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詩童王恆屹,三歲時已經開始參加各種關於古詩詞的比賽,今年六歲的他,已識3千多字,背580多首詩。他不僅能背誦詩詞,也知道其內涵。
當主持人問王恆屹,這麼小小的年紀,會背這麼多古詩,應該會得到很多的稱讚吧?他回答道:弟子規裏有一句話,「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主持人又問,那你可以說說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嗎?他說:意思是聽到別人誇讚的話感到不安,聽到別人說的過錯,就感到欣慰而承認,這樣才能進步。
這麼小的孩子,學習總有想偷懶的時候,這時,奶奶就會用他懂得的詩中的道理來鼓勵他,提醒他。比如「幼不學,老何為」,聽到這句話,王恆屹就會拿起書本繼續學習。
這麼小的孩子,只是死記硬背古詩詞,他們真的理解詩詞背後的內涵嗎?古人說「文以載道」,孩子在學字的時候,就同時在學做人的道理,古代聖賢之文字中就有道德的內涵,通過反覆閱讀、背誦,其內涵就在潛移默化中進入孩子的頭腦。
中國古代的私塾教育延續了二千多年。它的教材千年不變,就是儒家經典,聖人之言,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不管朝代怎麼更迭,所學的都是這些內容。社會可以變化,朝代可以更迭,道德不可改變。
那麼古代的教育又是怎樣的呢?
胎教
古人非常重視胎教。當女人懷孕的時候,孕婦不看惡色,不聽淫聲,不出傲言,要守住自己的德行。因為她的喜怒哀樂會產生不同的生理激素,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周文王的母親太妊生性端正嚴謹、莊重誠敬,她懷孕後,眼不看惡亂之色,耳不聽淫佚之聲,口不出喧鬧之言,以此對孩子進行胎教。文王出生後聰慧而聖明,母親太妊在教導他時,教一而能識百,後來終於建立了周王朝。
家教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裏,家教是不可缺的。在古代,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中主要是家道的承傳和教育。家道就是倫理道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這是家家都要學的。不過,不同的家庭著重點各異。有的人家重孝,有的人家重義,有的人家重仁,世世代代都依靠這十二個字來保持家風不墜。長輩對後人進行道德教育,讓他們承傳祖德,光大門楣。
中國有句古話「教兒初孩」,意思就是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在很小的時候就進行,因為兒女一但長大養成習慣,就不好教了。「習慣成自然,少成若天性」就是這個意思。而家教中,身教重過言教。
嬰兒出生後,他會通過觀察,傾聽來學習,因此母親的言談舉止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古人說:「三歲看八十」,三歲前的教育,是真正的紮根教育,根紮好了,一生都不會動搖。也就是說,三歲前的孩子,已經懂事了,有了辨別是非、正邪、善惡的能力。
蒙學
蒙學是傳統幼兒啟蒙教育的統稱,與小學、大學並列。古代,兒童「開蒙」教育的年齡一般在四歲左右,有觀點認為,四歲是兒童學習漢字的最佳年齡段。
古人對老師非常尊敬,通常在蒙學開學的第一天,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而後再拜私塾先生,三叩首。禮成,要設宴款待老師。私塾先生通常是沒有中舉的秀才。
中國古人從小就教孩子親近聖賢,讀聖賢書。聖賢書裏面最重要的是經與史。經長德行、學問,史長見識、才幹。一個人通曉經史,德才兼備,遇到困難時,有聖賢教誨引導,有歷史經驗借鑒,就很容易解決問題。
《三字經》作為童蒙教材,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典範,也是中國傳統教學的綱要。它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天文、地理、歷史、德育無不涉及。《弟子規》是做人的規矩、處世的規矩、待人接物的規矩,是止惡向善的基本戒條。
小學
古人很重視讀書,而孩子讀書一般就是背誦,過去私塾老師不講解,只教句讀,讓你把古聖先賢的典籍統統背熟。小孩記憶力好,這時背誦的內容記憶深刻,一生都不會忘記,長大後可隨時引經據典。
此外,朗誦、熟記聖賢經典可以打掉人的妄念,使其心地純正,而先賢的教訓,會成為孩子一生行事做人的指南,這是小學階段童蒙養正的教學方法。
大學
古代中國不設中學,只有小學、太學。太學就是大學,小學是七歲到十二歲,這個階段完了,十三歲就進入太學。太學裏面的教學,不再背誦,因為全部背過了,而代之以講解、研究、討論。
在太學裏唸書,很有味道,是真正的讀書樂。過去太學裏,一個老師只教幾個學生,哪些科目有哪些學生參加,完全因材施教。一個班多則十來個人,少則五、六個人。老師常常備著酒菜坐著車,學生挑著擔子、趕著車,到處遊山玩水,走到哪裏就討論到哪裏,不需要帶書,連參考書也沒有。學生的書都背得很熟,老師也背得很熟,說到第幾頁、第幾行,大家都知道,所以那個教學真是快樂。
遊覽的地方大都是些古蹟,與所教的內容皆有關聯。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邊講解、研究、討論,一邊親身實地考察,感受特別深刻,兩、三個月之後回來,課程也就結束了。
太學畢業,參加國家考試。國家規定,縣市考秀才,省考舉人,國家考進士。那時,不滿二十歲考取進士的很多,考中進士就有資格做縣市長,優秀的舉人也可做縣市長、做地方官。現在看起來覺得不可思議,如此年輕就可以治理一個地方?
這就是中國古代教育的效用,兒時以教化做人為本,長大後因材施教,學習知識,目的是成就德才兼備的人,德在先,才在後。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司馬光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憑藉,而德行是才能的統帥。他將人分為四類:「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他認為,如果不能得到德才兼備的人,寧可用「愚人」也不能用「小人」。可見人的德行在古時候是最為重要的。@
------------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網頁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