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不是預言家,然而他做的一幅書畫,不僅迎來皇子,還無意中成了預言;咸豐年號出乎意料,蘊含了「二主爭山打破頭」的國運,二主又是指誰?就讓我們一起回溯歷史,探尋清朝年號隱含的趣聞故事吧!

乾隆書畫成預言:迎來「嘉慶」

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零年,庚辰年),乾隆皇帝親自畫了一幅《歲朝圖》,上面還有他寫的詩,其中有一句是「榑木初輝少海紅」。

乾隆此詩引用了《山海經》典故:「無皋之山,南望幼海,東望榑木,無草木,多風。」榑(音服)木即是扶桑,傳說中的神木,生長在日出的地方。這句是指東方日出,紅色的輝光映照著海面。少海,淺海。在《韓非子》、《淮南子》中皆有提到。在古代,日代表皇帝。初昇的太陽映照在少海。少海也有其它隱喻。據《昭明文選》記載:「恩覃少海之波,按天子比大海,太子比少海。」古時把皇帝比作大海,太子比作少海。就在乾隆作詩畫的同年十月初六日,乾隆的第十五皇子顒琰誕生,正是應了「少海初輝」這一佳句。乾隆認為顒琰應有繼承天子之命。

此外,乾隆在題跋介紹說:「庚辰年元旦日,我親自寫字作畫,寫了二首長律,書寫在畫幅的頂端,迎接新韶嘉慶。」

乾隆五十四年,顒琰被冊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九月,正式冊立為皇太子。次年,乾隆禪位,顒琰登基,是為清仁宗(一七六零~一八二零年)。這一年是嘉慶元年。

後人說,乾隆皇帝的那幅書畫簡直是讖語。「迎接新韶嘉慶」,第十五皇子日後登基,真的以「嘉慶」紀元,實在是太巧了。

咸豐年號隱含了國運:二主相爭

道光三十年(一八五零年),清宣宗旻寧駕崩。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奕詝即位,是為清文宗,改年號咸豐,史稱咸豐皇帝。

文宗即位,改元咸豐之際,當時大街小巷傳唱童謠曰:「一人一口起干戈,二主爭山打破頭。」這句童謠一語雙關,「一人一口起干戈」是「咸」字,干戈也預指兵事。「二主爭山打破頭」是正體「豐」字,預示著在當時的中國,大清的咸豐帝和太平天國皇帝洪秀全,二個國主彼此對抗。

文宗即位,改元咸豐之際,當時大街小巷傳唱童謠曰:「一人一口起干戈,二主爭山打破頭。」圖為元人《夏景戲嬰》局部(公有領域)
文宗即位,改元咸豐之際,當時大街小巷傳唱童謠曰:「一人一口起干戈,二主爭山打破頭。」圖為元人《夏景戲嬰》局部(公有領域)

洪秀全於道光庚戌年(一八五零年)六月,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反清,建立了太平天國。此後,太平天國兵鋒蔓延了十六個省,攻陷了大清六百多座城池。太平軍勢如中天,持續橫掃大清轄境。這場兵事持續了十五年。直到同治帝時期,清朝才滅了太平天國。

同治年號為何「氣象新」

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清文宗駕崩,嫡長子載淳即位,是為清穆宗,並改年號同治。所以世人又稱他為同治皇帝(一八五六~一八七五年)。他在位只有十三年,然而成就了大清的中興氣象。始於道光晚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歷經道光、咸豐、同治三朝被大清所滅。

載淳即位之初,改年號時,有一首詩記載了這件事,說:「一國干戈淨,三台氣象新。」正體「國」字,去掉「干戈」就是一個「同」字。「一國干戈凈」一語雙關,既指「同」字,又預示著太平天國被大清所滅[註];「三台」是一個「治」字;「氣象新」是說,太平天國被滅,同治皇帝時期清朝出現了中興氣象。《清史稿》評價說:「國運中興,十年之間,盜賊劃平,中外乂安。」

註:一八六四年,洪秀全病逝,清軍攻陷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天京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敗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