購疫苗除了政府出面,現在還有民間產業,尤其是台灣兩大科技界的龍頭台積電與鴻海,形成公私協力的組合。因此,他說,美台TIFA優先討論疫苗,意味著台灣若因疫苗短缺或是疫情惡化而衝擊到本土的製造業,也會釀成全球的災難,尤其台灣的半導體等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疫苗不僅成為美國爭取國際盟友的利器,也攸關美國與國際社會的現實利益。

吳建輝則認為,疫苗躍上TIFA會議的政治效應較高。他說:「其實疫苗的進出口程序是看要如何讓它快速通關,它是一個貿易問題,台灣自己就可以簡化程序。如果美國要出口疫苗給台灣,台灣進貨時不要花那麼多的程序,美國出口時也不要花那麼多程序,這件事情很快就解決了,所以它不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但它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訊息,讓台灣的在野黨或是民眾相信疫苗是無虞的。所以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只是一個政治問題。」

吳建輝指出,美台若後續討論疫苗的代工,促成美國廠商授權給台灣代工生產,屆時,疫苗就會成為真正的經濟問題。不過,一旦台灣真的成為美國疫苗的代工廠,本土疫苗的產能將受到影響,其與進口疫苗在台灣市場上的競爭也會加劇,屆時又變回到是個政治問題,因此,他預期台灣代工美國疫苗的討論不會很快有結果。

BTA難度高 以框架協議達成效果

這次台灣的談判代表、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表示,台灣已向美方表達最終希望簽署美BTA,雖未獲美國立即首肯,但會中達成協議,雙方就不同項目成立工作小組,在未來一年內就相關議題展開實質討論。

劉孟俊認為,美台直接洽簽帶有主權意涵的BTA確實有國際政治的困難度,但若輾轉以TIFA的架構協議著手,可以逐步達到類似BTA的實質效果。他說:「TIFA有一個特色,其議題是堆積木式的。是討論這年度或期間有哪些問題,再逐步解決問題,最後會達到BTA的效果。」

他舉例,今年已經敲定10項大議題,接著就會分成10個工作小組繼續談繼續進行,最終目的是希望今年度就把這些議題都談出結果。雖然並非FTA(自由貿易協議)或是BTA的名目,顯然是希望透過TIFA的模式達到相同效果。台灣跟美國是用這種方式,台灣跟日本也有類似情況,都是用框架協議的方式達到(類似的)效果。」

高仁山則呼籲,即使有難度,台美BTA應儘快洽簽。他說:「美中之間的貿易戰開打後,本來在中國的產業鏈移轉了,從中國撤出的台商或是外商都希望能轉移到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議的地方,例如越南或南韓。然而台灣更加重要,因此不管是從經貿或是人權的角度,BTA要儘快達成。」

高仁山認為,台美若順利簽署BTA後,台灣就能進一步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這是一個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發起的高標準、高度自由的貿易體,成員國間的關稅減免可高達95%以上,雖然特朗普總統於2017年簽署行政命令退出,但拜登政府現在很可能考慮重返。

美台TIFA會議圓滿結束後,對於中共後續將對台採取甚麼樣的實際行動。劉孟俊認為,中共對於台灣與國際間的任何交流,都會有相對應的反射動作,一定表示反對,但對台實質制裁的籌碼並不多,頂多是降低兩岸間的接觸,類似日前拒發簽證給駐港辦事處的台籍人員,或是相繼撤離香港和澳門在台所設的辦事處等。

劉孟俊說,針對台灣,習近平在中共七一百年黨慶上的講話,除了老調重彈,強調「實現祖國統一,粉碎台獨圖謀」外,也不見具體目標,可以見得中共的態度或許也在調整中。

至於中共是否會採兩手策略,針對台商釋出更友善的政策,或加強對台灣的貿易合作?高仁山說,就算有,效果也不大。他說:「這些對台商的優惠措施,這些好處最後都不會落入台商的口袋,最後都還是在中共的手上。」

高仁山表示,「所以這種兩手策略已經被很多人看破手腳了,因為像是在中國內部的種種手段,包括對虛擬貨幣的加重緊縮,包括對貿易上更多的限制,尤其是針對台商,所以未來在中國經商的台商,對全世界做生意會越來越難,而台商在中國的內需市場也沒有競爭力,也是越來越難做。」#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